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評書界裡,誰能稱得上“大師”?舉例說明一下?

娛樂小練兒


在中國的評書界,能夠被稱為大師的評書表演藝術家,應該不下三五位,都可以稱之為評書表演的大師級人物。

首先,袁闊成先生就是第一位評書藝術的表演大師,也是當代的評書泰斗,評書界唯一的、正統的、嫡傳的傳統說書藝人。在近現代評書藝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袁闊成先生的評書表演藝術,代表了當代曲苑評書表演的最高水平。

第二位評書藝術大師,要算是著作等身的已故藝術家單田芳先生。單先生雖然不是正統的門裡出身,但先生兼容幷蓄,博採眾家之長,終成一代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單先生的段子是最多的,也是目前為止,聽眾最多的。還要打開收音機,基本都可以聽到老先生略帶沙啞卻渾厚的聲音,辨識度極高,也極有聽眾緣。難怪很多聽眾把單田芳先生當做當代評書藝術第一人。

第三位,我選劉蘭芳先生。劉先生應該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站出來重新說袍帶書的第一人。一部經久流傳的《岳飛傳》,已經讓劉蘭芳的聲音傳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成為了很多人士幼時的深刻記憶。但劉先生後期的水準比不上前期的光鮮,大概是因為執掌了曲藝界、諸事纏身的緣故吧。

第四位,還是選擇田連元吧。田先生相比於上述幾位老先生,略顯晚了些,知名度也不及三位先生。不過田先生還是憑藉紮實的功底和表演水平贏得了聽眾的認可與尊重。

排在第五位的,要算是傳統世家的連麗茹老先生了吧。雖然連書經常有語氣不連貫、時隱時斷的缺處,但不妨礙其傳統的家世功底,也是連派藝術的傳人。


極品龍顏



評書界構成大師水準的,應該遠遠不止一位。

大師則大師矣,然則大師中的大師卻是爭論已久的事兒,炒到裡焦外嫩持續奧熱,依然是莫衷一是。

比如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就是我們十分敬畏和仰服的大師。計有: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陳清遠,連麗如等等,都是享譽已久的、公認的評書大師。

圍繞著袁闊成袁老和單田芳單老兩個人之間的泰斗之爭卻一直爭持不下,一時間也恐怕難以說服彼此,成為了評書藝術圈最熱度的話題。

評書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民間熱度一直不曾衰減。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劉蘭芳女士首開先河,一部《岳飛傳》讓久已沉寂的書壇再次鼓盪起勁吹的東風,也讓這部聽眾數以十億計的評書走遍神州大地,傳遍犄角旮旯。袍帶書、短打書再次回到人們的視聽,重新掀起了國粹藝術的高潮。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蘭芳擔綱評書大師一點也不為過。且她本人也籍憑這部書登上曲藝圈的領導崗位,說而優則仕,也是一條曲徑通幽的途徑。

緊接著,袁闊成、單田芳、陳清遠、田連榮、楊謙祥等等一干老藝術家紛紛登臺亮相,使人們再一次耳聞目睹了評書藝術表演的空前盛世。

而評書表演最高的成就,要算是袁闊成老先生的一部《三國演義》。這是迄今為止無法超越的書壇神蹟,成為了中國評書藝術的傑作,代表了目今為止中國評書藝術的最高峰。故而袁老被摯愛評書藝術的人們推上了古老藝術再度煥發活力的巔峰,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就是對袁老最好的認定與褒獎。也實質上成為了我們公認的當代評書泰斗。

而另一個評書大師單田芳老先生,一樣也是十分傑出的當代評書藝術的表演大師,具有最廣泛的聽眾基礎,也是評書作品最多的一位表演藝術家。他的評書,從三皇五帝到解放以後,幾乎涵蓋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進程,尤其是單老的劍俠書更是將這一藝術向前又推進了一步。老先生的《白眉大俠》可謂是當代短打書的最高代表。


我個人也比較喜歡單老的《百年風雲》和《大隋唐》。

也還有一些評書藝術的後起之秀紛紛競逐亮相,比如張少佐,比如孫一,比如王剛,比如葉景林等等。但總體來看,這些新生代的評書表演者還不能徹底扛起評書表演的大旗,距離老一輩的評書大師還有一定的差距。假以時日,希望他們能迎頭趕上,給我們帶來驚喜。

