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除了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欢迎阅读滕州妙手徐长芳新一期的健康科普文章,继续用现代眼光分享古代自我运动康复的方法--导引术。

现代用于颈椎病锻炼的运动名称“手头相抗”也有叫“头手相抗”的,运动的方法是:双手交叉紧贴颈后,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通过让颈部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提高颈部肌肉功能,起到保护颈椎及祛除疼痛的作用。这是一个现代常用的颈椎运动康复的方法,历史很悠久,在《太清导引养生经·宁先生导引法》以及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公元610)的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诸病源候论·肋痛候》中就有记载。

“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举手交项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坐地,交两手着不周遍握,当挽。久行,实身如金刚,令息调长,如风云,如雷。

举起两手交叉放于颈后(项部),手挽项向前拉,头颈向后仰,前后相互用力,达到极限,然后放松。如此一挽一松,不计次数,以不过度疲劳为度。这样可以治疗肋下的疼痛。如果能够长期坚持锻炼,大有好处,能够让身体向金刚一样结实,并能够使呼吸顺畅,深长有力,行动敏捷,犹如风云变幻,迅雷骤起,活泼有劲。

“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导引术解析:

导引术中的这一动作,不就是我们现代的“手头相抗”吗?

我们开篇就描述了治疗颈椎的一部分作用,在相互对抗的同时,除了手与头颈的对抗,肩膀、后背、肩胛骨、胸椎、肋骨以及周围的肌肉需要协同运动才能完成这一导引术。“手头相抗”除了能够治疗头颈部的症状,还可以祛除肩膀、后背、肩胛骨、胸椎、肋骨以及周围的肌肉的疼痛。

“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原文中的治疗肋下疼痛,是因为这一导引术把两肋做了一个极限的拉伸以及不限次数。完成了一个“以松祛痛,以热祛痛”的方法,肌肉不痉挛、不僵硬、局部血液循环快了、局部温热了,疼痛也就消失了。这和我们现代祛痛应用的推拿、正骨、牵引、艾灸、泥灸以及各种温热牵拉的方法原理一样,只是这是一个自我完成的方法。

坚持锻炼让身体强壮,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看似神秘,实际就是让身体有力、轻松、活动敏捷,不疲劳的意思,从这句里面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代的颈肩腰背疼,哪个疼痛不和疲劳、乏力有关?大多都在概念上研究如何“治愈、久治不愈”,或者扣上各种帽子,身体强壮了,这些疼痛不就自然消除了吗?这也是导引术比较神奇的地方。

所以:“手头相抗”这一运动康复的方法除了能够祛除颈椎病,还能祛除“肋下疼痛”,同时还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方法,如同《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一样“正气内存,邪不相干”。

“手头相抗”公元610年就有记载,治疗颈椎病,还治“肋下痛”

欢迎关注“滕州妙手徐长芳”近期会连续更新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代的各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结合现代生活发现古人智慧。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点赞、转发,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