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青島平度市東閣街道境內,名字叫做“公沙”村。

就位置而言,公沙村位於平度城北,因為有雙廟水庫作為參照物,相對比較好找。從水庫洩洪閘旁邊的路往東走,就可以看到公沙村的村名石碑。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配圖均為公沙村附近風光)

與膠東地區常見的村莊命名方式不同,“公沙”這個名字,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到底說的是姓氏?還是地形?或者是典故?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在村名石碑的後面,有一段簡略的文字,大體記載了“公沙”的由來。明洪武年間,一位名叫公沙的先生來此居住,開設書房教書。他知識淵博,受人敬重,後來人們就以“公沙”作為村莊的名字。

從這段話的解釋來看,“公沙”這個村名,似乎是從人名而來。但村志的記載並不詳細,那位先生是名字叫“公沙”,另有他姓;還是姓“公”名“沙”呢?

乍眼一看,似乎沒有什麼頭緒。但如果此前看過《三國志》的話,就會對“公沙”有些印象。因為在王脩的傳記當中,曾有這樣的記載:“膠東人公沙盧宗強,自為營塹,不肯應發調。脩獨將數騎徑入其門,斬盧兄弟,公沙氏驚愕莫敢動。”也就是說,東漢末年,王脩在擔任膠東縣的縣令時,曾懾服了當地一大豪門——公沙氏家族,其家族中的公沙盧兄弟被誅殺。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東漢時期的膠東縣,治所在即墨故城(平度市古峴鎮朱毛村附近),如今的平度,基本都是膠東縣的轄區,也就是說,當時在平度就境內,就有複姓公沙的人。

公沙這個姓氏,如今相當罕見,但在史籍中有所提及。《姓氏考略》記載:“以王父子為氏,後漢膠東有公沙穆。”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公沙穆,在《後漢書》中有傳,史載他“長習《韓詩》、《公羊春秋》,尤銳思《河》、《洛》推步之術”,後舉孝廉入仕,曾任弘農縣令、遼東屬國都尉。他的五個兒子,都很有名,在後世被稱作“公沙五龍”。

公沙穆與公沙盧是什麼關係?史無明載,但從同為東漢時期的膠東縣人來看,應該屬於同一家族。就公沙穆的經歷來看,與村志中傳說的“公沙”先生有些類似。但年代有出入,村志說的公沙先生是明洪武年間人,顯然偏晚。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那麼,公沙村名字中的“公沙”,是否與東漢時期膠東縣的公沙家族有關呢?平度不少史志學者都持肯定態度,筆者也認為兩者有關。

組圖:青島平度有個村叫“公沙”,可能與古代的複姓有關

但現在的公沙村,並無公沙姓,而是以李姓、藍姓較多。推測有可能是公沙氏古代居住在此,曾留有古墓,明代後來者見到古蹟,就以此命名。因為修建水庫,公沙村分為三個自然村,大公沙、小公沙和東公沙,原貌不得一見,是否真有古蹟,無從知曉。

在史料當中,公沙氏最後出現的一位歷史名人叫做公沙仲穆,是唐代人。自此之後,似乎就從史籍當中銷聲匿跡了。不過,《百家姓考略》稱:公沙氏後來簡化為沙姓。即現在的沙姓人當中,一部分就是從公沙姓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