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世間萬事萬物,依我看,只有文字堪稱乾坤之王。

自從她從甲骨上走下來,就以近乎無所不能的磅礴氣概,統領著人類世界,成為實至名歸的乾坤霸主。

我們不妨想一想,還有文字所做不到的嗎?

入學後,乾坤是一張薄薄的試卷。我們歡喜,我們的眼淚,我們的渴望,都寫在試卷上。而老師輕輕抬腕提起的那隻紅水筆,像扣緊槍扳擊即將發射一樣,我們緊張極了,一排小腦瓜擠在玻璃窗外瞪大眼睛盯盯看,血脈加速流淌,小心臟像網裡的泥鰍魚要跳出來!捲紙上,可臥伏我們的眼淚,也可能升起一輪快樂的太陽!


上班了,只有文字能精準地衡量我們的技能水準和品行修養。她是永不叛變的“鐵桿”,隨一而終。你來與不來她都來。你在與不在她都在。你想起她,她在那裡。你忘了她,她還在那裡。她能屈尊夾在簽到薄上,也能擠在窄窄的工資表格裡,還能委屈地待在“除名單”上,也能豪邁地“醉臥”在榮譽書上……


我們看不見文字長了眼睛,她卻什麼都能看見;也看不見她長了手,她卻想抓到什麼就抓到什麼;更看不見她長了世界上最長的腿,她卻想上哪就上哪。

【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有人憑藉情書上會呼吸有體溫能送秋波的文字,看到“對的人”,“對的人”亦在回眸的那一刻紅了眼圈兒,快活地牽手一生。有人拿文字當紅娘,在眾多同事裡扮成地下工作者,悄悄地、悄悄地鴻雁傳書,突然公開了戀情——天哪!大家幾乎瞪冒了眼球“僵”了好半天,突然響起爆豆般的掌聲,用配聲的文字送上祝福。


有人被百媚千嬌的文字給“電”了,燒起熊熊愛火,立刻出發,一刻都耽誤不得——把千山萬水崇山峻嶺大江大洋當成“小沙盤”,萬里尋愛嫌路短,寧可繞了大半個地球去擁抱,於是,我們才看到那麼多可愛的混血兒,聽到那麼多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胸有詩書氣自華,那是讚美文字的高貴氣質。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是提醒“美人兒”們唯有靠文字“養顏”,才能擺脫“花瓶”的稱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則激勵我們,敢鑽文字深海,敢登文字長梯,敢上文字高天,才能摘到那朵最美的“成功花”。


文字是最長的路,我們永遠都走不到頭。文字是最寬的海,我們一直在拼力前行,海一直在擴寬。而舟船到達的岸,只是半途上的一個小小驛站,因為,有遠大抱負的文字指向,永無盡頭。文字還是人世間頭號魔幻大師,她們隨便組合,就能創造無所不能的令人驚喜或令人憤怒的奇蹟。

【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我們不提假情書,我們不提假協議,我們不提陰陽合同,我們不提假留言條,我們不提令人心律過速的判決書,不提背後諸多咬破嘴唇的起訴狀,不提罪犯胸前或後背那個名字上打著大紅叉的木板,不提平反昭雪時的躍身相慶,也不提原子彈試爆成功的那一刻驚駭,大千世界,若大的乾坤,除了文字,誰敢稱王?


理由就一條:文字超越了所有的小,超越了所有的大,超越了所有的寬,超越了所有的窄,超越了所有的超越。因為,她能超凡脫俗,高高地站在“形而上”的肩膀上……


人類常常不要命相爭的米、噸、平尺、元、座、條等等,爭得最多的,也只是個氣喘吁吁的搬運工。前邊的搬工死了,後邊的搬運工又來。真正的擁有者是文字。儘管從不貪婪物慾的文字兩袖清風,卻最富有。文字從不炫富,卻什麼都有;文字從不拔高,卻能站在最高處;文字從不吃延壽補藥,卻永遠不死。


文字是個多面手,亦是地地道道的複合型人才。人類自比“複合型人才”,往往樣樣通樣樣松。因為人的智慧容量十分有限。就像一條小溪比不了長江黃河,一個雨後的“積水坑”比不了大海一樣。


文字卻不同。文字能以分科的方式存在,張開雙臂在某個地方等待我們,只要我們靠近它,它就向我們發芽、生根、結果。目前人類發明了上萬、數十萬個學科,文字就組織上萬、數十萬個機構,派兵駐守,派幹部去管理,派職員去工作。將來不管有多少類似的“駐外機構”,文字都第一時間建立服條組織,進行一對一的服務。

【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人類科學家專家們一茬茬去世,文字結成的文化鏈條永遠不會斷折,等待後來人接力向前跑,再傳給後代……


文字和善而慈悲,高風亮節,只付出,不索取。她從誕生之日起就甘願奉獻。她是世界上唯一不用買,不用租,不用借的物品,隨便用,誰用都行。如果文字也分民族,目前有數千個民族。其中使用人口超過百萬的語言文字達140多種。


創造和使用這些文字的人,種族不同,習俗不同,文化類別不同,連長相、膚色、性格都千差萬別,為一塊土地,為一片水,為一條河,為一棵穀物,為一句話,都能大打出手,甚至生命隕落,種族滅亡。但,在文字使用上卻驚人的和諧,人人平等,欣喜共享。


世界上哪種東西也沒有文字這樣有權威。在所有的人類文明古蹟中,能不能進入人類史存的“最高殿堂”,文字有“一票否決權”。人類遺存能否“登堂入室”,讓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同”的唯一標誌便是“要有文字”。換言之,文字是唯一見證人類遺存算不算某種文明的權威認同。

【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世界上曾有這樣的奇蹟,猶太人亡國兩千多年,因為文字在,以文字為載體的文化傳承鏈還在,竟奇蹟般地復國。


說了半天,我還沒有提到“讀書節”。因為,現在我們能在熒屏上閱讀,能在網絡上閱讀,能在行走飛翔的交通工具上閱讀,這些都是“書”。而文字,則是書的細胞。我們知道,生命的主體是細胞。


為了去愚,我天天都在讀書,也天天過節。

為讀書節約稿而寫

2018年4月19日早上於瀋陽


圖丨雲香草提供



【散文薦讀】劉國強丨乾坤王

劉國強,遼寧省傳記文學學會會長,遼寧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協會員。已發表中篇小說30部。出版文學著作20部。代表作《日本遺孤》《羅布泊新歌》《鼻子》。曾獲中國傳記文學獎、中國工業文學大賽一等獎、孫犁散文一等獎、北京文學獎、遼寧文學獎、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遼寧省優秀圖書獎、遼寧最佳寫書人等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