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大家好,我是柴妹

这几天魔都春夏秋冬四季轮换

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多少度

毕竟这个天气预报是真的不靠谱

柴妹今天穿单裤

明天指不定就得穿秋裤加保暖裤...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就在柴妹翻找衣柜的时候

发现去年的保暖内衣今年穿着居然小了...

这怎么能行?

只要重新买合身的衣服

别人就不知道柴妹胖了!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听网友们的推荐

柴妹选择了国民大牌南极人

准备上某宝买几套保暖内衣备着

就算今年不穿,还有明年呢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排在前面的保暖内衣销量还挺高

但是当我继续往下翻的时候

画风却悄悄的变了......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南极人什么时候开始卖棉被、枕头和鞋子了?

保暖内衣它不香吗?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就在我半信半疑的时候

更神奇的一幕来了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内裤、乳胶枕垫、口罩...

以及电热毯、内衣、纸尿裤和洗脚桶

......???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内衣内裤和电热毯也就算了

洗脚桶和纸尿裤就过分了啊!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这神奇的状况

让柴妹万分聪明的脑袋瓜子都宕机了一下

甚至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

难道南极人趁我们不注意...

悄悄发展别的业务了?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南极人诞生于1997年

是名副其实的老牌企业

靠着保暖内衣一炮而红

迅速奠定自己在行业里的老大地位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在南极人的介绍页面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

历经20年的成长锐变

南极人已经在9大品类的55类目产品线中取得成绩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包括内衣、母婴、服装、床品、

厨房用品、鞋品、服饰配件、户外、家电等

这样来看

卖的那些尿不湿、棉被等产品

的确都属于南极人旗下

但是南极人真的已经壮大到这种地步了吗?

九种品类自由生产

且南极人的网店不计其数...

这已经不是国民大牌了

而是超级超级超级大牌啊!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直觉告诉我,此事绝不简单

果不其然

在我火眼金睛的查寻下

南极人隐藏的秘密终于浮现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在2004年之前

南极人是中国驰名商标

保暖内衣行业的大哥大

然而2004年之后

因为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混乱、款式老化

再加上国内外类似企业大量涌出等原因

南极人销量开始逐年下降

为了不让自己跟其他传统企业一样衰落

南极人决定大胆转型

2008年,经过深思熟虑

南极人砍掉了生产端和销售端所有的自营环节

经营了约十年的工厂被卖掉

南极人正式变成了南极电商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图源:南方周末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砍掉了生产端,卖掉了工厂

这么多南极人的产品又是哪儿来的呢?

这就要说到南极电商转型后的新模式了

不再自己生产,而只专心于品牌建设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图源:网络

如图所示

南极电商把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南极人”

说的通俗易懂点

就是我把我的名字给你用,你给我钱

而经销商和供应商所生产/售卖的东西

除了这个吊牌之外

与真正的南极人没有任何关系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虽然会让人有受到欺骗的感觉

但本质上并不违法

凭借这种模式

南极电商更是频频登上某宝年度销量第一

只2017年就创造了5.3114亿元的利润

2015年,在现如今大热的电商平台上

南极人的店铺创建数量已经达到天花板

平台不再接受南极人的创建新店请求

只能进行置换,关一家店才能新开一家店

这直接导致南极人的店铺价格直线飙升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一家普通的南极人男装专卖店

在去年价格就已经是150万到200万之间

如今只怕是涨得更高了

而南极人也凭借自己手中积攒的多个某猫店铺

狠狠赚了一笔

堪称成功“翻身”的典范

如果不是看到这些新闻

柴妹还真没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不对之处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图源:网络截图

根据某报社统计

仅2018年

南极人就有14次登上国家质检局部门

以及地方消费者协会不合格名单

从蚕丝被、内衣、棉服、冲锋衣

到电推剪、卷发棒、按摩棒...

一个都没逃过...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图源:网络

简直细思极恐......

大家因为信赖南极人这个品牌

所以才会去买他们的产品

但其实这些产品跟南极人毫无关系!