但也不得不說,事實上評書藝術現在是後繼乏人,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老一輩藝術家相繼告別了藝術舞臺,後繼的人們還不能接過老先生們傳下來的衣缽,評書表演出現了空前的冷落和稀差,實在是古老的評書藝術的損失,也是文化藝術人才的凋落凋敝,更是國之瑰寶文化精粹的莫大損失。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中國的評書界現在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一提起評書人們耳畔中迴盪起來的還是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這幾位老一輩的評書表演藝術家的聲音來,這不是人們懷舊確實是現在的年輕評書演員人才實在是匱乏的很,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向老一輩評書名家致敬。雖然這幾位老藝術家中的袁闊成、單田芳已仙逝,劉蘭芳與田連元也已年事已高不會再有新作品了。但他們過去留下的評書經典足以讓人們永遠的懷念和喜愛。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這四位是評書界公認的大師,深受人們的歡迎。他們不但都有各自經典的代表作,而且也都形成了各自鮮明的評書風格。袁闊成這一生雖然說的評書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每一部都是百聽不厭的精品,尤其是他播講的《三國演義》更是代表了中國評書藝術的最高水準,成為了後世難以逾越的泰山北斗。袁先生一部《三國》可封神,“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是人們對他的高度評價,他的評書藝術風格人們總結為一個字:帥。

“有井水處就有單田芳”,可見單老評書的聽眾有多麼的廣泛和多。據說單田芳先生一生共講過一百多部評書,可以說老人家把一輩子的心血都用在了評書藝術的傳播與研究上,為後世留下了無數的評書經典,他的《白眉大俠》《三俠劍》《連環套》《百年風雲》等都被他的書迷們津津樂道,不誇張的說有很多人是聽單老的書長大的,他的評書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而且還將繼續對後世起著巨大的影響力,單田芳的評書風格人們總結為一個字:怪。“萬人空巷”是形容劉蘭芳的評書的。當年她講的《岳飛傳》《楊家將》深入人心、深受老百姓的歡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到傍晚五六點鐘幾乎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的把收音機調到同一個頻道上,劉蘭芳高亢悅耳的聲音傳遍千家萬戶。那時候電視機並不普及,收音機是那個時代人們最重要的娛樂工具,而劉蘭芳的評書給了那個時代人們匱乏的精神世界以極大的歡樂與滿足。由於劉蘭芳播講評書時非常賣力中氣十足,因此她的藝術風格當佔一個字:賣。
田連元先生是第一個把評書搬到電視屏幕上的藝術家,因此他也被稱為“中國電視評書第一人”。之前人們只能從收音機裡聽到評書演員的聲音,雖然聽得過癮但還是感到有些距離和神秘感。自從評書搬到電視屏幕上之後,人們與評書演員的距離好像一下子拉近了,不但能清晰的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且舉手投足盡收眼底,他們的惟妙惟肖的表演對觀眾無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尤其像田連元先生這種幽默風趣風格的評書表演方式更是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開心與歡樂。田先生最傑出的評書代表作是《劉秀傳》《水滸傳》。田先生播講評書時既風趣還又帶點痞氣,因此他的風格佔一個“壞”字。
總之,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是中國最傑出、最著名、最有影響力、最深受人們喜愛、最當之無愧的評書大師。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偉大的評書藝術的生命力是永恆的!


鄭非夢妙文


李鶴千、袁闊成是評書界的泰斗,他們把傳統的坐式說書改成立式說書,並增加了動作表演,給評書帶來了活力。1962年,兩位藝術家被邀請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我讀小學的時候,在學校操場親眼看到過袁老師的表演,他那天說的是《肖飛買藥》。記得當他說到有個情節“啪”的一聲……的時候,正趕上身後有個人跑過,他就隨著“啪”聲順手一掌打在了那個人的背上,那個應場處理簡直絕了,引爆全場一片叫好聲。五十多年過去了,那個場面仍舊記憶猶新。


歸連


我開始接觸評書是在唐山大地震那年,那時沒別的娛樂活動,聽評書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好的娛樂消遣了。

那時收音機還不是很普遍呢,有條件的家庭才會有收音機。第一次聽評書是劉蘭芳講的楊家將,隨後是岳飛傳,胡楊合兵,講的那真是太好聽了,有時到飯時了,寧可不吃飯,也要把評書聽完。

後來袁闊成的評書三國演義又陸續播出了,說書的質量無與倫比,感覺那年代的評書成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了。

