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梳理研究體系——20200424


【阿令】梳理研究體系——20200424

堅持寫點東西呢,主要是像寫日記,更多還是寫給自己看的。10多年前開始研究技術分析,那時還是博客流行的時候,小白寫博客也沒人看,但有一天小浪突然給我個“風雲博主”稱號,還寄了一個“小浪”過來,挺驚喜的,到今天還在用。

【阿令】梳理研究體系——20200424

言歸正傳,近5年的一個重要的時點,是2015年8月26日的2850點,它結束了急跌,而最近4~5年屬於震盪,到今天的點位不是還在2850點附近嘛。

這種震盪分化的市場,不適合自上而下分析的技術派做交易,更適合自下而上的基本面派選股投資。比如2015年8月25日,貴州茅臺見低點127.7元,後面的不用說了。

如果說穿越回到2015年10月份,或者說交易現在的美股(認為美股大致相當於A股的2015年10月份),該怎麼做呢?

1.當時的A股短線,2個月之內防暴跌,而不是博弈最後那一點反彈;

2.當時的長線,買茅臺並持有,或者買深圳的房子;

3.現在的美股,2個月內防暴跌。2個月後,買美國的科技股,2020年美國科技股=2015年茅臺=2015年深圳房子。

現在回不到2015年,也沒興趣交易美股。覆盤歷史呢,多少會有一點“想當初,如果xxx就好了”的嫌疑,但覆盤得到的經驗,以後還是用得上的。2008-2009年房子跌過一次,當時帶著全款去看房,都沒下決心買,但這個經驗教訓,還是起作用的,2015年就果斷下手了。至於茅臺呢,2015年是肯定不會買的,因為沒有經驗教訓,但下次等2023~2025年或某個時候呢,就可能會買了。

【阿令】梳理研究體系——20200424

好了,重點還是把握當下。今天的文章,大部分早寫好了,就現在這段是收盤後現編的。

今天創了6個交易日新低,而且是近23個交易日的最大單日下跌。

2個月之內A股也是防下跌,可類比去年7月2日至8月6日的小(c)浪,現在或短期內進入小(5)浪,是[c]浪裡的第(5)小浪,最後一波下跌。今年1月以來的走勢,應該是收斂的,[c]浪成為終結傾斜三角形,否則一波比一波跌得急,[c]浪會破2440點。這波下跌會比去年7月2日緩和,至少現在的確跌得不快,留意春節低點和3月19日低點的連線位置。

也看美股情況,美股不見得有能力影響A股的方向,但有能力影響A股的漲跌速度。美股2個月之內還需要防暴跌,2個月以後,跌了好辦,不跌也好辦,總之現在不那麼好辦,只能等。但也不是乾等,這是發現強勢股的好時機,強勢股應該不會創3月19日新低。

很多人還會擔心等來等去,又是不溫不火的分化行情,多數人不賺錢。那麼,會不會再次出現過去4-5年的分化走勢?

一方面,分化就是強者恆強。我會堅持重倉科技股,經過30%的回調,已經釋放了風險。即使這樣,過去1年最強勢的板塊,仍然是科技股;

另一方面,過去4-5年為什麼分化,技術分析派習慣自上而下做解釋,那是因為大盤弱,波動小,沒錢沒糧。這次預測大盤到5000點,這麼大的波動,分化的概率基本沒有。A股與美股中間相差了10個港股,它們是很不一樣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實體越難,越要放水,A股仍然是散戶和散戶化的機構貢獻大部分成交,一旦上漲,遊串的資金大量聚集,往往就是加速的,需要重配券商股。

【阿令】梳理研究體系——20200424

今天重倉股大跌,也還好,單隻個股最高持倉已經被限制在30%。現在有6成倉位抗回調,大盤不跌,那也挺好的。大盤跌了,就看個股能不能抗住,而個股抗不住,正好加倉。

總之就是等了,等待的時候,很適合深度思考。最近主要在研究周易、物理和歷史。周易的陰陽循環,天地人,都值得研究。至於占卜,“善易者不卜”,不到極重要的時候,不需要占卜。

周易最重要的是乾卦,值得反覆研究,我也認為自己應該走乾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包羅萬象,每個人運用到不同方面,都會不同。我應用到指導炒股的具體行動,我覺得是這樣的。

1.潛龍勿用:系統研究三大經典的理論體系。道氏理論-趨勢、波浪理論-空間和結構、江恩理論-時間,這些是最重要的。然後就是學習現在的一些牛人,再重點多看看成交量,多數分析體系不重視成交量。但周易說的,天地人,“天”可以理解為時間和大勢,“地”可以理解為空間和板塊個股,“人”則可以理解為成交量和自己對市場的認識,實際上不管是對的或錯的,每個人都一定會有自己對市場的認識,然後做決定並交易,匯聚成了市場的成交量,成交量應該有其重要性,尤其是對走勢進行確認的時候;

2.見龍在田:這是一個重點,就像做物理實驗,觀察K線覆盤歷史就是做實驗,同時也是實踐的過程。盡信書不如無書,市場是最好的老師;

3.終日乾乾:理解為歸納,得到大量實驗數據和案例之後,歸納總結成理論,自己的理論。希望再用1年到1年半,完成前3步。當然這3步已經走了13年,感覺有機會加油突破一下;

4.或躍在淵:找特例,分析其形成的特殊原因,再反饋,升級理論。這個階段存在的風險就是,特例會破壞整個理論體系,又倒回到前3步重新做。機會就是,成功解釋特例,形成普遍理論,進入下一步;

5.飛龍在天:形成普遍理論,將其量化,需要嚴謹的物理、數學和計算機知識配合,目前感覺有介於高中和本科之間的知識水平就差不多了;

6.亢龍有悔:周易的思想是循環的,泰卦後面就是否卦。到了亢龍有悔這個階段,就是用理論解釋現象,指導實踐。當然,我離這個階段還非常遠,不是太好解釋。但是不是可以這麼想,如果真的形成了牛x到極致的體系,那麼,或者市場影響力特別大,或者操盤的資金特別大,以至於會影響市場,就像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

還好,乾卦還有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知進退,不爭當首領,反而吉祥。乾卦是第一卦,後面第二卦,坤卦,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以後領悟了再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