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宋仁宗在中後期最寵幸的女人肯定是張貴妃了。慶曆八年(1048)十月,張貴妃因平定一場宮廷叛亂中有功,被宋仁宗直接從美人提升為貴妃,僅列曹皇后之下。實際上在這場宮廷叛亂中,張貴妃什麼都沒做,反倒是曹皇后指揮若定,平定叛亂。也就是說,宋仁宗奪了本應該屬於曹皇后的功勞,給了張貴妃。一些史料表明,宋仁宗懷疑此次叛亂是曹皇后暗中指使。只是因為宋仁宗本身也不願意把此事擴大化,所以低調處理,也沒有拿到曹皇后暗中指使的相關證據。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宋仁宗

  得到宋仁宗寵幸的張貴妃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她曾經向宋仁宗吹枕邊風,希望宋仁宗能夠升他伯父的官職,只是此舉被知諫院包拯等文臣所阻。據史料記載,張貴妃曾向宋仁宗提出向曹皇后要大宋的皇后儀仗,以顯擺一番。古代是個等級森嚴的時代,不同的後宮妃嬪有不同的等級,每個等級出行的禮儀也不一樣。張貴妃身為貴妃,卻想使用皇后之禮,這是逾越行為。宋仁宗寵幸張貴妃,被張貴妃苦苦哀求之下同意了,並讓張貴妃去跟曹皇后要。有宋仁宗撐腰,張貴妃並不畏懼曹皇后,真的去跟曹皇后要皇后儀仗。曹皇后就把儀仗給了張貴妃,此時宋仁宗看到曹皇后願意,心中反而過意不去,阻張貴妃:“國家規定上下禮儀,你用皇后的儀仗出遊,朝廷上下都會有非議的。”張貴妃無奈才停止這種逾越行為。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宋仁宗

司馬光《資治通鑑》:張妃(即張貴妃)怙寵上僭,欲假後蓋出遊。帝使自來請,後與之,無靳色。妃喜,還以告,帝曰:“國家文物儀章,上下有秩,汝張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懌而輟。

  這件張貴妃向曹皇后借皇后儀仗之事,只是張貴妃和曹皇后之間的後宮爭鬥中一個插曲。通過此事,後人常常批評張貴妃恃​寵而驕,稱讚曹皇后謹慎寬容。不過,我卻覺得此事並非那麼簡單。這件事情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宋仁宗

  一、張貴妃為何非要用皇后儀仗?

  貴妃使用皇后儀仗出行,毫無疑問這是越禮行為。張貴妃於康定元年(1040)入宮,借儀仗之事史料並未記載發生的具體時間,但肯定是慶曆八年(1048)以後,也就是說張貴妃入宮時間不短了,肯定知道皇后出行的禮儀,也知道她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更知道越禮會給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即便如此,張貴妃仍然向宋仁宗提出這種任性的要求。我認為理由有幾點:1.張貴妃確實是仗著自己受到寵幸,認為即便越禮也無所謂;2.張貴妃在向宋仁宗表達的想法,她想當皇后;3.她想故意挑釁曹皇后,挑戰曹皇后的權威。

  因此,張貴妃想用皇后禮儀出行,並不只是簡單地無理任性,而是想表達她想當皇后的企圖。如果她直接跟曹皇后要,那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她事先徵得宋仁宗的同意,再以宋仁宗的名義去跟曹皇后索取,曹皇后必定很為難。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張貴妃

  二、宋仁宗為什麼會同意並讓張貴妃自己向曹皇后借儀仗?

  宋仁宗同意並讓張皇后自己去跟曹皇后要,看起來宋仁宗是拗不過張貴妃的哭鬧,才不得已同意,其實也並非如此。這裡面有兩個疑問:1.宋仁宗既然答應了,為什麼他不自己跟曹皇后要呢?2.當張貴妃拿回皇后儀仗時,宋仁宗卻以國家禮儀上下有序為由阻張貴妃。宋仁宗既知國家禮儀上下有序,當初為什麼又同意張貴妃去借呢?