後來又有好多說評書的,怎麼也找不到劉蘭芳,袁闊成說書的那種感覺了,所以,我心目中的評書大師非劉蘭芳和袁闊成不可了。


秦寶海9


袁闊成可能是唯一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的人,單田芳咋咋呼呼的只能算個著名藝人,劉蘭芳無非就是個投機分子太吵了哄小孩差不多,長大以後根本聽不下去。其實王剛評書說的非常好,可惜一部夜幕下的哈爾濱出名之後就沒有再說了。


十月1218532


中國評書界,能稱的上大師級的當數袁闊成了。袁的評書《三國演義》,百聽不厭。他把書中人物都說活了,聽他講過每一個出場的人以後,感覺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站在你面前。說到《草船借箭》那一回,把書中描寫長江大霧那篇散文,以最快的語言速度,滾瓜爛熟地全部給背了下來,好聽。他的評書《大隋唐》,把書裡那順序排列的十幾條好漢,一個一個描述的生龍活現,那裴元慶與宇文成都的互打三大錘,那雄闊海的力頂千斤閘,那李元霸力劈宇文成都,李元霸錘鎮四明山,獨取傳國玉璽……等等等等,真是百聽不厭啊,袁闊成,簡直就是空前絕後的評書大師啊!


手機用戶71586820482


最早家喻戶曉的評書藝術家是劉蘭芳,八十年代初收音機尚未普及,她的岳飛傳、楊家將已經通過農村有線廣播走進千家萬戶。後來當了曲協老大,當官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有影響力的作品了。本人最喜歡聽袁闊成的三國。單田芳聲音最有特色,雖然有些吒唬,但也挺有聽眾緣,是所有模仿秀必仿的人物。


第三條路正確的路


一、袁闊成(已故)

袁闊成(1929—2015 )遼寧營口人,出生於天津,是享譽海內外的評書藝術大師,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

袁闊成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勇於創新,語言生動幽默,人物形象鮮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內容新、風格新、語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剛》。

2015年3月2日凌晨3點30分,袁闊成先生因心臟衰竭,在北京去世,終年86歲。

二、單田芳

男,中國河北保定市淶水縣(一說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1934年出生於營口市,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寶級評書大師。系中國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評書四大名家之一。從藝半個世紀以來,共錄製、播出100餘部15000餘集評書作品,整理編著17套28種傳統評書,開評書走向市場之先河。

出身於曲藝世家,兒時即學會一些傳統書目。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56年加入鞍山市曲藝團任評書演員,1995年創辦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從藝50年來,已表演錄製完成了111部共1.5萬餘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其作品涉及題材廣泛,既有傳統題材,亦有現代題材。

三、田連元

1941年12月16日出生於長春市,評書表演藝術家,他出身說書世家。他九歲拜王起勝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絃。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藝團,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藝團副團長。1966年3月在遼寧人民廣播電臺錄製了他的第一部長書《歐陽海之歌》。1981年6月,《孫臏與龐涓》在本溪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在中央臺播出。1985年《楊家將》在遼寧電視臺試播成功。1986年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春節文藝晚會並任主持人。

1988年開門收徒張潔蘭。1990年赴天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任教。1991年為中央電視臺《曲苑雜壇》欄目開播撰稿並任主持人。1994年參加四屆曲代會,又任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席。2006年7月3日,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田連元再一次當選主席。

2014年5月28日,田連元經歷了一場車禍。田連元重傷,小兒子不幸死亡。2014年12月17日,田連元恢復良好,當月在瀋陽復出。

四、劉蘭芳

1944年生於遼寧省遼陽市,隨母姓。六歲學唱東北大鼓,後拜師學說評書。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79年開始,先後有百餘家電臺播出她播講的長篇評書《岳飛傳》,轟動全國,影響海外。後又編寫播出《楊家將》《紅樓夢》等30多部評書,多次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五、陳青遠(已故)

生於1923年,卒於1988年8月28日。評書大家,中國評書“帥派”藝術創始人。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曲協遼寧分會常務理事、錦州市曲協副主席,曾當選遼寧省和錦州市政協委員,遼寧省文聯委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他曾在錦州和遼寧電臺播講《烈火金剛》,引起強烈反響。1978年參加遼寧省曲藝匯演,榮獲優秀表演獎。1982年為撫順和錦州電臺錄製108講《曹家將》;1985年和女兒陳麗君、陳麗潔為遼寧電視臺錄製《三請樊梨花》和《肖飛買藥》。全國20多家和40多家電臺曾播放其長篇評書《烈火金剛》和《隋唐演義》,《薛丁山與樊梨花》、《安良景投親》等多部評書在全國電臺、電視臺播出。他的作品在全國市(地)電臺文藝廣播協作會上,多次被評為評書類一等獎。《三鬧汴梁》和《三擒陳平》獲“1985-1986年遼寧省優秀文藝作品年獎”。1986年5月,曾被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評鼓書表演藝術家”光榮稱號。1988年11月,在錦州舉辦了“紀念著名評書藝術家陳青遠先生從藝五十年”的紀念活動。其代表作《響馬傳》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

