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

在近期發的幾篇文章中,筆者對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的特徵、表現以及帶來的危害和有可能產生的後果,進行了分析和批判,以期引起人們對這兩種思潮的高度警惕,進而自覺地加以抵制和防範。

那麼,這兩種思潮是各自獨立、孤軍作戰嗎?

前文說過,民粹主義的幾個特徵,無論國家主義,還是極端平民主義,極端平均主義,道德至上主義,其所指向的對象,均是本民族的整個族群,當然,其中佔大多數的是普通民眾。

這樣,在人物關係構成上,民粹主義天然就和民族主義走到了一起。因為民族主義是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而這個“自我民族的利益”的實現,必然要以本民族中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利益。而要達到民族主義者的目的,也必然要依靠本民族中的大多數成員。

這種關係,可以概況為這樣一句話:民粹主義以民族主義為代表和領導,民族主義以民粹主義為手段和開路先鋒。

中國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


在表現形式上,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都充滿了非理性特徵,情緒化色彩很濃,熱衷訴諸街頭,熱衷於群眾運動,傳教士般的狂熱,激情四射,群情激昂,振臂一呼響著雲集。

如此,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權威主義和強人政治,最終成為排外主義的代名詞,支持威權統治的等價物,烏合之眾的“精神春藥”。

因此,民粹政治的現實展開形式,常常是政治強人利用底層民眾聯手夾擊社會中間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多數人的暴政”。

民粹主義一旦和民族主義乃至種族主義結合起來,雙臂合流,就會形成一股浩浩蕩蕩的洪流,裹挾一切,摧毀一切。所以現代各國都十分警惕這二者的結合。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場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雙臂合流,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危害。一場是清末的義和團運動,一場是上個世紀的WG。這兩場運動有很多極其相似的共同點,一個是強烈的排外,再一個就是徹底地反智。 

中國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


現在,人們似乎看到第三次合流的潮頭,出現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正在向我們衝來。 

當下的中國,無疑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威脅,最大的威脅之一,就是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雙臂合流的大趨勢。

如果排斥一切精英的民粹主義和排斥一切國外先進思想文化的民族主義雙臂合流,未來的中國走向,確實是令人擔憂的。如何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當代社會面臨的迫切問題之一。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民粹主義讓位與精英主義,“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精英主義,結果是財富噴湧,經濟暴漲。

如何在精英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間找到某種平衡,是當前最迫切的任務。

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標誌之一就是對精英主義的容納程度。反對激進的社會變革與階級鬥爭,對有產階層、企業家階層抱有同情立場,主張政治寬容與經濟自由主義。換而言之,必須接受社會存在政治、經濟不平等的客觀現實,而不是企圖徹底消除之。正如一場賽跑需要保障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並不保障每個人都一同達到終點。

但是,精英群體也是魚龍混雜。當精英聯手維護自身利益走向特權和腐敗的時候,也會刺激民粹主義,給社會造成不幸。就社會變革而言,精英的主張常常是溫和的漸進的,但不應將漸進作為保護自身利益拖延變革的藉口。中國歷史反覆告訴我們,如果不積極推進理性變革,未來有可能出現大的動盪,精英群體也將遭遇重創。

中國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


  中國社會已經出現了草根大眾與精英階層的某種對立衝突,儘管這種對立衝突還不那麼激烈,還沒有達到撕裂族群的程度。中國需要思考自己需要一種什麼樣的民主,中國需要做出哪些準備?民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政治體制必須符合自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變遷。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民主的本質,找到符合自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民主形式。

禁錮的堤壩一旦放開,奔騰的洪水會流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