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思考,看再多的書還是迷茫

當今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新書進入市場,如果要仔細去追究的話,估計能把我們淹沒得無影無蹤。

於是各種理論也運應而生,甚至兩本不同的書對同一個理論會有不同的見解,而且是相反的見解。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會思考,看再多的書還是迷茫



但當我們看到這兩本書時,可能會進入一種蒙圈的狀態。

看第一本書時,覺得第一本的理論是對的,看第二本書時,覺得第二本書的結論也沒有問題。

比如:男人到底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有人會說男人應該先成家後立業,因為成家立業這個詞中,成家是在立業的前面。

絕大部分父母都是先成家後立業的堅實擁護者。

而且能給你講出一堆理論出來,還有例子為證。

那如果你去問在為事業拼博的單身青年,他們會告訴你,沒有面包的愛情是耍流氓。

而且也能給你講出一堆理論來,也有例子為證。

似乎雙方說的都有道理,但他們兩個是相反的結論,那麼到底誰是正確的?

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說明我們並不瞭解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舉個例子:做好新媒體的關鍵在於把有用的信息呈現給用戶。

那麼,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什麼?是信息對嗎?

不會思考,看再多的書還是迷茫


如果你的答案是信息,說明你還沒有把握到這個問題的本質。

試想看,我們當今時代缺少信息嗎?並不,我們缺少的是有用的信息,所以,這句話的核心是有用!

那麼,怎樣可以弄清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答案是:思考,獨立思考!

同樣,這句話的關鍵不在於思考,而在於獨立。


為什麼說是獨立?因為人們很容易被政治、知識等偏見矇住雙眼。

越來越多的調查顯示,即便最聰明的人也會習慣於尋找能肯定自己觀點的證據,而不是去發現真實的信息。

我們所看到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代表著不同的利益,所以他們能對自身利益的損失,感同身感地傳達給你。

另外,人們還習慣於從眾。

即便是面對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我們也會採納朋友、家人或者同事的意見。

從某種層面來講,這麼做也是有他的道理,不過,從眾行為意味著快速接受現狀,不願改變想法,依賴別人思考。

從眾可以讓你最少代價地活著,但不能讓你過得比大多數人好。


不會思考,看再多的書還是迷茫



所以獨立思考顯得猶為可貴。

它需要我們跳出原有的舒適圈,做一個思維怪誕的人。

這可能會讓別人對你投來異樣的目光,而你需要承受這一切。

跳出原有的思維方式,在開始可能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但只是你的思維是正確的,它會讓你收穫別人難以企及的成果。

那麼,怎樣讓你可以正確地獨立思考?

首先,想看懂並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瞭解動機,或者解讀動機。

動機是現代生活的基礎。

在瞭解了動機後,我們就要懂得衡量什麼、如何去衡量。

這能使複雜的世界變得簡單些,沒有什麼力量比數據更純粹。

另外,傳統的觀念可能是錯誤的,盲目接納這些錯誤的觀點會導致危險的後果。

不會思考,看再多的書還是迷茫


需要注意的是相關關係並不等於因果關係。

例如,調查顯示,已婚人士比單身人士更快樂。

這能證明婚姻能帶來快樂嗎?不一定。

因為還有數據顯示,快樂的人本就更可能結婚。

如果你脾氣暴躁,誰願意和你結婚?

回到開始的問題,男人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首先我們要了解結婚的動機是什麼?我們需要衡量什麼?如何衡量?

動機是你結婚的目的是什麼,而你需要衡量的可能是金錢、幸福感和自身的追求。

實際上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固定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各自的追求也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