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說起蔚縣的特色古建築,除了古堡和古寺廟外,戲樓也絕對算的上一絕。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蔚縣古戲樓星羅棋佈,據統計,全縣近800個村莊,戲樓就有700多座,現存較完整的古戲樓仍有近300座。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別看堡子裡的戲樓多,真真是多而不濫,就算你穿行在多個堡子,每個堡子的戲臺也都會呈現給你不同的感受!這都要歸功於蔚縣古戲樓建築格局的別具匠心。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不少戲樓建造時,在選材用料、插坊布瓦上,十分考究,並要求嚴格,不次於古寺廟之典雅,古樓閣之完美。戲樓的形式有一面觀戲樓、兩面觀戲樓、三面觀戲樓、穿心戲樓、姊妹戲樓等十多種形式。戲樓結構大多為捲棚式或硬山頂。並且每座戲樓的油飾彩繪絢麗多彩,木雕鏤空栩栩如生,雕樑畫棟,內涵深邃。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北方城戲樓

戲樓是為籌神謝佛、祭神祭祖、年節慶典用的,堡子裡的戲樓和廟宇是不分家的,一般一面觀戲樓,對面建有廟宇。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上蘇莊戲樓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鄭家莊戲樓

穿心戲樓堪稱蔚縣戲樓一絕,實屬罕見。臺基中間為空心通道,以木板鋪蓋,上能文唱武打,下能通車行人,從遠處遙望,依稀一座空心樓閣,別具情趣。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莊窠穿心戲樓

宋家莊穿心戲樓位於位於宋家莊堡門的內城下,建於明嘉靖年間,坐北朝南,戲樓建在通街大道上。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宋家莊穿心戲樓為捲棚、硬山勾連搭式,硬山作後臺,捲棚為前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前四架樑後三架中柱分心通體用四柱。戲樓前臺內壁繪有彩色壁畫,東壁為《拜壽圖》,西壁是《綠牡丹》,後壁木製格扇上繪有《百古圖》,圖案精美,線條細膩。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代王城的三面戲樓在蔚縣眾多戲樓中是一座孤例。三面戲樓造型講究,為歇山式捲棚頂,面三進二,四角翹起,磚石臺基高1.3米;在裝飾方面也非常講究:雕樑畫棟,油飾彩繪,獨具特點。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戲樓坐西朝東,三個面均對廟宇,設計巧妙合理。正東面對財神廟為主臺口,九月十七以東為主向進行戲曲演出。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南北為副臺口,面南對火神廟,五月初五以南為主進行戲曲演出。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面北對龍王廟,六月初八以北為主向進行戲曲演出。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張家口蔚縣古城裡的老戲樓,演不盡悲歡離合事

蔚縣遺留下來的這些古戲樓,與現代生活形成了隔越世紀的差異,當摸著古戲樓雕工匠作的精美壁畫,當踏著幾百年歷史印記的磚石瓦礫,彷彿也聽到了古戲樓幾百年間不停演繹的古堡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