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白雪落滿人間的時刻,又快過年了,我們中國人過年,在印著白色霜花的窗戶上貼上紅豔豔的剪紙,才是過年最地道的樣子吧。

河北蔚縣,在中國悠久的手工文化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蔚縣剪紙代表的中國剪紙藝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大師畢加索在晚年看到了中國的剪紙後,傾心學習,剪紙成了畢加索晚年的重要創作形式。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剪紙不僅僅打動了畢加索,也影響了蔚縣孫佔勇大姐的人生。作為蔚縣人,孫佔勇學剪紙也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剪紙是一門手藝,但對於孫佔勇還有著更深的意義,孫大姐心裡愛藏事兒,大概是生活壓力大。

在08年她被查出有精神性疾病,她陷入焦慮、沉淪在幻想的痛苦中的時候,在二姐的幫助下她專研剪紙技藝,遇到剪紙之後,孫大姐的人生彷彿有了新生,她沉浸在剪紙豔紅的色彩裡,一刀一刻的表達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漸漸的她的剪紙技藝突飛猛進,而她也漸漸走出了精神的困擾。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此後,她把剪紙作為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事情,兜裡隨時揣著一支筆和幾張紅紙,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畫下來回去刻出來,這裡需要了解的是蔚縣剪紙是全國獨一份的刀刻,而非一般的用剪,蔚縣剪紙整個工藝過程有畫、訂、浸、刻、染、包六道工序。在河北蔚縣,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蔚縣剪紙氛圍濃厚,不但逢年過節、婚嫁壽誕上離不開剪紙,就連平日裡縫製衣裳、繡鞋面也少不了剪紙陪襯。

正是因為剪紙天然就有表達情感和想法的功能,對於孫大姐來說,猶如插上了翅膀。

孫大姐本來是一名優秀的國營企業電焊工人,女子電焊工非常罕見,但孫大姐說電焊工是一個非常需要“匠心”的活兒,鍛鍊了她心手合一的能力;所以接觸到剪紙之後,她的技藝成長很快,再加上豐富的內心世界,她的作品都非常的生動,表達內容多種多樣。

她的作品貼近生活,既能表達精美的藝術性、又能把傳統的紋樣和寓意進行現代化的處理,她的作品獲了很多獎,也得到很多大型企業的認可,剪紙在她手裡不僅僅是一門技巧,更是她內心的書寫,是活著的女書。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圖為孫佔勇為成都雙流機場做的辦公牌(部分)。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圖為給中山大學設計的作品。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別看只是小小的剪紙,看似簡單,需要千萬次的鍛鍊才能做到心手合一,按照孫大姐的話說,每一個剪紙匠人的作品都不一樣,除了要紮實的基本功,更要有靈動的思維,要不然剪出來的花樣非常呆板。

正因為沒有學院派的美術學問,所以也沒有了條條框框,孫大姐的作品傳承了蔚縣千百年來的民俗文化的特色,方寸之間,沉澱了勞動人民千年的美感,她還結合時代,剪出來了很多與時俱進、雅俗共賞的作品。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如今她憑藉自己的手藝,一張紙剪紙作品能賣到300元左右;但對於她來說更重要的是剪紙是傳承這方土地文化、情感的脈絡,是講述時代和她心聲的最好的形式,所以她也曾笑著說,要當她兒媳婦必須要心靈手巧會剪紙才行。

河北蔚縣女匠人把一張紙做成了活著的女書

孫佔勇就像這片土地上千百年來的鄉間匠人一樣,在門墩上、飯桌邊,一刀一刀的刻著他們的所思所想,這種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千百年的技巧,更是剪紙內容蘊藏的文化和歷史。她說:“我只要身體允許就會一直剪紙,把剪紙做的更大更好一點,讓剪紙繼續傳承發展,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瞭解張家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