这也就罢了

南极人还连品控都不好好搞

多次出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打开某宝电商平台就可以发现

冠名南极人的店铺销量都不差

如果其中出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可想而知消费者会发生什么

为了赚钱

把消费者的安全都给抛到一边儿?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在查找资料途中

柴妹发现此事在去年就已经被曝光过一次

而南极人对此的回应是正常商业模式

但消费者生气的不是你这个模式

而是你的品控啊大哥!

本以为经过舆论风波之后

南极人会在品控方面加大力度

但柴妹随便找了几个南极人的经销商

发现很多产品还是质量不过关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更有趣的是

柴妹第一次看到商家刷好评这么chun的

直接连着十几个评论都一模一样...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篇幅太长就不全放出来了

不然四少得说柴妹水文了?

除了南极人之外

其实还有很多大牌企业都在做

与南极人并称为四大品牌的

北极绒、俞兆林、恒源祥都在做品牌授权

这些都是保暖内衣行业数一数二的大牌企业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而细究之下会发现

他们的品牌授权跟南极人并无多大的区别

恒源祥更是比南极人更早就砍掉了生产线

而北极绒等品牌也曾出现在

各地质量不合格的黑名单上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或许有人会好奇

为什么那些网店都不做自己的品牌

来冠名别人的名字呢?

除了自带知名度之外

更重要的是自主网店很难有出头之日

2013年以后,电商平台店铺开始采用邀请制

申请渠道变窄

没有资源的电商只能求助于品牌方的授权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中小淘品牌和无品牌店铺生存的空间就越小

在某宝搜索相关产品

前面几页大概都是这些大牌的经销商

除非花钱买广告位

不然普通店铺很难出现在相关搜索的前几页

一方面是品牌自带的知名度

一方面是生存艰难的窘况

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的“南极人”出现

而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恒源祥

仅凭借一个商标便能年赚几亿的原因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当然了,这种是良心店铺选择品牌的原因

至于那些质检不合格的黑心店铺

自然是巴不得给大牌钱

便于打着大牌的旗号招摇撞骗

此处柴妹实在忍不住要说个料

在某报社的调查中

一名记者问过南极人内部人员一个问题

对待质检有问题的经销商,他们是怎么做的?

答案出乎柴妹意料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用两个字可以形容他们的做法

“包庇”

对比阿迪达斯、耐克等大牌的做法

简直是ex......

也找代工

但他们对待品控把握的极其严厉

比如某大牌,要想成为他们的生产商

首先要出示过去12个月的工资表、

劳动合同以及消防演示记录

而如果想成为经销商

在制造业和相关产品上

要有五年以上的经验

反观南极人之流

10万保证金就可以开店

一年14次登上国家质检黑名单......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可以发现

想要利用它赚钱也不关吃瓜群众的事儿

但首先你得保证品质问题!

不止服装行业

就连IT科技行业也不甘落后

最知名的大概就是董明珠的那句话了

“小米生态链都是贴牌生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这个生产商并不属于小米企业

而他们的产品贴上小米的商标

便成了小米生态链的产品,以供售卖

在格力老大董明珠跟小米老大雷军之间

曾有过一个十亿元的赌约

也正是因为这个赌约,格力略胜一筹

董明珠说出了那句引起无数争议的话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说实话

柴妹也不知道怎么评价小米的贴牌生产

科技公司和服装行业不一样

一方面,说小米生态链贴牌生产的确没错

但科技产品行业都是这样

他们不可能自己包了所有器件的制造生产

所以在这个行业

某家公司造这个,某家公司造那个

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嘛

质量谁用谁知道......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小米被网友们齐口夸赞的

大概就只有MIUI系统了吧...

国民大牌们:“我们只卖牌子,不卖货”

还是那句话

不论企业想要做什么模式

都要记住

品牌的基础是品质

离开了质量就不可能有品牌

大家常说“罗马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一个知名品牌也如此

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却很容易

希望不论什么行业

不论什么企业

都能以品质为先吧

主笔 | 小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