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嘉興起義的謀劃地,如今是上海市民主黨派大廈

1949年嘉興起義的謀劃地,如今是上海市民主黨派大廈

1949年3月,國防部預幹局調兼預幹團同仁在嘉興留影紀念,中排左五為賈亦斌 資料圖片

1949年1月,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相繼告捷,天下大勢漸顯明朗。同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長江北岸厲兵秣馬,隨時準備進軍江南。正當國民黨軍隊終日提心吊膽地防備解放軍渡江南下時,在他們的後方,卻不時燃起武裝起義的烈火,使他們焦頭爛額,窮於應付。4月7日,在中共上海局的策動和組織下,駐嘉興的國民黨國防部預備幹部局預備幹部訓練團第一總隊(以下稱預幹團或預幹總隊)3000餘人,在賈亦斌將軍率領下宣佈起義。因起義地處嘉興,史稱“嘉興起義”。

賈亦斌(1912—2012),出身於耕讀家庭,於18歲時失學從軍,由士兵而升為軍官。1937年“七七事變”,任41師某部少校營長時數次請纓赴前線,同年9月,參加淞滬會戰,先後堅守楊行、劉行和北新涇陣地,兩次負傷不下火線,堅持到最後並掩護全軍撤退。此後,賈亦斌參加徐州、武漢、鄂西和長沙會戰等戰役,因英勇善戰,多次克敵制勝,29歲時即晉升為少將。1948年3月,經蔣經國保薦,賈亦斌出任預備幹部局代局長,因預幹團的幹部、學員絕大多數來自國民黨青年軍,青年軍在抗戰後期被稱為蔣家父子的子弟兵、太子軍,因此,他們倍受關注。賈亦斌雖受蔣經國的恩遇提攜,終因堅決反對內戰和反對貪汙腐敗而與蔣家決裂,在中共地下黨的感召下,毅然反戈一擊,冒險犯難,率部起義。

嘉興起義前夕,從1948年12月底到1949年4月初,賈亦斌在浙江與上海頻繁往來,與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員會取得聯繫後,在上海設立了陝西北路和寶山路兩處秘密聯絡點,在多處公共場所與中共地下黨秘密聯絡和接觸,因此,上海與嘉興起義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上海是嘉興起義的謀劃地,起義在嘉興,謀劃在上海。

1949年嘉兴起义的谋划地,如今是上海市民主党派大厦

1947年《上海市行名路圖錄》所指的陝西北路128號,顯示3個文化機構的名稱

1948年12月初,在南京幹河沿109號賈府,賈亦斌與同窗好友段伯宇、劉農畯、宋健人、董嘉瑞、林勉新等人密謀,準備在南京發動軍事政變,擬活捉蔣介石等國民黨軍政要人送往解放區。因條件不成熟,後決定選擇適當時機,舉行反蔣起義。12月底,段伯宇與中共地下黨取得聯繫。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員會書記張執一派工委委員李正文加強對起義的領導工作。

1949年元旦,張執一、李正文與段伯宇在上海會面,雙方商定由李正文負責與段伯宇直接聯繫和指導工作,段伯宇隨即將賈亦斌等人的情況向李正文作了詳細彙報,並陪同李正文分別與賈亦斌等人見面。經過考察,中共上海局於2月恢復了段伯宇的組織關係,三四月間,經段伯宇介紹,賈亦斌、劉農畯、段仲宇、宋健人等人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按照地下黨的組織原則,由李正文分別和他們進行單線聯繫,段伯宇的代號為“白人”(伯字拆字)。與黨組織取得聯繫後,賈亦斌等人繼續醞釀起義計劃,串聯有關部隊。在李正文《我所知道的賈亦斌預幹總隊的起義》一文中說得比較詳細:“我和賈亦斌三天兩天碰頭的地方,是寶山路寶昌路口的一座小白樓上,這是段伯宇弟弟段仲宇的公館,樓下駐有國民黨士兵警衛。我們在樓上談話,十分安全。我利用段仲宇這個家(段伯宇也住在這裡),作為我聯繫段伯宇、段仲宇、賈亦斌、劉農畯、王海嶠、宋健人等的一個機關。”文中所言寶山路寶昌路口的一座小白樓即是嘉興起義在上海的秘密聯絡點之一。

同年2月,根據蔣介石的旨意,國防部命令預幹總隊遷到嘉興,並擴充為陸軍預備幹部訓練團,訓練團下設3個總隊。賈亦斌兼任團長、第一總隊隊長。第一總隊駐嘉興,轄四個大隊。第一、第二大隊從南京遷來;第三、第四大隊學員主要來自嘉興、杭州兩所青年中學。各大隊均轄四個中隊,每中隊轄3個區隊,每個區隊下設3個班,每班16人,加上總隊部的軍事教育組、輔導組、總務組等單位,第一總隊總計3000餘人。其中總隊部及第二、第三大隊駐紮西大營,第一、第四大隊駐紮東大營。第一總隊不設政工人員,改為區隊以上設輔導員,由學員選舉產生。2月底,李正文在小白樓召集賈亦斌、段伯宇、劉農畯密商起義計劃,決定於解放軍渡江前夕在寧滬杭地區發動武裝起義。

