新基建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篇

在日前发改委对新基建的定义中,第二项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的智慧能源基础设施通俗的来讲就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

新基建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篇

作为新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向好,选择电动汽车出行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但充电这一环节的问题越发凸显。

近五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快速发展态势,相关行业政策、标准体系也已基本建立,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尚未明确独立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实际过程中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缺乏与之对应的配套政策依据。“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基建”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的产业地位,对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支持力度,夯实我国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保障明确了主基调。

新基建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篇

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这个大家已经很熟悉,毕竟这几年咱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就得有配套的充电装置,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从6.6万台增加到121.9万台,同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42万辆增加到381万辆,对应车桩比从2015年6.4:1下降到2019年3.1:1,即1个充电桩将负担3辆新能源汽车。这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车桩比例目标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工信部于2019年末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指出,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比达到新车销量的25%。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车桩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仍然存在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其实,这并非充电桩行业第一次站在风口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初,国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超过1000多家,但截至目前,这些企业仅剩下约100家,10%的存活率着实让人惊讶。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惨烈”的情况,与充电桩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不高、前期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原因脱不了关系。

要想实现盈利到底有多难?目前国内充电桩运营商中,拥有超过1万个充电桩的运营商数量为8个,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位居前三,但是只有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两者开始盈利。特来电的母公司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更是在去年的一封公开信中说道:特来电5年来累计投资50多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前4年累计亏损达6亿元,直到2018年才实现充电网板块的盈亏平衡。由此可见充电桩行业的不易。

新基建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篇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充电桩行业并不是一个高新技术行业,相反它的门槛比较低,很多人都可以轻易入市。那么既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确定为新基建,就要有新的样子,新的技术。突出充电桩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等诸多新型技术的特点,集成融合,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从科研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发掘机会,创新价值。

1、产业价值向运营环节转移,资源融合,场景及应用价值凸显。充电桩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应用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效连接客户需求,开拓新市场,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导企业。并且龙头企业的规模化效应优势正在逐步凸显,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充电桩使用率,持续扩大优势地位。产业价值链正从上游设备逐步向中游运营领域转移,而运营领域的行业龙头最具投资价值。

通过物联网平台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是提升整个行业的景气的价值导向。

2、依托能源互联网的思维,创新“人-车-桩“互动的新路径,释放出设备、信息、能源互联互通的巨大潜力。(1)V2G技术利用电动汽车自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实现了需求侧管理,增强了电网的灵活性,利用峰谷价差削减用电成本,同时也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满足了各项生活用电需求,更清洁、高效且成本更低。(2)社区智慧充电服务,破解社区充电难的问题。通过智慧能源服务思维化解小区电动汽车的充电、停车、电力增容等一揽子问题。

3、基于充电数据的价值挖掘与后服务市场可期。传统的充电桩的运营收入以充电服务费为主,收入来源单一且增长空间有限。充电桩在充电的同时可以获得大量数据,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信息、用户用车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对外提供二手车评估、用户画像、商圈规划等增值数据服务,有望打造一个更大的后服务市场。

4、数据、运维等软性层面建设与投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设轻运维,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除硬件建设外,后期的运维更为重要。充电基础设施之外的云端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发挥新基建价值的重要保障。

新基建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篇

充电桩市场产业链涉及到的主体包括充电桩设备生产商、充电运营商、新能源汽车等。

充电桩市场的上游为充电桩设备厂商及各类充电桩产品。充电桩涉及到的主体、零部件包括充电模块、电机、芯片、接触器、断路器、外壳、插头插座、线缆材料等。

充电桩市场中游为运营商,运营大型充电站或提供充电桩服务等。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动汽车,不少运营商承建了大型的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除此以外,在小区、购物中心、商厦、学校、政府等地方也设立充电桩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

充电桩市场下游应用即为各类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应用,持续扩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为充电桩市场带来大量需求。目前,电动汽车的车型包括轿车、SUV、MPV、客车、货车、专用车等。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新基建中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类型,相比其他新基建领域更容易得到投资,在未来几年市场爆发式增长将是可以预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