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堅定看好國產替代——20191120

「阿令」堅定看好國產替代——20191120

這2天大盤股弱一些,但上證50已經創了1年新高,這裡應該類似2017年6月,趨勢向上。

上證50已經有過慢牛的先例,這次應該更有經驗了。今年的走勢比之2016-2017年,波動幅度更大(上升通道更寬),上漲速度也更快。

「阿令」堅定看好國產替代——20191120

創業板50昨天也創了1年新高,但創業板畢竟沒有慢牛的先例,還不能說創了新高就會持續長牛,還是需要觀察上漲的速度。

目前120分鐘有小的頂背離,但問題不大,再拉一次新高就可以化解。重點是10月9日以來的整個上漲速度還是偏慢,這樣有日線頂背離的風險,需要持續地加速,才能化解。

「阿令」堅定看好國產替代——20191120

現在創業板指和創業板50明顯已經代表不了小盤股,看市場整個小盤股的走勢,需要觀察國證2000/中證1000這樣的指數。

這幾天小盤股比較強,日線級別出現2次金叉,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2016年,後續半年到1年的走勢並不差。小盤股今年的位置比2016年低得多,而且很可能創出歷史天量,走勢應該強於2016年。

雖然今年滬深300和創業板指分別漲了29.8%和37.5%,牛冠全球。但平均來講,3600只股票中位數僅上漲9.6%,而且有1200只股票下跌,說不上是躺著賺錢的一年。

明年會好一些,比如今年整個表現非常糟糕的網絡遊戲和鋰電池,最近就比較強。而芯片等今年強勢的股票,短線表現並不理想,特別是在創業板50還創了新高的背景下。這顯示年末資金有恐高情結,開始挖掘一些低位的股票了,這樣是有利於明年啟動普漲行情的。

「阿令」堅定看好國產替代——20191120

短線新熱點出現是好現象,老的熱點已經顯露分化和疲態了,比如半導體板塊是需要調整的,龍頭股漲幅太大。這是指短線的K線走勢,長線是看好的,做長線需要仔細研究基本面,不敢說研究得很透徹,至少應該要比多數人知道多一些才行。

今年一些半導體龍頭已經漲到千億或準千億市值,開始喊2000億的聲音多了,這很像2015年的一些互聯網公司了但硬科技類的公司講不了故事,現在的股市風格也不支持講故事。

這些千億龍頭,大部分做的還是單一低端芯片,技術難度低,沒受到外國打壓(確切說,也可能是沒必要打壓),整體又受到國內政策扶持,所以出業績會比較快一些。再加上最近貿易形勢好轉的預期,華為等國內廠商銷量可能增加,從而增加這些低端芯片的採購。但是估值可能還是太樂觀了,國外很少有做單一低端芯片,就能到千億(150億美元)市值的。另外,芯片行業與其它行業不同的是,無法走我們熟悉的先佔領低端,再切入高端的路徑,因為越是高端芯片銷量越好,研發成本平攤後越低,導致龍頭公司的芯片又好又便宜,加上完整的生態系統,低水平的芯片公司基本不可能進入高端,天花板就在那。這也是我們芯片產業一直落後的原因,甚至說沒有這次的華為中興事件,這種落後會一直持續下去。

比如個人瞭解到國產的FPGA芯片,5G基站必備,國產早在2016年研發出來,銷量持續為0,就你那個性能,華為中興用你的可能本來就是0,直到今年才算是有起色。這類型國產替代的高端芯片,和低端芯片正好是反的。貿易形勢緊張,雖然國產替代芯片遠差於國外,但華為還是可能採購更多的國產芯片。真正卡脖子的高端芯片,上市公司做得少,或者根本沒有上市,除非上科創板,因為還不賺錢,還是比較期待以後創業板甚至中小板能放開盈利限制。

這些千億龍頭是不是到頭了,也不好說,國外沒有,不代表A股沒有,政策扶持下,這些低端芯片處於20%向50%,或50向80%市場份額前進的過程,應該說是參考這幾年的消費股了,業績增速有一定保障,公募基金又越來越擅長抱團。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不管貿易形勢如何,國產替代不可能逆轉,我還是更看好國產替代這塊,最好是生態系統完整,大平臺多種類產品,國際化運營,天花板更高,這樣的公司到2000億才靠譜,先苦後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