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携手重磅嘉宾 战“疫”经验全球共享“实战成果”备受关注

“疫情之下,如何为新冠肺炎患者行外科手术?”“怎样界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插管的最佳时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应注意哪些问题?”……

4月18日,一场在线观众超百万人的直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来自美国、加拿大、尼泊尔、印度、新加坡、伊拉克、英国、马拉维、南非等国家的外籍医生、华裔医生,以及中国援外医疗队医生,纷纷通过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大都是来自呼吸科、ICU、感染科、外科等科室的一线医生,而他们提问的对象正是我国一线战“疫”实践经验丰富的4位专家:童朝晖、邱海波、杜斌、曹照龙。

泰康携手重磅嘉宾 战“疫”经验全球共享“实战成果”备受关注

重磅嘉宾的到来提升了直播的“含金量”。据悉,童朝晖教授是著名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2020年1月19日,作为第一批援助专家进驻武汉至今,一直在一线参与和指导武汉危重患者的抢救;邱海波教授是著名重症医学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他已在武汉奋战了80余天;杜斌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他第一时间到达武汉,并在一线坚持至今;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曹照龙教授是北大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组长,在北大人民医院负责新冠肺炎病区疑难重症的会诊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至今已使全球2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经受病毒折磨。病毒没有国界,医学同样没有国界,人道和专业救治是全球医生的天职,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始料不及的“凶猛敌人”,中国医生向全球同行分享专业救治经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战经验” 全球共享

“疫情之下,如何为新冠肺炎患者行外科手术?尤其是医生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应该如何防护?”中国援马拉维国家医疗队的姆祖祖分队队长牛锦全率先提出了疫情期间医生如何安全防护的问题。

童朝晖表示,首先,医生需要对每一个手术患者进行甄别,是否为新冠肺炎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并从手术适应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诊手术,非急诊患者建议择期手术;第二,对于急症需要手术的新冠肺炎患者,手术室应该经过传染病相关流程改造,同时,医生需要三级防护,佩戴正压头套、护目镜、面屏再做手术。

泰康携手重磅嘉宾 战“疫”经验全球共享“实战成果”备受关注

来自美国纽约一家医院感染科的Sarah Schaefer医生针对“假阴性患者的管理问题”向专家发问。曹照龙认为,核酸检测假阴性与检测量及采集标本的局限性有关,“比如,武汉早期核酸检测量不够,于是一些有临床诊断的病例,也被纳入确诊病例里面;同时,检测正确率也与检测标本有关系。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检测阳性率最准确的是下呼吸道分泌物,比如做支气管肺泡灌洗准确率最高,其次是下呼吸道痰液,最后才是鼻咽拭子。所以我们碰到很多两次阴性以后又复阳的患者,可能不是复阳的问题,而与前期检测是假阴性有关。”曹照龙表示,对于此类假阴性患者的管理,应该与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同等对待。“只要临床症状或者临床其他证据支持患者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就需要按照相关诊疗流程去诊治。”

针对巴格达、伊拉克等医疗资源受限的地区,曹照龙建议,在缺少核酸检测,及没有CT辅助诊断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如呼吸窘迫、憋气、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于93%,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什么时间为患者插管最合适?”针对这一问题,邱海波对插管时机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重症患者要不要插管,尤其在接受高流量吸氧后的患者,是不是应该及时插管,到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武汉,我们早期的经验教训是,患者有低氧表现的时候,症状不明显,我们称为沉默性的低氧血症,这时,患者的呼吸窘迫不是很重,我们往往会较长时间用高流量吸氧为患者治疗。当我们决定给患者插管的时候,有一部分患者心脏已经停跳。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强的提示:我们插管插晚了。此后的中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里,对于重症或危重患者的诊疗有这样一些提法,即对于此类患者应首先使用高流量吸氧或无创机械通气。若短时间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插管,早期插管能够避免插管延迟造成的高病死率。”

“伴有慢性疾病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居家隔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杜斌表示,慢性肾脏疾病等患者,血氧饱和度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也会有很大不同,患者需要观察呼吸频率如何,有没有呼吸急促等症状。

邱海波补充道,对于此类居家隔离人员自我管理很重要,要重点关注从非重症向重症发展的过程,呼吸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发展成重症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可能变得很差,但患者的症状不明显,这是非常大的困难。老年人可以配备便携式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下床活动一下,如果血氧饱和度掉得很厉害,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童朝晖认为,应分类区别看待,年轻人基础疾病较少,一旦出现心跳加快等表现,就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疫情之下,如何满足普通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杜斌表示,很多医院都开放了网上咨询,甚至网上复诊。在北京很多医院,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等患者,都可以通过网上咨询相关专家,调整药物使用。

随着直播的进行,全球医生与专家们的互动越来越深入,直播后台的提问也越来越具体。比如,抗病毒药物的选择,肿瘤患者的治疗,激素药物与抗凝药物的使用,甚至汗液、精液等人体分泌物是否具有传染性等,专家们都一一进行了回答。他们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海外同行分享。海外医生表示,中国杰出专家的宝贵经验,对于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有积极的作用。

“泰康力量”再次彰显

据悉,此次全球战“疫”直播由国内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泰康保险集团发起,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携手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共同主办,武汉大学海外各校友会协办。

泰康携手重磅嘉宾 战“疫”经验全球共享“实战成果”备受关注

从战“疫”伊始捐款捐物,累计向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超一亿元,为一线“逆行者”捐赠免费保险、提高保额;到1月30日,泰康宣布设立一亿元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防治基金,资助基础卫生体系建设和流行病的防治体系建设;2月18日,发布首批资助项目申报指南,面向国内外研究机构公开征集研究课题,并于4月5日组织了“中美医疗系统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学术研讨会,分享中美科学家在临床治疗和科研方面的经验;再到主动请战,通过“拆家”式改造,将全新建成的综合性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060名,成为武汉定点治疗医院中收治量第三的战“疫”主力军……泰康作为我国大险企的社会责任感一再彰显,此次直播活动更是“泰康力量”的再一次体现。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陈东升表示,这场活动的发起源于一个偶然的想法。“原本是想在武大校友之间做一个交流,后来我们想,校友之间交流当然非常好,但我们能不能把它扩大到让全球,特别是邀请疫情重的地方的核心医院、核心医护人员一起做个交流,请中国一线著名专家第一时间分享临床救助经验,助力全球战‘疫’呢?”

“偶然”的背后是陈东升的家国情怀,及通过此次战“疫”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一个需要长远打算、长期投入和持续推动的大工程”更为深刻的领悟。“所以我们就发起了这个活动,没想到会这么成功。相信通过这次实实在在的交流,一定会对全球医生抢救因新冠肺炎危及的生命发挥积极作用。”陈东升如是说。

据了解,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将作为长期项目,建设成为集团重要的智库,推动国家基础卫生体系建设和流行病防治体系建设事业的发展。泰康保险集团表示,受到社会各界、国际伙伴的支持与认可,泰康公卫基金已逐渐成为中外医学界沟通、交流的平台与资助方。

据悉,此次新冠肺炎中囯顶尖专家临床经验分享由泰康云直播平台统一推流,分流到泰康健康大讲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现场云、健康界、医学界和微医乐问同步直播。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执行会长喻杉、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也在京参与了交流活动。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