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其實最早的三國故事當中,類似的這種人設崩塌或者說不符合正常三觀的東西是蠻多的,羅貫中在寫書的時候已經篩選掉了一批

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趙雲

比如關羽張飛為了無牽無掛忠於劉備而互殺全家這種【雖然這個故事的出處《花關索出身傳》目前看到的最早版本晚於演義成書時間,但就這故事的揍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是來源於更早的民間】到了清朝,毛宗崗父子改寫的時候,又刪掉了一批,比如關公斬顏良的大烏龍和諸葛亮諫殺劉封、火燒魏延的陰毒。但饒是如此,畢竟篇幅巨大、人物眾多,毛本三國中還是不乏一些類似的問題,除了題主提名的兩例,我還想到一些,隨便提兩條。

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趙雲

趙雲的鳳鳴山之敗
其實歷史小說裡經常看到這類情節,沙場宿將老來自負,輕敵冒進導致兵敗。但就人設而言,這種事出在趙雲身上,就不大合適了。須知不管在史書上還是小說裡,趙雲的人格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於他一生的沉穩謙和、謹慎持重,因此做事和打仗從來都滴水不漏,人雖然膽大,但不是那種自負膽大和武勇隨意冒險的人,否則他和馬超的人物形象就太重合了。所以冒進中伏這種事,呂布張飛黃忠哪怕氣急敗壞的周瑜都幹得出,趙雲應該幹不出。如果說是曹真或司馬懿,設一個比較精妙的陷阱把趙雲套進去了,也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夏侯懋用兵是什麼水平,居然簡單的伏兵之計就把趙雲圍得要死要活的?實在有點不符合他年輕時候的性格和水準了。

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魏延

夏侯惇之死


小說裡,夏侯惇是被董承伏完等人的冤魂嚇病後不久去世的。然而董承伏完纏夏侯惇幹什麼,曹操幾次逼宮好像夏侯惇都沒有參與吧?要纏也去纏華歆董昭這些人啊。這麼寫不光讓一代名將死得莫名其妙如此窩囊,也顯得這些漢室忠臣的腦子特別沒譜,連冤有頭債有主都不懂,活著的時候做事不機密,死了也是群糊塗鬼。

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劉備

其餘的還有很多。如:魏延是一個,不過魏延這個倒不是賴諸葛亮,賴的是魏延,或者說賴羅貫中自己,把魏延塑造成腦後反骨的形象,演義裡面魏延是真的要造反(問馬岱北上投魏如何)。龐統前後人設bug,前期鳳雛後期土雞。劉備求賢若渴以貌取人bug(知道鳳雛還嫌棄人家醜忘了在荊州一口一個此人是臥龍鳳雛麼)。楊奉人設bug(前期不錯的人設,還有大將徐晃,後期落草為寇了)。黃忠魏延的關係bug(魏延救了黃忠,黃忠卻處處看魏延不順眼,取西川就搶頭功居然和魏延帳下吵起來,魏延形式莽撞居然告訴主公魏延不按軍令當斬???人家可當初救了你的命啊)。關羽武力值bug(顏良文丑全靠偷襲,紀靈打半天打不死,打個龐德也贏不了),姜維武力值bug(戰平趙雲,戰平鄧艾,戰平鄧忠,這三個人可以畫等號的麼)智力值bug(發揮極度不穩定,有時候賊聰明有時候賊笨)


三國演義裡原來有這麼多的敗筆

趙雲

時代不同,三觀差異就大,以現在的觀念來看,這幾點當然全是黑點,但是在古代,卻也提現了所謂士的忠義,以及未卜先知的預知能力,主要還是由於三觀錯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