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親生的?用一張作業鑑定

督促孩子做作業的這個過程,真的還挺虐人,“打磨”家長的脾氣啊。

結合我家孩子對待作業的實例,總結出他面對作業時的幾種表現:

情景1:磨作業

家長把作業單交給孩子,孩子拿來作業單,左磨右磨,就是不想動手做,面對作業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家長又氣又急,唯恐孩子誤了作業。氣急敗壞之下,帶著個人情緒對孩子呵斥吵罵,甚至動手毆打。

孩子被罵被打後,抽抽搭搭地哭著,委委屈屈地寫作業。

磨磨唧唧後寫出來的作業,竟是一本子爛雞毛。

家長要求擦了重寫,孩子哭得更兇了,哭啼啼地擦了重寫,重新寫出來的,還是一本子爛雞毛。

老母親在內心問自己: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親生的?用一張作業鑑定

多次修改後的作業

情景2:恨作業

家長把作業單交給孩子,孩子拿到作業單,開工。

但是孩子心有不滿,氣鼓鼓地做作業。

字寫得肆意揮灑、四仰八叉。

老母親也氣鼓鼓的,兩個人旗鼓相當。

情景3:淡定態度做作業

家長把作業單交給孩子,孩子情緒穩定,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寫作業。

情景4:歡天喜地做作業

家長把作業單交給孩子,孩子開開心心地去寫作業,寫完作業快快樂樂去玩耍。

老母親終於覺得,這字寫的如此認真,這孩子果然是我親生的!

這孩子到底是不是親生的?用一張作業鑑定

認真寫的作業


我請孩子找一找他的哪張作業寫的差,他翻了又翻,說每一張都寫的不錯,沒有差的。

請他選一張認真寫的作業,他說都挺好的,哪張都行。

他對自己有迷之自信!

話說,老母親想要的是情景4,但是我家經常出現的是情景1和情景2,偶爾出現情景3,極少情況下出現情景4。

今天出現了情景4,促使我趕緊記錄下來,寫下此文,以作里程碑紀念。

為啥今天能夠出此奇效呢?

因為寫得少!


根據近期的實踐,得出佈置作業的一些心得:

1. 作業的總量要適當。不要以為多多益善,如果孩子一直搞不完作業,他也會焦慮、急躁。

2. 佈置作業要一次到位。千萬不要一會兒加一項,一會兒再加一項,好歹做完了,孩子正想放飛自我呢,又給“咔嚓”加兩項。這樣的話,孩子也會總結鬥爭經驗,他保管後面要磨作業。

3. 同類作業不貪多。同一項作業,可以高質量要求,不要貪多。一二年級還沒到刷題的時候,多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以及良好學習習慣,所以同類作業不要貪多。

4. 加量或加項前與孩子商議,有效溝通。有商有量地把作業安排了,大人孩子都滿意,做起作業來也速度很快。

5.告知作業的截止時間。給明確的時間區間,在時間區間內做完,你好我好大家好。

6.明確懲罰後果,做不完會怎樣,提前說好。如果真的到規定時間了還做不完,就真的使用事前說好的懲罰手段進行懲罰。

7.適當給孩子一些自主權。尊重孩子,給他自我,滿足一些不離譜的要求,拒絕離譜要求。

我又在糾結,這樣對待孩子的作業大事,會不會太過寬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