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應該怎樣解讀“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楊章林555


【我是加鹽的鹹魚】非常感謝能回答您的問題。其實,回答這個問題並不討巧。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漸行漸遠。所以,我們有必要努力地來傳承中華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因為共同的愛好,感覺與您並不遙遠,就像久未謀面的朋友。

01、前言:

1、《道德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作品,放之現在,還有沒有學習的必要?為了更好的回答這個問題,以及更好地解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這句話,我準備了很久,同時這也是提升自我的寶貴機會。

2、《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另外我們無法穿越過去採訪作者,也不能就這一段話斷章取義,要採取嚴謹的態度,所以我們只能結合老子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老子的總體思想來體會。

02、句子中主要的詞的詞義。

為此,我查閱了《新華字典》以及《辭海》。

(1)欲

總結大致四種解釋:

第一種意思是:慾望,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

第二種意思是:想要,希望。

第三種意思是:需要。

第四種意思是:副詞,將要,在動詞前表示動作就要開始。

2

第一種意思是:價錢高,與“賤”相對。

第二種意思是:地位高。

第三種意思是:敬辭,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國、貴姓。

第四種意思是:特別好的,重要的,如:貴重。

第五種意思是:值得看重,重視。如:可貴。

(3)貨:

第一種意思是:商品。

第二種意思是:錢幣,就是貨幣。

第三種意思是:經商。

第四種意思是:賄賂。

03、老子所處的歷史背景和核心主張。

老子,周朝春秋末期楚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期,舊制度、舊秩序被打破,新制度、新秩序正在初建,社會動盪,戰爭不斷。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在政治上,對內主張無為而治,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反對暴力。我認為:《道德經》正是對這一階段歷史的反思。

04、“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的出處。

出自老子的著作《道德經》,其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翻譯】

安穩的時候容易持握;沒有兆頭暴露,就可以從容地去計劃。脆弱的時候容易瓦解;細微不明顯的,很容易消散。

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就應該努力,社會還未混亂時就應該治理。

就像很粗的樹木,需要幾個人合抱才行,但它也是從很小的樣子長起來的,那時候也是細長像一根針似的;九層的高臺,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地造起來的;幾千裡的行程,也是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的。

人為的,必然失敗;固執的,必然喪失。所以,聖人不為,就沒有失敗;不是固執的,就沒有喪失。

世人行事,往往是快要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即使在最後一刻還像剛開始的時候那麼謹慎,事情就不會失敗了。

所以,聖人要世人放棄不想要的,不要過於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聖人學習世人以為愚蠢而不學的,將眾人從錯誤中領回來。聖人這樣做,是順應萬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一己的作為。

所以:“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就最好解釋成:所以,聖人要世人放棄不想要的,不要過於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

05、心得。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雖然,它們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然而,雖然幾千年過去了,但是,它們對於改造我們的思想、靈魂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傳統文化不是活的。幾千年過去了,我們應該不斷研讀、探究、吸收、發揚其中內在的精華,去其糟粕,使之在新時代煥然新的面貌,服務於新時代。

新時代,物質條件發達,充斥在我們周圍的,有很多誘惑。社會發展需要我們積極作為,開拓進取。“無為而治”雖然有些許消極,但是,面對著對於人生、對於價值的各種迷茫、困惑和紛擾,“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告訴我們:

(1)敢於放棄。

假如,讓你在財富和健康之間做選擇,你會選擇什麼呢?

只有財富而沒有健康,最終財富也會失去;而健康是擁有財富的必要條件。

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同樣的選擇的時候,對於那些損害國家、民族的事情我們肯定不能做,在此基礎上,對我們不利的就要敢於放棄,勇於抗爭。

(2)不要貪圖太多。

怎樣才是滿足?

有的人健康了,就想要財富;有了財富,就想要享樂;有了享樂,就想要更多的健康和財富。

太多的貪心只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深淵。

得自己所能得到的,不要一味追求那些本不屬於自己的;也不要一味追求那些遙遠的不可能得到的。

明白了這些道理,釋懷了,那我們的人生就必定是陽光的、燦爛的!

