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詞的極致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宋饒州鄱陽人,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詞人。少年貧苦,屢試不第,一生不仕,靠賣字和朋友們接濟生活。後由自己妻叔介紹而結識大詩人楊萬里。楊萬里很欣賞姜夔的才華,又把他介紹給范成大認識。范成大在南宋朝廷做過參知政事(相當於副總理),在當時已經退休,住在老家蘇州,讀了姜夔的詩詞之後,也是大為欣賞,認為作品人品都是高雅脫俗,有魏晉風度。


梅花詞的極致

姜夔畫像


1191年冬天,姜夔在范成大家寫出了這兩首梅花詞的極致《暗香》《疏影》

自序是: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即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這段話的意思是:辛亥(1191)年冬天,我冒著大雪去拜訪石湖(石湖居士是范成大的號)。在他府上住滿了一個月時間,期間和他作詩詞唱和,奉命製作新詞,於是寫了兩首(梅花詞),石湖居士很喜歡,教府上的兩個歌姬按曲學習,音節和諧溫婉,命名為《暗香》《疏影》


梅花詞的極致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這首詞借詠梅以懷人,上半闕時光,下半闕空間,各自立意,結合緊密。梅花從首到尾,而所懷之人也從首到尾,有的 是盛衰之感和今昔之變。讀到深處,不免使人清淚潸潸。


梅花詞的極致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營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暗香即成,姜夔猶未盡興,復做疏影,這首詞運氣空靈,清幽絕倫,曲折傳神,不沾人間煙火。


本文作者去年底與珠江月詩詞學會會長弄影老師、顧問秋扇老師等人於廣師大小聚,席間得以聆聽廣師大音樂教授蘇玲芬老師用古韻吟誦這兩首詞,音節清麗,韻律婉轉。滿座無不稱賞,以為妙絕。

傳說范成大太喜歡這兩首詞了,於是就把家裡的歌姬小紅贈送給了姜夔。姜夔帶著小紅迴歸吳興的家中,路上過揚州垂虹橋,於大雪中當場賦詩,其絕句雲

《過垂虹》

自啄新詞韻最嬌,

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嶺路。

回首煙波廿四橋。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的很多網絡上還有自媒體上,最後一句都給改成了:“回首煙波十四橋”。這個應該是錯誤的,小杜“二十四橋明月夜”在前,姜夔在後,用典不可能出這麼大錯。再者,書法大家啟功老先生手書有“回首煙波廿四橋”一句為證,在下也曾請教秋扇師,當是以廿四橋為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