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我的烈士伯伯寧士友石溝村人,生於1922年,1943年應徵入伍,系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1946年解放兗州時犧牲,享年24歲。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解1:伯伯的墓碑)

他是我父親的三哥哥,長我父親十三歲,正值風華正茂,有道是好男兒志在四方,當時戰鬥在各地展開,前線吃緊,他毅然選擇當兵入伍到前線去,跟隨部隊轉戰南北,有戰爭就有傷亡,就在解放兗州的那場戰鬥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解2:解放兗州的某部戰士宣誓)

在兗州的鄒縣,那是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以王洪久為首的一股惡勢力土匪,打的是阻擊戰,他們伏守在敵人敗退的要道,被封鎖了退路的敵人無路可逃,蜂擁的包圍了我軍一班人員的防守地一橋洞地帶,進行瘋狂的攻擊,為了減少人員傷亡選擇突圍,三伯伯衝在最前面,敵人的炮彈落在了他面前,伯伯壯烈犧牲了,他的人生定格在光榮的24歲!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解3:衝鋒在前)

悲壯啊!戰火紛飛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今天的和平和這幸福的年代。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解4:那個年代的戰鬥場景)

聽姑姑講過,三伯伯本來可錯過這場戰鬥的,因為他患了眼疾,領導批准他回家休息幾天,沒想來到家只一頓飯的工夫,前線戰鬥又打響了,他得知後立即歸隊,我奶奶急忙忙燒了一碗荷包蛋,放在磨盤頂上涼著,叫他吃了再去,他都沒來得急吃上一個,背上槍就出發了。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5:扛槍出發)

這一去無回還,當奶奶及家人見到的是棺木裡他,幾乎認不出他的原樣,奶奶哭啊!哭他沒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刻,沒有妻子兒女,就這年紀輕輕的走了。

遙祭山東警八旅十連戰士寧士友----我的烈士伯伯


(圖解6:兗州人民歡迎解放軍入城)

在我們石溝村就有七位烈士,為了心中的信仰,家國的安定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名字為:

董福祥

董文明

範明德

寧士友

喬成才

張寶德

姜學仁

現在人民政府把他們遷藏在大青山烈士陵園,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後共同祭拜吧,所有革命英烈,你們安息吧!蒼松翠柏青長在 流傳千古永不朽

----侄女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