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她們是父親夢想的嫁接者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我很難下手寫影評的電影。並不是說它具有無可媲美的價值,而是它光鮮亮麗的主題背後隱藏著讓人反思的色調。

馬哈維亞本來是個很出色的摔跤運動員,因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棄摔跤的生涯。他鬱鬱寡歡,對自己未完成的夢想魂牽夢繞,於是希望妻子能夠給他生一個兒子,讓兒子接繼他的夢想。

然而,當他滿懷希望迎接兒子的降生時,被告知是個女孩子。儘管他依然愛自己的女兒,但女兒出生的快樂比不上夢想破滅的失落。於是,他們夫妻到處尋求生子的偏方,渴望二胎是個兒子。

令馬哈維亞失望的是,他被告知二胎仍然是個女兒。直到第三個女兒出生後,他才終於不再強求,將他以往所獲得的獎牌全部收起來。

這意味著,他終於不得不放棄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馬哈維亞本以為自己餘生都不會再跟摔跤結緣時,他兩個女兒卻呈現出了摔跤的天賦,於是他的夢想又死灰復燃了。在跟妻子約定為期一年後,他沒有跟吉塔和巴比塔商量就帶她們走上訓練的道路。

吉塔和巴比塔為此抗議過,內心裡對父親充滿了不解和怨尤。可是迫於父親的壓力,她們只能帶著排斥的心情接受訓練。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直到她們忍無可忍,藉口訓練導致頭髮長蝨子而拒絕忍受痛苦的日常生活。沒想到,馬哈維亞強制將她們的長髮剪掉,並讓她們穿上男孩子的衣服。

吉塔和巴比塔開始怨恨父親的冷酷無情,直到一個被迫嫁給老頭子的十四歲新娘子告訴她們:

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一個把女兒當成自己孩子的父親,讓你們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而不是從小就做家務,然後到了十四歲就嫁給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

她們終於理解了父親的用心良苦,於是開始心甘情願地跟父親訓練。吉塔在父親的訓練下拿下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冠軍,直到成為全國女子摔跤冠軍。然後前往國家體校訓練,朝國際冠軍進階。

可是,在更開放的新環境裡,以及面對跟父親訓練原則相悖的新教練,吉塔懷疑父親的技能不再實用,而是推崇教練的訓練方式,可是卻在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中遭受到首輪淘汰。

馬哈維亞看著昔日優秀的女兒漸漸落後感到心痛不已,可是父女倆卻拒絕溝通。直到吉塔在妹妹巴比塔的鼓勵和勸導下主動與父親溝通。吉塔又相信了父親的教導,並在其父的教導下終於拿到了國際冠軍。

那一刻,馬哈維亞接過女兒遞過來的金牌終於釋懷了。他對兩個女兒說,她們是他的驕傲。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結尾掩飾和彰顯的處理技巧達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用今天的視覺來看這部影片,很多人覺得馬哈維亞用他自己的夢想綁架了女兒的人生。他只顧自己餘生無憾,卻沒考慮過女兒的人生是否會留下遺憾。

坦白講,這並不是一部關於女權主義的影片,它只是挖掘出了一個對於女性毫無善意可言的惡劣環境下,一位父親弄拙成巧的奇蹟。

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總有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嫁接在子女身上,用溫柔或粗暴的方式逼迫子女活成他們期待的樣子。

就好像馬哈維亞,妻子還未生育前,他就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著孩子的人生道路。如果他如願以償有了兒子,那這個孩子未必就是幸運的。

假如吉塔或巴比塔是如假包換的男孩子,馬哈維亞仍然用自己的夢想綁架了孩子的人生。因而,吐糟影評人將影片當成女權主義的視覺並不成立。

而其實,我是很羨慕馬哈維亞的。在他尚有自由和能力為自己的夢想而戰的時候,他付出得淋漓盡致,活得也痛痛快快。

而在他失去為自己的夢想而戰的自由和能力後,他仍然可以藉著孩子的手,心無旁騖地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追夢的信仰,他是如此堅定。這一路走過來,他每一步又是如此地鏗鏘有力。

如果吉塔和巴比塔是兒子,他就不必承受妻子施加的壓力,更不必承受外界的置喙。他可以驕傲地帶著他們去報名參賽,而不是每次報名的時候都要被人嘲諷一番。

他明白兩個女兒每天被人嘲諷和指手畫腳的滋味,因為他同樣也在承受著。但是,比起完成他的夢想,這些嘲諷和指手畫腳又算什麼?比起要承受女兒對他的怨恨,這些更算不得什麼。

