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陶瓷工藝的主要成就綜論

東漢青瓷器的燒製成功,是我國陶瓷史上一項重大的成就,也是一次本質的飛躍。綜觀漢代陶瓷工藝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

龍窯的使用和高溫釉的出現

漢代陶瓷工藝的主要成就綜論

東漢越窯青瓷繩索紋罐

龍窯的使用,根據考古發掘的材料證明,最早是在戰國時代廣東增城的龍窯,其次即是浙江上虞的東漢龍窯。它的開始估計是從火膛與窯室連在一起的升焰式方容發展而來,即將窯頂封閉,窯身傾斜,最低的一端為火膛,最高的一端開作排煙口,因窯身依山傍丘,似一條龍自上而下,所以名之為龍窯。龍窯的優點是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速燒和維持還原氣氛,適宜焙燒坯胎較薄、黏度較小的石灰釉瓷器。

漢代陶瓷工藝的主要成就綜論

東漢青瓷四系罐

從上虞發現的兩條東漢龍窯遺址看來,當時已用黏土磚砌窯,一條前段已毀,後段為14°;另一條傾斜度前段為28°,後段為21°,前後段銜接處有明顯的折腰現象。根據窯中殘留的器物(碟、碗)分析,後部溫度較低,有嚴重生燒的缺點(胎質較松,淡紅色,極易破碎,釉層為粉末狀,容易剝落)。如此後段傾斜度為14°~21° (長約10米)的龍窯比現代龍窯大〔現代龍窯(長約40~100米)傾斜度為10°—20°,即窯頭20°—中間15°—窯尾10°〕。其缺點是火焰流速快,熱量損失多,前後溫差大,燃料消耗大。

漢代陶瓷工藝的主要成就綜論

東漢雙系青瓷罐

東漢以來一些龍窯儘管有這樣一些缺點,但燒成溫度已能達到1200℃以上。釉面均勻無裂紋,釉色淡青、胎質細白,胎的薄片微透光,胎釉結合牢固,而且吸水率在0.5%~0.16%。因此說它們與唐代越窯青瓷相比十分接近,甚至基本上已經達到現代瓷器在這方面的要求。對於陶瓷工藝來說,原料是內因,溫度是條件。例如白陶,雖然三氧化二鐵含量較低,三氧化二鋁較高,本來也可用作瓷坯的,可是因為當時窯的結構所限,燒成溫度達不到1200℃,所以即使施上一層釉也仍然不能燒成瓷器。如現代所謂的精陶(只有1180℃)就是這樣。上虞一些窯場,在東漢時期既已解決了原料的選制問題,具備了瓷器的內因條件,又有龍窯的改進,為瓷器的燒成溫度創造了外因的條件,所以能在部分窯址中發現有成熟的青瓷。

現在談到匋(窯)字的含義和來源時,曾聯繫最早的穴窯加以說明。可以進一步聯繫龍窯的出現,做文字學上的探討。

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詩經・大雅》裡面曾有所謂“陶復陶穴”的詩句,《詩經・爾雅・釋丘》則說:“再成為陶丘。”對於它,漢代的劉熙在他的《釋名・釋丘》中解釋說:“再成曰陶丘,於高山上,一重為之,如陶灶然也。”這說明由於大量燒造和技術上的改進,平地的穴窯已不適用,所以依山傍丘,改在山坡、丘陵地帶構築所謂龍窯。因為“丘”與“阜”同義,例如《爾雅・釋丘》中就曾說過“土山曰阜”,所以用“阜”(阝)作為偏旁加在古“匋”(窯)字左邊,而成“陶”字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內也曾解釋說“陶,再成丘也,從阜,陶聲”。由此可以從文字上形象地看到我國陶瓷工藝在窯爐結構及燒成方法上的發展過程。

上面是個人就“陶”字借用漢人的解釋,結合漢代的“龍窯”所做的初步推論。現在再就“瓷”字的含義和當時的器物做一番初步的探討。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本是一部古今知名的字典,他對於“瓷”的解釋,只說是“瓦器”。所以這個字從“瓦”。而在《西京雜記》(傳為晉人葛洪或梁人吳均所寫)這部書裡面,也曾有“醪釀既成,綠瓷是啟”的說法。雖說這未必是漢人的作品,不足為憑,但在上面提到的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就曾發現帶有“資”(瓷)的木簡(對照實物如“梅一資”就是指的那種印紋硬陶),至少可以說明當時已出現不同於一般陶器的“資”(瓷)器了。如再聯繫上虞窯址出土的東漢青瓷,和 “漢瓷”(Hanporcelain)等實物來看,儘管古人的解釋從“瓦”、從“貝”,然而,這時期已經出現“瓷”字與“瓷器”的事實,不僅為今日化驗測定的結果所證明,而且連當時人們也是有所區別和承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