預幹總隊嘉興起義準備過程中的蛛絲馬跡,引起國民黨情報系統和當時在浙江奉化溪口的蔣家父子的注意,為此,國民黨加強了對預幹總隊的監視和控制。特務江國棟專程到嘉興,在學員中秘密調查賈亦斌的行動,並收集各種討論會、辯論會材料。軍統嘉興站也接到命令:“賈言行偏激,應予慎防。”於是,預幹總隊駐地附近就多了幾個“貨攤”。各種密報不斷傳到溪口。3月初,蔣經國電話命令賈亦斌到溪口去見蔣介石。賈亦斌立即找地下黨彙報情況,請示行動。經過商議,地下黨同意賈亦斌冒險赴溪口的想法,以減少蔣氏父子的懷疑,為起義創造有利條件。賈亦斌從上海乘輪船到寧波轉往溪口。賈亦斌在回憶錄《半生風雨錄》有一段記述當時的情景:

我按時到了武嶺學校,氣氛有點出乎我的意料。蔣介石已坐在戲場的第一排沙發上,他的長孫和孫女坐在他的兩旁。我和蔣經國、方良被安排坐在第二排,我們身後坐的全是侍衛。在看戲中,我曾動念想學荊軻刺秦王那樣,拔出手槍打死蔣介石再行自殺,以謝天下。繼而想到上海臨行時中共地下黨領導同志告訴我的“我們無產階級革命不主張暗殺”,乃止。

試想,如果當時賈亦斌真的行動,那麼歷史又得改寫。在溪口一個多星期,由於賈亦斌的沉著冷靜,有驚無險,躲過一劫。3月11日,賈亦斌從溪口返回上海。次日,賈亦斌到上海華懋飯店(今和平飯店)樓下餐廳與李正文、張文藻、段伯宇等彙報了溪口之行和起義準備情況及遇到的問題。商議事項有4項,其中之一為保護賈亦斌家屬安全,決定將賈夫人譚吟瑞及孩子賈晶晶(後改名為賈寧)從浙江中路211號的花園飯店遷往虹口臨平路鴻福裡17號秘密住下。已經回嘉興的賈亦斌於3月15日再到上海,準備入住吳宮飯店,發現前門已有特務,就從後門出走,趕赴寶山路小白樓。在小白樓他們共同研究了起義的行動路線。4月2日,李正文向賈亦斌傳達了上海地下黨的指示,決定賈亦斌所率領的預幹總隊在嘉興起義,經莫干山向天目山挺進,與蘇浙皖邊區游擊隊聯繫,策應人民解放軍過長江。4月3日凌晨,賈亦斌偕同副官孫效武秘密回到嘉興,在北門鈕家灘一家可靠又便於隱蔽的老百姓家中住下,著手組織力量、分頭準備。4月5日,李正文趕到嘉興,在車站附近一家藥店前面與賈亦斌會面,後又到南湖登上游艇聽取賈亦斌的彙報。李正文根據當時預幹總隊內出現洩密的情況和賈亦斌的建議,代表黨組織同意了賈亦斌的行動計劃。4月7日,賈亦斌當即回到西大營指揮所有部隊迅速離開嘉興,並指定值星中隊長曹仲如率隊為前衛,領先向天目山方向前進,自己帶隊斷後,一場震驚中外的嘉興起義爆發了!

賈亦斌他們從有起義想法到準備就緒前後4個多月,在此期間,賈亦斌與上海地下黨頻繁接觸地點大多是在上海。除寶山路小白樓這個固定秘密聯絡點以外,另一個固定聯絡點是陝西北路128號,即今上海市民主黨派大樓的位置,這一地點在賈亦斌《1949年嘉興起義始末》以及其他相關文章中多次提及。根據1947年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顯示,陝西北路128號在威海衛路(今威海路)與陝西北路東北向的交會處,該處掛牌有2個機構、1個學院,分別是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上海市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和上海健身學院(見圖)。新生活運動促進會是蔣介石推行所謂“重整道德,改造社會風氣”的宣傳組織。1934年2月成立於南昌,後遷至南京,蔣介石任會長,宋美齡任婦女指導委員會指導長,陳立夫、康澤、鄧文儀為總幹事,他們在全國20個省和4個市設立了新生活運動會,1000多個縣設立了分會。當時的“新生活運動”強調講衛生、有禮儀,提倡誠實、清潔、直率,提倡國民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提倡鍛鍊身體、增強體魄。於是,上海健身學院也設在此處。因為上海市新生活運動促進會與上海健身學院均與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有關聯,因此在同一處辦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