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餘譜》

《嘯餘譜》由明代程明善編。這是一部詞曲聲律著作,以歌之源出於嘯,故名曰:嘯餘。全書共十卷,輯錄:嘯旨、聲音數、律呂、樂府原題、詩餘譜(二十四卷)、致語、北曲譜(十二卷)、中原音韻、務頭、南曲譜(二十二卷)、中州音韻、(司馬溫公)切韻等十二種著作。此為明萬曆四十七年刊本。

《嘯餘譜》

大致目錄

題嘯餘譜序(馬鳴霆撰)、嘯餘譜序(程明善撰)

點定姓氏、總目

卷一:嘯旨、聲音數、律呂、樂府原題

卷二:詩餘譜卷一至卷七

卷三:詩餘譜卷八至卷十九

卷四:詩餘譜卷二十至卷二十四、致語

卷五:北曲譜卷一至卷十二

卷六:中原音韻、務頭

卷七:南曲譜卷一至卷六

卷八:南曲譜卷七至十四

卷九:南曲譜卷十五至二十二

卷十:中州音韻、(司馬溫公)切韻

《嘯餘譜》

四庫提要:

明程明善撰。明善字若水,歙縣人,天啟中監生。其書總載詞曲之式。以歌之源出於嘯,故名曰《嘯餘》。首列嘯旨、聲音度數、律呂、樂府原題一卷。次《詩餘譜》三卷,致語附焉。次《北曲譜》一卷,《中原音韻》及務頭一卷。次《南曲譜》三卷。《中州音韻》及切韻一卷。考古詩皆可以入樂。唐代教坊伶人所歌,即當時文士之詞。五代以後,詩流為詞。金、元以後,詞又流為曲。故曲者詞之變,詞者詩之餘。源流雖遠,本末相生。詩不本於嘯,詞曲安得本於嘯。命名已為不確。首列嘯旨,殊為附會。其皇極經世、律呂、樂府原題之類,與詞曲亦復闊絕。所列詞譜第一體、第二體之類,以及平仄字數,皆出臆定,久為詞家所駁。曲譜所載,亦不及南北《九宮譜》之詳備。徒以通俗便用,至今傳之,其實非善本也。

《嘯餘譜》

程明善,字若水,號玉川,歙縣人(今安徽省歙縣),生卒年不詳,為明熹宗天啟中監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