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感受河北非遺:傳統手工藝的蔚縣古老青砂器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工匠手工進行拉坯。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將青砂器坯子擺放在爐火上準備燒製。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青砂器工匠在拉坯車間工作。

3月13日,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坐落在壺流河流域的張家口蔚縣,歷史悠久,文化廣博,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砂器盛產於此,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已有500多年曆史。

雖已春天,但河北省西北部的蔚縣仍氣溫低下。凌晨4時許,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67歲的王啟傑,摸著黑和兒子——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及工匠們,開始進行點火、和泥、揉泥、捏坯的青砂器燒製工作。

王啟傑老人是白河東村一帶青砂器作坊“掌門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的第四代傳承人,自幼跟父親學習青砂器製作,堅持用傳統手藝燒製青砂器至今。

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從碾碎“矸子土”到拉坯再到燒製出成品,一件蔚縣青砂器的製作,需要打籠盔、捂釉等大量繁瑣的工序。在燒製過程中,查看燒製的火候又稱“看火”,是個重要環節——“看火”是否準確,直接決定青砂器燒製質量的好壞,這個“絕活”一般是由燒製青砂器的傳承人一輩一輩傳下來的。

張家口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武殿森 通訊員 吳素琴 攝影報道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王啟傑在燒製青砂器過程中“看火”。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王啟傑將燒製好的青砂器用籠盔蓋住降溫。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王啟傑在青砂器燒製爐前工作。

蔚州青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入選“張家口老字號”

出鍋的青砂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