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词的极致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饶州鄱阳人,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词人。少年贫苦,屡试不第,一生不仕,靠卖字和朋友们接济生活。后由自己妻叔介绍而结识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很欣赏姜夔的才华,又把他介绍给范成大认识。范成大在南宋朝廷做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在当时已经退休,住在老家苏州,读了姜夔的诗词之后,也是大为欣赏,认为作品人品都是高雅脱俗,有魏晋风度。


梅花词的极致

姜夔画像


1191年冬天,姜夔在范成大家写出了这两首梅花词的极致《暗香》《疏影》

自序是: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即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这段话的意思是:辛亥(1191)年冬天,我冒着大雪去拜访石湖(石湖居士是范成大的号)。在他府上住满了一个月时间,期间和他作诗词唱和,奉命制作新词,于是写了两首(梅花词),石湖居士很喜欢,教府上的两个歌姬按曲学习,音节和谐温婉,命名为《暗香》《疏影》


梅花词的极致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这首词借咏梅以怀人,上半阙时光,下半阙空间,各自立意,结合紧密。梅花从首到尾,而所怀之人也从首到尾,有的 是盛衰之感和今昔之变。读到深处,不免使人清泪潸潸。


梅花词的极致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暗香即成,姜夔犹未尽兴,复做疏影,这首词运气空灵,清幽绝伦,曲折传神,不沾人间烟火。


本文作者去年底与珠江月诗词学会会长弄影老师、顾问秋扇老师等人于广师大小聚,席间得以聆听广师大音乐教授苏玲芬老师用古韵吟诵这两首词,音节清丽,韵律婉转。满座无不称赏,以为妙绝。

传说范成大太喜欢这两首词了,于是就把家里的歌姬小红赠送给了姜夔。姜夔带着小红回归吴兴的家中,路上过扬州垂虹桥,于大雪中当场赋诗,其绝句云

《过垂虹》

自啄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岭路。

回首烟波廿四桥。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很多网络上还有自媒体上,最后一句都给改成了:“回首烟波十四桥”。这个应该是错误的,小杜“二十四桥明月夜”在前,姜夔在后,用典不可能出这么大错。再者,书法大家启功老先生手书有“回首烟波廿四桥”一句为证,在下也曾请教秋扇师,当是以廿四桥为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