【我是加鹽的鹹魚】


宇哥侃文化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此句出自《道德經》六十四章,私以為,要理解這一句,就要放之於這一章,從整體來理解。

【本章分節】
私以為本章可以分為
第一節,核心思想是: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第二節,核心思想是:起於毫末,積少成多
第三節,核心思想是:無為無敗,無執無失
第四節,核心思想是:慎終如始

第五節,是對前四部分思想核心的總結。也就是: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本章核心】
老子通過一、二、三、四節,告訴了我們世間常見的幾種客觀規律。告訴我們這些規律是為了什麼呢?從第五節的總結可以看出,老子要告訴我們這些規律,其目的就是:以不敢為之法,輔萬物歸於自然。

什麼是不敢為之法呢?就是: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問題解答】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可以有三種理解:
第一種:因此聖人的私慾就是沒有私慾,不把世間難以得到的事物視為珍貴。
第二種:因此聖人的追求就是不去追求,不把世間難以得到的事物視為珍貴。
第三種:因此聖人想要做的事就是常人不想做的事,世人把難得之貨視為珍貴,而聖人卻不把這些難得之貨視為珍貴。
另老子所倡導的無為、不敢為,不是字面意思,而是不採取違背道、改變客觀規律的行為。因為世人的行為,在老子看來很多是背道的,本章也是老子推崇“無為”、“不敢為”之法的,只有聖人才能做到的。所以,個人認為,第三種理解更合理一些。

文螢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字面意思是指:聖人的慾望不在食色和名利,鑽石珠寶在世人眼裡是財寶,聖人覺得也只是比較稀有而已!並不知道大驚小怪!

  • 守住本心,保持覺知覺照,不丟失初心,才能和大道相應!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價值,緣分與歸宿。自然來自然去!任何爭奪,或者賦予物品以喜好,都是偏離道的!並指出了

這也是社會動亂的根源,起於人心的貪慾!


位世界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解釋單句之前,先給你說兩個概念:中國人和日本人有什麼區別?根本的不同——日本人遇事求“必勝”,而我們只求“不敗”。必勝,需要有很多有利的條件,足夠的手段心思。而且我認為從其內核思想中分析,“必勝”是違背道的思想的。我們都知道,天時地利人和是勝利的前提,拋棄這三點而只求一意孤行,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不利的。但是不敗呢?這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的,我想辦法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等待敵人敗,這才是最高明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的便是這個意思)。

老子在六十四章,他又特別提出來立於不敗之地的方法——“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有很多事,都是將近完成的時候反而是失敗了,印證了《戰國策》中“行百里者半九十”。你今天要走一百里路,你不能說走到五十里就走到一半了,那絕對是走不到目的地的。等走到八九十里路,才可以稱得上是走了一半的路程,後面再向前走,到達終點時,一定是輕鬆且愉快的。尤其是快完成的時候,最容易鬆懈,最容易說沒問題了。可往往最後那一關,是最難堅持的。老子的《道德經》中,不敗就是一個字:慎。謹慎,小心。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我是這樣理解“欲不欲”:以不欲作為最大的慾望。“貴”便是重視,不重視難得的寶物。這句話應該是講的“選擇”。君子聖人若想立於不敗之地,需要謹慎的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與心境。

六十四章講的是“君子不敗”,凡事小心,謹慎選擇,便是不敗之法則。


吾亦曾經少年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欲不欲,大多解釋為欲求別人所不欲,以我的理解,此處的不欲,應是無慾的意思,恬淡虛無,志閒少欲,心安不懼,故合於道。所以說追求沒有任何的慾望,才更合乎道的本質。