馬哈維亞並不是不怕外界對她女兒的傷害,而是他的夢想足夠像一把盾牌,將這些考量自動屏蔽掉。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我們儘管可以說他自私,但他對夢想的痴念卻是無人能及的。正如《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家庭和妻兒算什麼,他的夢想才是王道。

影片結尾將主題上升到吉塔獲得國際冠軍這樣激動人心的情節——掩飾她是為了實現父親的畢生願望的真實目的,反而彰顯是為了全印度的女性樹立榜樣。

樣的結尾處理得很完美,達成了一個雙贏的局面。然而,當吉塔把金牌遞給父親的時候,它已經表明當事人的真實心境。

我只能說,以今天的視覺角度觀賞,這是一位幸運的父親,可以如此順利就讓女兒心甘情願為他的夢想而戰。

有人說是吉塔和巴比塔自願的,算不上所謂的夢想綁架吧。但是別忘了,吉塔在國家體校的階段裡,她是有自己的主見的,至少她個人的意願得到了滿足。

她可以在辛辛苦苦訓練之後跟朋友去看電影,她也可以像男孩子一樣訓練之後成為一個女孩子該有的模樣,甚至她可以去試錯。

比起巴比塔,吉塔幸運多了,而這份幸運恰是觀眾為吉塔的“錯誤”感到痛心疾首的時候。

如果沒有吉塔的這個試錯過程,就不會有這個真實改編的故事。昆德拉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我看來,這個試錯的過程或許會是吉塔最難忘的人生部分,也正是這個過程成全了吉塔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國際冠軍也說不定。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真正改變她們人生軌跡的不是摔跤,而是教育投資

為什麼吉塔和巴比塔會被一個十四歲新娘的幾句話打動就心甘情願地回去繼續訓練?這就要說到我們不能單純地用自己所處的時代和視角去看待的原因。

吉塔和巴比塔的處境使她們沒有更好的選擇,與其終其一生圍繞著家務活,不如一生站在摔跤場上,至少她們有翻盤的機會。

她們的父親一開始就不曾跟她們說過,她們是為了自己的人生,為了全印度的女性去奮鬥。而是那個十四歲的新娘告訴她們,如果不走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那麼將來她的結局就是她們的結局——像一個附屬品隨意被嫁給一個陌生的男人,被迫生很多的孩子,然後又一生忙不完家務活。

雖然這是每個女人的宿命,但對於每個女孩來說,這種宿命是可怕和不願意面臨的。於是,吉塔和巴比塔為了自己的將來終於妥協於這場殘酷的訓練。這就是馬哈維亞能夠如此順利就讓女兒來摔跤的原因。

吉塔和巴比塔很感謝父親這麼多年來對她們的教導,感謝父親不曾放棄過她們。最重要的是,她們的父親願意把金錢花在她們的教育上,而這才是真正改變她們人生軌跡的關鍵。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們的父親沒有兒子,而他又那麼渴望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的基礎上的。如果馬哈維亞有一個兒子,那麼吉塔和巴比塔未來的生活自然而然跟全部的印度女性沒什麼兩樣了。

但至少,馬哈維亞這無意的舉動是改變印度女性地位的導火索,而吉塔和巴比塔又是這條荒野路上的先鋒開拓者。正是因為她們,女性的地位才得以被慢慢重視。

我們不知道印度女性的地位在那個時候到底有沒有改變,但至少吉塔和巴比塔的生活得到了改變,社會地位也得到了相應的回饋和尊重。

這樣的親子關係並不輕鬆,我喜歡《穿越星際》中的男主人公庫伯在他的岳父將自己的意志施加給他兒子後,他拍著兒子的肩頭,輕鬆且鄭重地告訴他:

那是爺爺的想法,但跟你無關,你依然擁有自己的想法。

但有馬哈維亞這樣的父親,且在那樣一個社會背景下,他的女兒們大概在很久之後,才會覺得是一種幸運。

無論如何,不管從馬哈維亞還是吉塔和巴比塔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理,改變不滿意的現狀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摔跤吧!爸爸》是如何通過影片結尾的處理來掩蓋真實的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