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婕的徐爸爸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較勁。

看了《我家那閨女2》,我才知道,原來蔣夢婕的“蔣”,是隨了媽媽姓的,她的爸爸是姓徐,在節目裡,大家親切地喚他徐爸爸。

蔣夢婕的徐爸爸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較勁。

得知這一事情時,大張偉與李維嘉紛紛詢問他,是不是有把柄在夢婕媽媽手裡,他坦言:女兒跟誰姓並不重要,她始終是自己的女兒。

而在問到女兒多少歲結婚生子才合適時,他又說出了與大家不太一樣的觀點:她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生活,結婚與否都憑她自己選擇。

性格開明,不較勁,蔣夢婕爸爸的生活態度,令我很敬佩。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要學習這樣的態度,做人不需要太較勁。

一、不跟家人較勁,讓家庭更和諧。

朋友週週跟我聊天的時候提及,她之前因為收拾屋子的事,和媽媽吵過一次架。

蔣夢婕的徐爸爸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較勁。

週週房間的物品擺放,一直都比較隨心所欲,看著可能亂了點,但是找東西會比較方便,她自己會知道東西在哪。

而周媽媽則一直叫她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一下,週週每次都是說的“沒關係啦,我這樣找東西比較方便”。

後來周媽媽看不過去,把她的房間給收拾了一下,果不其然,週週在自己房間找東西的速度比以前慢了很多。

週週就開始抱怨周媽媽,不該幫她收拾房間,周媽媽也很委屈,自己幫女兒整理房間怎麼還成了錯事,兩個人就吵了一架,好幾天沒說話。

後來,周爸爸過來勸週週,媽媽收拾房間本身是想幫忙,即使做錯了,也可以把事情攤開說,沒必要因為一件小事,去跟媽媽較勁。

想通之後,週週去跟媽媽道了歉,兩個人也心平氣和的就收拾房間這件事達成了共識:媽媽不會再去收拾週週房間的物品,週週自己也要定期整理。

北野武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 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達成和解。

父母與子女本身就是一場緣,且過且珍惜,我們不必要太和父母較勁,家和才可以萬事興。

二、不跟朋友較勁,讓交往更舒適。

小可高一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好朋友阿慶,是那種一起去小賣部,一起上廁所,一起去食堂的關係。

蔣夢婕的徐爸爸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較勁。

她們的高中學校,管手機管得嚴,小可家裡也沒打算高中給她配手機,於是,兩個人就提前把家裡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進行了交換,寫在了各自的日記本上,並約定高中畢業也不要斷了聯繫。

後來,小可看到過幾次阿慶和另一個女生打打鬧鬧很開心的場景,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於是,就當著阿慶的面,把寫在日記本上的聯繫方式全都塗掉了。

阿慶看到小可做的事,也瞬間冷臉,自此之後,兩個人漸行漸遠,也沒有人率先開口解釋求和。

高二文理分班將她們分開之後,更加斷了聯繫,現在大學畢業幾年了,也沒有再見過面。

小可後來和我說,她有時候挺後悔的,如果當初沒有較這個勁,現在兩個人的關係應該還很好,出來上班之後才發現,現在的這些朋友,遠及不上高中時候的友情。

馬克·李維在《如果一切重來》中,有過一句話:

一段真誠的友誼總好過許多浮誇的表面上的朋友。

和朋友較勁,其實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易得無價寶,難得知心人。

三、不跟自己較勁,讓生活更輕鬆。

我的侄女小七,今年五年級,一直是大家眼裡的好學生,成績優異,乖巧且不貪玩。

蔣夢婕的徐爸爸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較勁。

年前見面,發現她一直愁苦著臉。跑去問她原因,才知道是因為期末考試沒考好,所以傷心。

說是因為考到了一個比較偏門的知識點,老師沒有教過,課外書上也沒有看到過,所以沒寫出來。

我疑惑,問她,是不是爸爸媽媽教訓她了,她也搖搖頭,說就是覺得自己沒做好,所以不是很開心。

我嘆了口氣,跟她說:考到沒見過的知識點,做不出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已經盡力啦,就不用一直想著它,這次做錯了,下次記住就可以啦,是不是?

她眨巴著眼睛看著我,點了點頭。

其實不只是她,我自己有時候也蠻喜歡和自己較勁,做錯了事情就總是抱怨自己,其實這是沒必要的事。

周國平有一個演講提到過:

對自己要隨性,不要對自己提出太多的任務,不和時間賽跑,不要使自己的人生變成爭分奪秒的戰場。

我們要學會,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不要一直緊繃著神經,跟自己較勁。

正如馬克·吐溫所說:

你能找一個理由讓自己傷心,也能找一個理由讓自己快樂。

該低頭時就低頭,接納這個世界,勇敢地表達自己,也接受不一樣的想法,做人不需要太較勁。

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世界也會以溫暖的姿態來擁抱你。

看娛樂影視,聊浮世悲歡。我是 ,90後寶媽,一個野生新媒體寫作小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