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看完了电影《何以为家》,赞恩虽然表面上控诉的对象是其父母,但实际上电影要抗诉的是这个世界,同生于这片土地,可是难民赞恩的童年和大多数其他孩子的童年,有着无法言说的差距,赞恩的诉讼请求,仅仅是请求父母不要在养育不了孩子的情况下再生育孩子,然而实际上我们都熟知,越是贫穷的家庭、国家生育率越高,仅仅靠劝诉是毫无力量的,根本在于还是要发展,也好像有点明白导演对于这种现状其实是有点力不从心。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当然也可以说是没有进一步的思考,没看电影前以为是那种,小时候和父母吵架,吼出的那一句你为什么要生下我,看完电影后,才发现电影是一种呼喊,是对现实命运的抗争和觉醒,电影开头片段在拍摄手法上有点像娄烨新片风雨云的开头,也不知道这是摄影艺术拍摄手法还是单纯巧合,当然我个人更喜欢娄烨,赞恩妹妹萨哈的悲剧,是很多落后地区女童,和少女生生世世所面临的悲剧,触惊我心,却又无奈。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看完电影以后感觉要改变这些状况,经济、教育、基础设施等等问题都刻不容缓,可是没有钱,又怎么办呢,单纯靠慈善又能改变多少。惊讶12岁的小男孩这么懂事、善良、早熟,早早的体会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有着过多的人生阅历,如果让他念书,他一定是位优秀的学生,如果就业也一定是企业里的精英。很奇怪,看完我没有压抑,也没像网上评价说哭的稀里哗啦,只有思绪万千,好片,2019年迄今为止最好看的片子。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我并不厌恶赞恩的父母,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存在着,即使他们的选择使得赞恩每天活在地狱里。生而为人,更多时候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真的是应了萨特的那句话,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小男孩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神无时无刻透露着警惕,十几岁的年纪,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力拯救自己,更无力拯救别人。从来没想过身份证究竟意味着什么,一张司空见惯的卡片背后可以享有的权利对有的人来说根本触不可及。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越穷越生,从父母的角度看,此时的子女并不是真正的人,是工具,是让自己活得更好的希望。从子女的角度看,是他们的劫难,是电影里发自内心的控诉。迦百农在法语中并不是指耶稣传道的地方,而是单纯的指无序,混乱。剧中所有悲剧的根源,我觉得都不能归咎于迫于无奈的人,真正错的,是这个其实并不和平完美的时代,但特别庆幸赞恩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正直的长大了。真的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和平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关怀,所有的孩子都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看完电影,再看到这个小朋友的小风车,心情瞬间好点了,身边的你我他是幸福的,没有准备好生孩子就不要生,不然孩子都没有能回忆的童年,生下来就好好负责,这部电影四处感动的地方,赞恩要把约纳斯送走的时候,赞恩回家知道萨哈走了的时候,赞恩打电话报警控诉他父母的时候,赞恩最后照身份证的那一个微笑的时候,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全世界温柔以待。或许是自己成长了很多,虽然眼泪在眼眶打转,但坚持忍住没流下来。你我他都是幸福的,所以要让自己以后的生活也能更幸福,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任何的一个改变都是很重要的。

《何以为家》触惊我心却又无奈,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