人有了慾望,有貪念,就會影響了神智,就會招來很多煩惱憂愁,若不貴難得之貨,不去追求那些東西,何至於經常憂苦身心而永失真道呢。所謂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能做到靜心無慾,那便做到天人合一,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上有真人,可提攜天地,把握陰陽,下有至人,去世離俗,道德淳樸,合於陰陽,再下有聖人,處天地之合,從八風之理,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聖人的層次距得道真人還有距離,但也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就是因為這個欲,人生於世間,為了生存,怎可能容易做到無慾無望,能盡力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便是聖人了。


榆關那畔是故園


不貴難得之貨——“不以難得之貨為貴”?貴字還有珍惜珍貴的意思吧,也許.但個人覺得還是“不以難得之貨為貴”好一點.中應該通“眾”.大致是: 所以(因此)有德行的聖人追求的不是(一般人)希望擁有的,不以難得之貨為貴;學習一般人不學的,彌補眾人犯的錯誤.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長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是以聖人慾不欲”,真正的大欲望是什麼?就是消滅我們心中意識上小的慾望。真正做到“無慾”,一切都無所求,那是個大欲望,那是欲為聖人、超人。超人對於物理世間的一切慾望不放在心上,就因為能如此,才能成為超人,超越於一般常人。所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貨”就是物質的東西,不要被物質世界的稀奇物品所迷惑了。我們人最容易被物質所騙,鈔票、財富代表物質,如被這些東西騙著,人生就變得有限了。充其量多幾個錢,如果認為有錢才能享受,那只是人的想象罷了。窮人沒有大錢,不知道錢多時的實情,假如富有真到了某一個階段,對於錢,看都不看,覺得沒有意思。當然我們一個月收入幾萬元,覺得不錯了,覺得錢很重要,那些有多少億的人卻不曉得怎麼辦才好!這麼多錢幹什麼用?吃的穿的用的,差不多都夠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實在沒有道理。所以,聖人“不貴難得之貨”,不被物質的東西所迷惑。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人們在求學的階段,要有學問有知識;其實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學問時,中國有句話“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真到了深的時候,意氣就幹了,也就是俗話說的“滿罐子不響,半罐子響叮噹”。從佛學來說,大阿羅漢或者菩薩沒有成道以前,都是“有學位”。成了佛叫做“無學位”。這個“無學位”不是戴方帽子的學位,是已經達到不需要再學的位階了,已經到頂,最高最高了。但是最高處也是最平凡處,最平凡處也是最高處。所以,真正的學問好像是“不學”——沒有學問,大智若愚。“復眾人之所過”,恢復到比一般人還平凡。平凡太過分了,笨得太過分了,就算聰明也聰明得太過分了,都不對。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聰明得太過分。真正有道之土,便“復眾人之所過”,不做得過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學問是瞭解了這個道理,修養修道是修到這個境界。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道”的境界到達這個地方,與物理世界萬物一樣,“萬物”是“自得天機自長成”的,自然的成就,自然的衰敗,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加一點造作,不加一點人為。修道做學問修養,能夠了解了這個原理,修到了這個境界,就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沒有加一點人為有為的功夫。



金石有道


為敢弗而然 自之物 萬輔能過

所之人眾復 而學不 學之得

難貴不而欲 不欲人 聖以是矣

事敗無則始 若終慎 故之敗

而事成其於 恆也事 徒之民也

失無故也執無也 

敗無故也為無人 

聖以是之 失者之 

執之敗者 之為下

足於始高 之仁百 

土羸於作 臺之成 

九末毫於 生木之抱合也 

亂未其於 之治也

有未其於 之為也 

散易也 微其也 盤易也 脆其也 

兆未其也 持易也 安其



走過來I走過去


無節制的慾望引領人類走向滅亡,無道德約束的科技發展同理。聖人無心,以天下心為心,為天下渾其心,獨頑似鄙,沌沌兮。人六根入六塵,總是思緒紛呈,煩惱無限。所以聖人以不欲為欲,有三寶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誠哉斯言!


色即是空710


不欲之慾


口水多過茶的話癆


這是出自《道德經》裡面的話。

意思是:所說聖人的出發點不在於物慾,而是追求超凡脫俗的精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