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40,競品真香助推器

文|鄰章

在華為P40系列歐洲發佈會之後,我曾發文說中:在海外市場GMS服務依舊不能使用、國內市場成為不容有失的基本盤且受疫情影響而致換機消費可能萎縮的現實下,考驗華為P40系列價格誠意等時候到了。

華為P40,競品真香助推器

但隨著4月8日晚華為P40系列國內發佈會塵埃落定,P40系列國行價格橫跨4000到9000檔,創下了華為手機價格新高(不含保時捷版本)來看,而起售價達到了4188元的華為P40,其更似是競品真香助推器——許多人在看到華為P40系列價格後,開始感嘆iPhone 11系列的性價比,說以這個價格去電商平臺購買一部iPhone 11他不香嗎?

“P40系列國行售價稍貴”,有這種感覺的可以說是大有人在,諸如新浪手機在P40系列國行價格公佈後發起的網友對華為P40系列價格滿意度調查中,截止當下認為P40系列價格貴了佔據多數。

華為P40,競品真香助推器

一向喜歡與華為系PK的盧偉冰,在華為P40國行價格公佈後,更是火速貼出了Redmi K30 Pro與華為P40的參數對比,宣稱“友商再一次讓Redmi K30Pro更香!”

對於P40系列產品的提價,華為給出了一定的解釋,諸如其使用了非常昂貴的攝像頭模組——餘承東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解釋到:華為P40 Pro僅相機部分的成本就超過了100美元,遠超行業成本”。

有一說一,華為在攝像頭的堆砌上,的確可以說是下了血本,當下能與之媲美的或許只有三星。而攝像頭模組這樣高成本的硬件投入確需要通過拉高售價來滿足廠商的利潤需求。

但問題在於:消費者是否會為攝像頭而買單?

這有兩點現實需要考量。

一是對攝像頭這一核心元器件進行高度定製且付出不菲成本的,如今已不止華為一家,其他廠商也都進入了攝像頭高度定製化階段,甚至這些廠商在攝像頭高度定製之外,對智能手機顯示屏這一核心元器件也進行了高度定製,諸如小米、OPPO、一加手機等就向三星定製了高刷新率屏幕,這比華為還多走了一步。

並且而在其他配置方面:競品的產品在充電功率(OPPO Find X2 Pro支持65W快充)、電池容量、雙揚聲器、LPDDR 5閃存這些配置都也是領先於華為P40系列的。更別說華為在P40這款起售價達到了4188元的產品上取消了主鏡頭光學防抖、雙曲面屏幕和90Hz高刷新率,在充電速度上其也僅支持22.5W有線快充且未內置無線充電。

二是拍照這個買點對於當下消費者而言究竟還有多強?

坦率來講,過去幾年華為通過對影像的大筆投入,打響了自己在手機攝影中的口碑,而華為也一直在努力捍衛自己拍照手機的稱號。但越來越顯著的一大現實是,隨著友商在影像上的跟進投入,華為智能手機拍照的優勢正被相對削弱。能夠看到,雖然當下華為P40系列在攝像得分上位列當下第一,但與之競爭的對手們在DXO上的得分也不弱。而回到實際使用中,他們之間的差距可能比DXO的得分差距還要更小。並且還需要考慮的是,拍照是否就是用戶購買手機的全部?

這也讓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用戶面前:在相似的價格區間內,究竟是選擇DXO影像得分第一但在屏幕素質、充電速度、電池容量、揚聲器這些方面稍弱的華為P40系列,還是選擇一個DXO影像得分第二、三、四,但在屏幕素質、充電速度、電池容量、揚聲器這些方面領先華為P40系列的友商產品?

寫在最後:

為什麼華為P40系列產品國行售價出爐後,用戶覺得其產品起售價稍貴?原因在此前文章中我就已經說過:華為P40 Pro可堪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影像手機,但卻比較難以稱得上是一部全能無短板的旗艦。在如今優質旗艦林立的現實下,消費者在P40系列之外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而消費者對P40價格的態度,更是對廠商們在入門旗艦功能上的取捨刀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進行精準的功能取捨,在用戶需求與廠商利益需求中達到平衡,考驗的是廠商對入門旗艦消費者的態度。

作者:鄰章,系獨立撰稿人,專注科技互聯網評論,致力傳遞有價值的思考,關注智能手機、消費&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現已入駐36氪、虎嗅、鈦媒體、界面、創業邦等40餘家科技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