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提起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人说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也有人说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曾国藩都稳坐第一把交椅。于是,就有人问了:“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论出身,曾国藩不过是湖南乡下的一个小地主,祖上数辈都未出过读书人;论资质,曾国藩更是平平无奇,读呆书,打呆仗,同僚和下属都嫌他迂腐;论情商,曾国藩年轻时一身傲气,自视甚高而看不起别人,遭到很多人的厌弃。

很难想象,后人眼中的“圣人”曾国藩既非诸葛亮,亦非周瑜,反倒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然而,正是这种摸得着、看得见、够得到的假象,给人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比如,当路人甲读到曾国藩的事迹,一定忍不住感慨:“我当年读书也是那般吃力,工作后也一度天真地为人处事,做事也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然曾国藩功成名就,那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他成功的经验?

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估计是看准了大众的这种心理,所以市面上到处充斥着曾国藩如何成功或发迹的“实用书”。而即便张宏杰先生本人,也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自序中写道:“对许多人来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刘瑜则更直白,在跋中称曾国藩为“一个勤奋奔波于全国各大地摊、给各界小爬虫带去希望的成功学家。”

张宏杰先生不喜欢这个套路,立志通过细节展现一个“立体的”曾国藩。因此,在《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一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非常独特的几个主题--曾国藩一生中的五次耻辱,和左宗棠的是非恩怨,挣钱“养家糊口”的艰难,面对迷信活动的微妙心理,以及最重要的立志和实践。

不得不说,张宏杰先生对历史和身处其中的人物有着自己的思考角度,比如《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等。对于习惯了同一种声音的民众来说,多看看这些书,对我们自己的人性或者民族特性都会有新的认识和反思。《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也是如此,但更多的从“批判走向了建设”,因此或多或少地展示了曾国藩成功的原因。不过,普通人到底能否从中学习一二,用于自身的成长?对于这个问题,暂且不表,先看看他如何成功的。

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曾国藩曾总结自己一生成功的原因:逆境不屈、有恒、尚拙。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畏挫折、坚持和踏实。对于业已成年的你我,这三个道理无异于烂熟不过的鸡汤,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可真地做起来犹如攀高山,下深海。

逆境不屈

曾国藩一生遭受过许多磨难,自陈经历过“四大堑”,而张宏杰先生则将之归为以下五次耻辱:

一.考秀才屡次不过,第六次考试后遭考官批评,责其“文理过浅”。

二.对京城的官场风气不满,当咸丰下诏“求言”,天真地建议皇帝“日讲”,对官员进行思想教育,结果被人讥笑“画图太陋”。

三.对咸丰皇帝直言不讳地批评,对犯错的权贵不留情面地弹劾,在官场上成了人人唾弃的异类。

四.在湖南办团练时,触犯当地官员和军队的利益,以至于人人不喜,差点遭受绿营军的人身攻击。

五.湘军建成,解救江西时,仍遭到多方为难。举步维艰之时,负气向皇帝请辞,成为别人眼中的不忠不义之臣。

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第一次考试受辱,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相当于高考六次,还没达到本科线,试卷出来后,被主考老师全省点名批评,说这个考生作文的基本逻辑都不通。第二、三次受辱,好比刚工作的员工,看不惯同事们整天混日子的做派,就跟大领导告状,并建议整顿风气,惹怒了众人。但没想到,大领导也无动于衷,就来火一齐批评,真捅了马蜂窝。第四次受辱,就仿佛被集团下调到分部,手中没有实权,却非要指指点点,结果把自己搞成了万人嫌。第五次受辱,恰似成功另起炉灶,在分部门的夹缝中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和业务,可依然不被上司和其它部门接受,还在支援他们的时候被排挤,无奈之下只好威胁辞职。

对于这五次耻辱,后续故事不尽相同。考试被责后,曾国藩闭门苦读,第七次即考中秀才,之后顺利中举人、点翰林;长沙受辱后,曾国藩“打脱牙齿和血吞”,卷铺盖走人,练成湘军;江西被困后,曾国藩遭罢免,回乡反思自己做人的失败之处,改变了一贯强硬的行事作风,学会共情;上书进言批评京官和皇帝后,曾国藩虽然不改初衷,但蚍蜉撼大树,无力改变现状,最后不了了之。

从中可以看出,凡事曾国藩能力范围之内的,不管有多难,都做成了;凡事曾国藩能力范围之外的,涉及皇帝和权贵根本利益的,丝毫没有改变。对于前者,80%的人不会如此坚持,90%的人不会坚持到成功。对于后者,90%的人根本不会去碰这样的钉子,99%的人尝试过被人排挤的滋味后,断然不会再来第二次,更别说跟大领导叫板了。

曾国藩自己总结:“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功成名就之后,淡然地回首往事,自然更能总结出经验。然而,身处其中还咬牙不放弃,当时的种种痛苦、迷茫、犹豫,或许只有经过的人才有深切体会。

