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貢米之---蔚縣小米

《說文》說:“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成熟,得時之中,故謂之禾。”,禾為穀子的古稱,去皮後即為粟,也就是小米。小米在我國北方歷史上長期為重要的糧食。唐詩中“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中可以看出當時小米在當時農業中地位的重要。

蔚縣小米,顧名思義為產自河北蔚縣的小米,為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貢米(沁州黃小米、金鄉金米、蔚縣桃花米、章丘龍山米)之一。據《蔚州志》載: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蔚州獻嘉穀。蔚縣地處冀西北盆地,南部多山,北部丘陵,坡地多降水少,晝夜溫差大,十年九旱,耐旱的穀子便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歷代相傳,延續至今。

四大貢米之---蔚縣小米

在過去,穀子和黍子貫穿蔚縣人的飲食中。通常,早飯從小米粥(當地“粥”即飯的意思,不是稀飯)開始,吃小米粥耐飢便於支撐上午的勞作。同時,穀子的莖葉又是優等的飼料,為騾馬喜歡,谷康又可以作為豬和雞的良好飼料。小米,就像這片黃土,深深刻在每個生活在這裡的萬物生靈。

在抗戰時期,這裡作為晉察冀根據地邊區,小米又成為八路軍的口糧,小米耐飢,可以使戰士長途跋涉。蔚縣小米從大南山上運輸到平原,有力的支援了保定等平原地區的游擊戰。

四大貢米之---蔚縣小米

改革開放後,大米、小麥這些商品細糧市場自由流通後,小米被當做粗糧變得日漸沒落,由原來的主糧淪為小雜糧。也可能是蔚縣的土地不甘被這種潮流淹沒,這裡推廣種植小麥一直沒有成功,這片土地上依舊像它原來的樣子,黃土坡上種耐旱的穀子。

現如今,粗糧生活的理念又重新復活。以前人們吃小米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白麵大米,現在則是在物質豐富的條件下有選擇的迴歸。小米蛋白質豐富、粗纖維含量高,又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年輕人養胃喝小米粥,孕婦坐月子喝小米粥成為養生滋補的潮流。據中國農科院鑑定,蔚縣桃花米含蛋白質13.1%,賴氨酸0.25%,粗脂肪4.27%,鈣、磷、鐵,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A1、B1、B2等含量也都很豐富,而粗纖維的含量又是幾種主要糧食作物中最低的。另外,桃花米當中所含有的人體不可缺少的色氨酸、蛋氨酸比大米、白麵、玉米都要高,蛋白質、脂肪含量也均高於大米和白麵,為產婦、幼兒及老人的營養佳品。因此近幾年來,人們常把它作為探望病人和產婦的禮品。

四大貢米之---蔚縣小米

一時間,“蔚州貢米”、“蔚縣桃花米”、“蔚縣小米”湧現,蔚縣大大小小出現幾十家米麵加工企業,但由於各自為政、惡性競爭、良莠不齊,缺乏統一的監管,又加上週邊地區紛紛假冒蔚縣小米給消費者造成不好的影響,蔚縣小米的風頭被沁州黃所代替。蔚縣小米每年外銷超3萬噸,被多次包裝銷往全國甚至東南亞及歐美,卻只寫著“產地:河北”成為蔚縣小米永久的傷痛。

近些年,一些蔚縣當地企業開始痛定思痛,從管理、質量入手,開始打造品牌,政府也逐漸加大投入。2009年,蔚縣啟動蔚縣小米申辦地理標誌產品,2010年12月15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蔚州貢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拿到地理標誌後,“蔚州貢米”實行統一包裝、統一標識,這使得蔚縣小米身價暴漲。蔚縣小米在蔚縣人及蔚縣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正在一點點重新煥發生機。

四大貢米之---蔚縣小米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