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抱怨:還是當國外的父母好,孩子成年後就不需要擔負撫養責任,不需要給孩子買房買車,不需要操心他的結婚,不用考慮帶孫子等問題。即使是抱怨,父母們還是會按部就班的撫養孩子,儘可能地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他們買房買車娶媳婦,還要操心孫子的事情,一輩子都不能放鬆。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對於孩子們來說,似乎父母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應該的,他們就該為我們忙前忙後一輩子操勞,他們就該為自己的學業著想,為自己的工作考慮,為自己的婚姻大事分憂。如此一來,中國式的父母似乎活成了“印鈔機”,他們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斷的賺錢,這是一種悲哀。

活著就是臺印鈔機

在計劃生育剛執行時,民眾們還有著多子多福的觀念,很多人還是會多生下一個孩子,認為這樣家庭才會更熱鬧一些。不過到了今天卻不同了,近年來的出生率在逐年的下降,大家生娃的熱度降低,即便2016年我國開放二胎,但實際上二胎的響應人數並不是太多,即便到了2018年出生率還是下降狀態。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之所有會這樣,還在於年輕人知道,當父母太累,需要付出的太多,卻拿不到太多的回報。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但老齡化水平已經超過了國際水平,大家想到養娃的成本後不敢再多生,很多人直言一個孩子都難養。

我們就來算算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首先在孕期時,十月懷胎到坐月子,期間檢查費用3000元,備孕用品6000元,補品要5000元,生產要5000元左右,如此一來就是一萬九。到了0-3歲時,孩子需要用紙尿褲、喝上奶粉、還要早教、還包括玩具、衣物等,這樣計算的話,需要8.2萬元。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這樣算下來,光是前4年時間就需要10萬元左右,很多年輕人都沒有這麼多的資金,這筆錢自然還是落在了父母身上,儘管孩子成了家,但父母還是會拿出一大半錢,這樣一來他們可不是印鈔機。

不過開支最大的還要數教育費用以及婚娶費用,儘管我國實行的是9年義務教育,但很多人還是會給孩子請上家教,而到了大學後花費更高,一個孩子的教育花費,很多家庭都達到了20萬以上。而在結婚時,還要買房買車,現在的車房都不便宜,就算是小縣城也要上百萬,可見父母將全部的心血都給了孩子。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老年養老難

如果老人有養老金,身體也健康,那自然是不需要擔心養老問題的。但很多農村父母一輩子為了孩子努力,沒有退休金,家底都被掏空,養老的難度很大,他們本該被孩子孝順,結果卻發現孩子藉口工作忙、負擔重,不願孝敬父母,不給生活費,生病了也不願拿出醫療費。

還有子女抱怨,老人死後要火化,要購買公墓,抱怨父母死後還變成了一堆人民幣,儘管有這種想法的子女不多,但也不是沒有,這就是中國式父母,一輩子給了孩子,卻得不到等同的照顧。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作為子女,想想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大家也應該盡到養老的責任。即便不能在身邊照顧,也可以將其送到養老院,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老年生活更安康。如果父母沒有保險,我們可以為他們購買城鄉醫療保險,也可以為他們購買壽險、大病險,這樣疾病來了就不需要擔心看不起病了。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活著是一臺印鈔機,死了變成一堆人民幣

很多人最大的虧錢就是沒有照顧好父母,沒有及時的行孝,到了自己成為父母、身上責任更重時,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別讓自己後悔,孝順要抓緊!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