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巴爾扎克說:“盡一切代價,趕上你的未來”。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平凡而喜歡平凡的人很少。

他們一邊努力,一邊告誡自己,前程就像那座遠方的山崗,高聳直立,雖然讓人望而生畏,但只要艱難爬過,上面的風景定讓人流連忘返。

然而,事實總不是如我們想象的那般美好。我們會滿載希望而來,也會敗興而歸。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其實,歸根結底,不是我們不夠努力,是我們失去了自己原本最珍貴的東西——初心。

因此我們更應該明白,追求自己所想、所願、所愛之事,這不僅是生而為人的根本,也是讓我們變得幸福的根源。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1812年,查爾斯·狄更斯出生於英國樸次茅斯市郊,他一生努力,筆耕不輟。

他身處社會底層,關心人民的疾苦,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複雜的社會現實,開拓了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

他的作品對英國文學發展影響深遠,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不容小覷。

提及查爾斯·狄更斯的一生,一波三折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的。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父親約翰·狄更斯是英國海軍軍需處的一名職員。

父母婚後生下八個孩子,查爾斯·狄更斯排行老二,姐姐只比他大兩歲。

1821年,查爾斯·狄更斯入校讀書,寫作悲劇《印度君主米斯納爾》。

1824年父親因負債被捕,關在馬夏爾西債務人監獄,隨後母親伊麗莎白攜自己年幼的子女也遷入其中。

此前,查爾斯·狄更斯已在華倫黑鞋油作坊當童工,因此沒有隨家人住進監獄,獨自在朋友家借宿。

不久父親約翰·狄更斯獲釋,全家住在索默斯鎮約翰遜街。隨後查爾斯·狄更斯離開作坊。

後來在威靈頓豪斯學校讀書的查爾斯·狄更斯被不列顛通訊社派往議會當採訪員。

全家因欠繳房租而遭驅逐,很快查爾斯·狄更斯被迫輟學,先後在艾里斯和布萊克默的律師事務所當學徒。

隨後狄更斯又遇上了兩件大事,一是他的戲劇天賦被髮掘,劇院有意讓他來面試;另一個是他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孩。

但這兩件事並沒有朝著他預想的方向發展,先是因為自己的一場大病,耽誤了去劇院試鏡的時間。

後對喜歡的女孩瑪麗婭求婚被拒絕,這讓他十分懊惱。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創作第一個短篇故事《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立即被採用,受到極大的鼓舞。

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往後的一生中他更是展現了驚人的創作天賦,《尼古拉斯·尼克爾貝》、《教堂鐘聲》、《意大利風情》、《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等應運而生。

1861年8月,《遠大前程》單行本出版。

狄更斯生活和創作時期,正是維多利亞前期,狄更斯的創作,始終與時代潮流相符合。

他以寫實筆法揭露上層社會的虛偽和貪婪、資產階級的卑瑣、兇殘,深切同情下層社會,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悲慘處境。

與此同時,狄更斯又是願意相信美好的,他用浪漫主義豪情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美好的社會和人生。

世俗的桎梏會讓人失去自我,也會讓人明白,虛無縹緲的前程總是美夢一場。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真正的遠大前程,是我們對現世社會的真實思考,是對小資產階級的反抗與爭鬥,是真正的實現自我意識上的覺醒。

《遠大前程》一書便是查爾斯·狄更斯思想的凝聚與昇華。

書中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社會底層人物皮普。

他是無數社會底層人物的縮影和象徵,真實、膽怯、虛偽。

可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本希望平淡度過自己的一生,卻意外繼承一筆財富。

這財富帶領皮普走向人生巔峰,但走向巔峰的同時也意味著他的美夢即將粉碎。

去倫敦之前的皮普是個普通的鐵匠學徒;去倫敦後的皮普卻成了一個被人敬仰的紳士。

後者給了他身份和地位,給了他光鮮亮麗;也給了他束縛與禁錮。

空虛、寂寞是他擺脫不掉的噩夢。

他用別人的財富成就了自己,也失去了自己。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從小父母雙亡,與姐姐姐夫生活在一起,從小便和姐夫喬受盡母老虎姐姐的欺負。

皮普從小便喜歡姐夫,他將自己定義為如果只是這樣下去,也沒什麼不好,到時候能同鐵匠姐夫學一技之長,平淡度日也是好的。

然而,命運時刻不會忘記小小的捉弄一下別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饋贈,皮普的生活從地獄到了天堂,從不知名小村莊的下等人變成了大城市一個受人尊敬的紳士,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可以說皮普心性和生活態度的改變是必然的,他的內心慢慢會被財富和優越感所侵蝕,侵蝕掉他曾經最珍貴的品格——誠實、善良。

隨著皮普人生的扭轉和內心的改變,皮普的生活的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殘酷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皮普終於知道了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逃犯馬格韋奇的資助,此時他內心的感激和驕傲徹底被擊碎了。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他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和郝薇香小姐的養女艾斯黛拉一樣可憐,自己並沒有什麼好運氣或是遠大前程,自始至終只是別人報復上流社會的工具。

皮普陷入了深沉的矛盾和痛苦中。

實際上,無論皮普怎樣選擇,知道真相後的他內心早已變得不再平靜。

他被這即將破碎的“遠大前程”深感憂慮,他厭惡馬格韋帶給他的不安全感,但同時又害怕財富和地位的消失。

那時,他將會再一次回到底層人當中,多日建立起來的上等人的自尊將會不復存在。

他想要選擇,卻又別無選擇,最後只能憑藉自己僅剩的良知,選擇善良。

最終,皮普的遠大前程支離破碎,無跡可尋,他從現實中醒過來。

從海市蜃樓到活生生的現實,別人饋贈的遠大前程是多麼的脆弱,明白了真正的前程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努力拼搏。

狄更斯在書中曾寫下這麼一句話: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

160年前他寫的文學經典,是每個人心靈的成長之書

其實在我看來,狄更斯這裡的家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

更是對生養自己村莊的一份眷戀,是自己不忘家人無私給與的那份親情,是不被浮華所矇蔽雙眼的堅守,是心靈的家園。

狄更斯是英國批判主義作家,他細膩的情感,情節的鋪墊,語言的生動形象,在這部作品中,帶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回味。

與其說這是一本對主人公皮普救贖的書,不如說是對我們思想的一場慰藉和救贖。

面對看似美好的“遠大前程”,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

生活像一座迷宮,通往終點的每條線路都清晰可見;也像一個圈,每個人都回到原點。

我們不能忘卻疲憊和艱辛,因為這一切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我們也不能忘記去追尋,那個本該美好的人生。


轉自:佛曉迎晨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