坚持不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针对中学生做了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并非取决于智商,而是坚毅的品格。用直白的话讲,要能很投入地持续做一件事,即便失败,也不放弃。曾国藩恰好符合这一点,自从三十岁立志做“圣人”,终生对“恒”最为用力。

立下大志之后,曾国藩先锁定自身的三大缺点—“浮躁”、“傲慢”、“虚伪”,然后定下行动方案,每天读书、写作、做日课,逼迫自己朝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读书写作,曾国藩定下的目标是:“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除此以外,还每日读《易》,练习作文。”通过每天的学习,长进学识,治好闲散的毛病。

做日课,即记录每天的言行,反思是否有不当之处,以及该如何改进,有点像今天流行的复盘。比如,曾国藩跟朋友郑小珊打架了,反省到自己有不对的地方,立马登门道歉;恭维陈岱云写的诗好,反省到自己言不由衷,立刻批评加鞭策。

反思之后,曾国藩对于某些疏漏,真正做到改正,而且非常迅速。积极心理学家Tal Shahar曾说,行与知是互相促进的。有时候,即便认知没有到位,但实施了行动,人也会在行动中培养出相应的认知。比如,你可能不同意领导的方案,但又不得不去做,如果抱着配合的心态,做好每一步的工作,很可能就会发现这个方案的优点,从而产生认同感,更加积极地去施行。

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可对普通人来说,每天的计划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一想做正事,手就痒痒,忍不住摸手机、刷朋友圈、上知乎、看微博,于是半个小时嗖地就过去了,一个星期嗖地就过去了,一个月嗖地就过去了。慢慢的,浑浑噩噩,早把定计划的事情抛到脑后了。偶尔想起来,生出一丝愧疚,没过一会儿,又被看手机的乐趣压过去了。曾国藩刚立计划的时候亦是如此。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本来要学习的,可出门拜客后参加了婚礼,之后又给朋友庆生、听戏,晚上才疲惫地回家,自然也无精力学习。不过,他是个内驱力极强的人,虽然无法像给朋友道歉一样立马改正,还是慢慢戒掉了过于热爱交游的缺点,真正做到每日课,每日毕。

如果遇到反复和倒退怎么办?死磕,一定熬过去。比如练字,写得越差,越不想写,就越要咬牙写下去,一定要打通。比如看书,一句弄不懂,不看下一句,今天弄不懂,明天继续读,否则决不罢休。这分明是抱着跟自己血战到底的精神在学习,何其之难,毋庸赘述。

踏实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天分不高,曾国藩从来不取巧,不管读书、打仗,还是当官治国、为人处事,都非常踏实。

创建湘军的时候,曾国藩专挑朴实醇厚的人,以杜绝正规军油滑浮躁的风气;制造战舰的时候,曾国藩亲自主持设计战船,实验多次,终造成了装载大炮的利舰;跟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曾国藩都是稳扎稳打,算计透了用兵的各个环节,才跟敌人打仗,否则,即便皇帝下旨,也不出击;做工部侍郎的时候,除了理学,曾国藩喜欢研究地理、关乎民生的实用性文章。

曾国藩的一个幕僚罗汝怀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天下之忧平实朴素坚定的人能成事,特别是军务。您虽然品级很高,但是没有官僚习气,做什么事都是亲自动手,如同大禹治水那样不畏难苦。”可见,曾国藩的踏实有目共睹。然而,在焦虑横行的年代,踏实很难。人人只看得到结果,别人的成功,很容易忘记自己脚下的路。

书评|曾国藩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除此以外,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也非常值得称道。年轻的时候,曾国藩就喜交游,朋友极多。对于待人接物,他要求自己以诚为本,“情愿别人占他的便宜,不愿自己占他人的便宜。”虽然傲慢和刚直的脾气曾让他在官场上处处碰壁,但在经历江西困境后,曾国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痛下决心改正,故而后期的情商极高,胸怀也十分宽广,非一般人能及。

对同僚,曾国藩谦虚、和气且周到;对于下属,能保举做官的,一定出手相助;对于军队,恩威并用,惩罚的同时增加奖励;对俘虏李秀成,以“诚”攻心,套路他写下万言的自述书,又让其死的心服口服;对与自己结怨的左宗棠,晚年时虽已决裂,但在左西征之时,鼎立筹备军饷,还把手下大将借调到其军营中。

且不说别的,当一个人从青年到中年,从学校到职场,见识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堪,保持初心的同时还能和光同尘,就算没有达到顶峰,也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只可惜,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力荐此书

那么曾国藩的成功普通人真地可以复制吗?张宏杰先生没有给出答案。对于我来说,是no。试看普天之下,从清朝到现在,几百年间,也不过只出了一个曾国藩。但如果想以他来激励自己,更好地实现既定的计划,过得充实一些,倒是颇有借鉴之处。

如果你跟我一样,以前除了历史课本,几乎不看历史书,那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不但有趣,也很有料。除了曾国藩曲折、成功的一生,还能看到他如何在理想和五斗米之间平衡,如何在面对挫折和痛苦时从风水、天命之中寻求安慰。总之,这本书能让人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曾国藩,而非几个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