  我認為宋仁宗在這裡是耍了個心機,明知貴妃不能使用皇后之禮,卻故意慫恿張貴妃去借,等張貴妃借回時,宋仁宗又找理由阻止張貴妃使用皇后儀仗。對於張貴妃而言,借個皇后儀仗不犯法,但如果真的使用皇后儀仗出行,恐怕朝中大臣會用唾沫把宋仁宗和張貴妃淹死。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張貴妃

  那麼宋仁宗為什麼要慫恿張貴妃去跟曹皇后供儀仗呢?我認為他心中希望張貴妃和曹皇后發生衝突。曹皇后自入宮以來,就沒有得到宋仁宗的喜歡,原因是曹皇后長相一般,且為人強勢。在曹皇后身上,宋仁宗似乎看到劉太后劉娥的影子,而劉娥在宋仁宗剛當皇帝時垂簾聽政,使得宋仁宗非常不快。如今曹皇后與劉娥相似,宋仁宗當然不喜歡,他喜歡的是像張貴妃這種溫柔似水的女人。

  發生在慶曆八年(1048年)四月的這場宮廷叛亂,本來是曹皇后親自指揮宮中的人平定叛亂,宋仁宗反倒懷疑是曹皇后背後指使。宋仁宗肯定有他懷疑曹皇后的理由,但這也說明宋仁宗和曹皇后的關係非常糟糕。我認為宋仁宗甚至有廢掉曹皇后的想法。只是廢后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曹皇后自入宮以來,在德行方面沒有任何問題,深受群臣的讚揚,曹皇后唯一的弱點就是沒有生育。宋仁宗此前曾以無子為由廢掉郭皇后,當時就遭到朝中群臣的反對,結果他一意孤行。如今宋仁宗不可能再以同樣的理由廢掉曹皇后,否則朝中群臣肯定會更加激烈反對。況且此時宋仁宗的其他嬪妃也沒有生下兒子,他寵幸的張貴妃也沒有兒子。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張貴妃

  宋仁宗故意慫恿張貴妃去跟曹皇后借儀仗,意在挑起張貴妃與曹皇后爭鬥。他可能認為此事挑戰了曹皇后的權威,會激起曹皇后怒火,讓曹皇后露出破綻,以便自己有可乘之機。可惜,宋仁宗失算了。

  三、曹皇后為什麼會同意把皇后儀仗借給張貴妃?

  曹皇后把皇后儀仗借給張貴妃也是疑點重重的。後人一般認為曹皇后大度,不想去張貴妃爭寵,其實未必如此。只是張貴妃得寵,曹皇后雖為人強勢,也不得不對張貴妃忍讓。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曹皇后

  據史料記載,曹皇后身邊有個宮女與衛卒私通,事情敗露後,曹皇后想治這個宮女死罪。該宮女卻通過張貴妃向宋仁宗求情,結果宋仁宗答應赦免這名宮女。曹皇后卻不樂意了,去見宋仁宗,說:“不治這宮女死罪,就無法肅清皇宮。”宋仁宗再三求情,曹皇后都不願意,最後宋仁宗只能下令處死這個宮女。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曹皇后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為了國家禮儀,甚至不惜與宋仁宗爭執。曹皇后當然知道張貴妃前來借皇后儀仗是做什麼,以曹皇后的性格,即便是宋仁宗自己前來要皇后儀仗給張貴妃,曹皇后作為後宮之主,理應勸誡宋仁宗,要求宋仁宗遵守國家禮法,並拒絕借出皇后儀仗。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曹皇后

  實際上,曹皇后是表現出非常大方,很爽快地就把皇后儀仗借給了張貴妃,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我傾向於認為,曹皇后自知自己並不討宋仁宗喜歡,所以事事小心謹慎。如果她拒絕張貴妃,反倒顯得自己小氣,並且很難避免與張貴妃發生正面衝突,這並非曹皇后想要的。同時,曹皇后跟宋仁宗都明白一個道理,張貴妃借皇后儀仗不算什麼,她使用皇后儀仗才是逾越行為。或許曹皇后心中也希望張貴妃不知好歹,真的使用皇后儀仗出行,到時事情鬧大了,張貴妃將遭到朝中群臣的彈劾,甚至貴妃之位難保,而曹皇后則落了個好名聲。

《清平樂中》的歷史,張貴妃為何向曹皇后借儀仗?後宮處處是陷阱

曹皇后

  張貴妃野心勃勃,挑戰曹皇后的底線,其實非常幼稚,總以為有宋仁宗的寵幸就可以為所欲為。宋仁宗和曹皇后經驗老道,兩人借了這件事交了一次手,結果勝負未分,雙方都沒有達到目的。小小的貴妃借皇后儀仗一事,背後竟有如此玄機。看來這皇宮之中也是處處有陷阱,後宮之爭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