六、陳士和(已故)

生於1887年,卒於1955年,中國評書演員。北京人。原名建谷,後改固本,字蘭亭,原籍浙江紹興。其父為清朝慶王府廚師。他少時參加過義和團,幹過多種雜役,後在慶王府膳房助廚。工餘時常聽評書,尤其對張致蘭說的《聊齋志異》著迷,常常私自揣摩領略。陳士和曾向田嵐雲、潘誠立、王致廉、群福慶等學過說書中的武功,在說《崔猛》、《田七郎》、《向杲》、《老饕》等《聊齋》段子時,穿插一些武身段,抬手動腳,瀟灑洗練,令人驚異,贏得了"武聊齋"的讚譽。

七、王少堂(已故)

生於1889年,卒於1968年。評話藝術家。名德莊,又名熙和,藝名少堂。祖籍江都,生於揚州安樂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為揚州評話藝人,擅說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王少堂7歲從父學藝,9歲登臺,12歲以家傳武(松)十回正式從業,在揚州書壇嶄露頭角。20歲時成為揚州評話界四大名家之一。說書神形兼備,描摹盡致,有聲有色,贏得了"聽戲要聽梅蘭芳,聽書要聽王少堂"的讚譽。1949年後,王少堂先後當選為揚州市人民代表、蘇北文聯常委、揚州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江蘇省曲藝研究會會長、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4年,人民政府為他配備專人,錄製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的全部書目,並翻記成500萬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組織力量,先後整理出版了他的揚州評話《武松》、《宋江》。

八、連闊如(已故)

生於1902年,卒於1971年。中國評書演員。原名畢連壽,號連仲三,筆名雲海客。滿族。北京人。幼家貧。1924年在北京天橋擺攤賣卜。1927年開始學說評書,曾參加北平市曲藝工會。1933~1937年間,在報刊上發表評書小說《西漢演義》、《英烈傳》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平、津撂地說書。1950年創辦前門箭樓大眾遊藝社。1951年組織第一屆赴朝慰問團曲藝服務大隊,任大隊長。1956年隨中央廣播說唱團演出。後歷任中國曲藝研究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常務理事等職。擅說評書曲目有《西漢》、《東漢》、《水滸》、《隋唐》等。

九、連麗如

連闊如之女。1942年生人,女,滿族,1942年生於北京。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0年隨父連闊如學藝,是連派評書的唯一繼承人。十幾年來為各省市電臺、電視臺錄製了《東漢演義》、《三國演義》、《鹿鼎記》等十幾部長篇評書,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多次到新加坡為"麗的呼聲"電臺和國際廣播電臺錄製了《聊齋》、《紅樓夢》、《水滸傳》等大書,並應邀到美國、馬來西亞演出,為中國評書走出國門打開了道路。她的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鹿鼎記》、《斬莽劍》、《康熙大帝》、《三國演義》、《康熙私訪》、《劉墉傳奇》、《智聖東方朔》、《大隋唐》、《東漢演義》等。

十、張少佐

1961年出生,河北定興人,從茶館書場走出的評書研究所掌門人。作為一個普通評書演員,1989年開始在茶館說書到黑龍江、鞍山人民廣播電臺等地方電臺說書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國家廣播電視臺上說書,通過不斷努力,發展到全國200多家電臺都設有《張少佐書場》。先後播講二十餘部長篇評書,如《特務名單》、《大明劍俠》(全國交換一等獎)、《光武爭霸》(省廣播電視學會一等獎)、《呂四娘刺雍正》、《童林傳》等。其播講的評書中既有傳統評書,也有自己創作的,如《恨別長安》、《明史奇俠》、《特務名單》等。他曾多次在全國故事大賽中獲獎。1990年被省政府列為"尖子人才"。近年來在中央電視臺錄製了評書《童林傳》(正續)、《三開保險箱》等。現任黑龍江省曲藝家協會理事。


跪射俑


評書界裡著名的演員很多,如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等等。都深受廣大聽眾喜愛。但,其中以袁闊成和單田芳是評書界中代表人物。非要選出大師的話,我個人覺得他們兩人可以稱之為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