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隆中对》创造了蜀汉辉煌,也让刘备盲目自信,兵败夷陵

公元207年春,蜀汉集团的董事长刘备带着另外两位股东第三次来到南阳草庐招揽未来的总经理诸葛亮。

无论前两次是诸葛亮真的不在家,还是在考验刘备,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确实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也知道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千古《隆中对》创造了蜀汉辉煌,也让刘备盲目自信,兵败夷陵

三顾茅庐

在草庐当中诸葛亮阐述了他对天下局势的看法以及刘备集团日后的发展战略,虽然《隆中对》这篇面试文只有区区三百多字,但是刘备听了却是心潮澎湃,特别是最后一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使得在军阀混战中一直处于弱势的刘备信心倍增,似乎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就一定能取得天下,成就霸业。

诸葛亮出山以后,刘备的确是严格执行《隆中对》的战略。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公元209年,刘琦病死后刘备领了荆州牧;公元211年,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入川协助防御曹操,刘备顺势夺取益州;建公元219年,定军山之战黄忠斩夏侯渊,刘备占据汉中自立为王。

千古《隆中对》创造了蜀汉辉煌,也让刘备盲目自信,兵败夷陵

刘备与诸葛亮(剧照)


有一点其实挺有趣的,诸葛亮作为《隆中对》的提出人,却很少在关键性战役与时间点中在刘备身边参与作战,而是两人一内一外,各治一方。从战刘璋到夺汉中,诸葛亮大多时候都没有在刘备身边,入川时是庞统陪同,诸葛亮与关羽守荆州,攻汉中时诸葛亮也是呆在益州守卫后方。

有人说诸葛亮没有长伴刘备左右可能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能力还未完全肯定,比刘备小了20岁的诸葛亮缺乏实战中的经验,所以在战争中刘备更相信自身的统兵能力,诸葛亮更适合留在后方稳定内政。其实我认为,虽然刘备在几次大战没有带上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的能力已经完全得到了他的认可,每次刘备带兵出征的时候,诸葛亮都统筹后方保证前线的补给,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诸葛亮就完全能说明刘备对他的信任及能力上的认可。

可也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在刘备身边指点,使得刘备每次取得胜利以后更加相信自己军事领导能力。

在《隆中对》战略的指导下,刘备的军阀道路变得顺畅许多,不像创业之初从北到南四处流浪,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拿把目标完成了大半,也使得刘备更加坚定了《隆中对》战略思想,又因为几次关键性战役都是刘备亲征的,让这位命运多舛的刘皇叔信心倍增,甚至已经到膨胀的地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话语一直在耳边回荡。

当关羽遇害后,孙刘联盟算是彻底的决裂。于是刘备集结了大军伐吴,明面上的目的是为关羽报仇,其实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把荆州夺回来。荆州是《隆中对》剑指中原两大犄角中的一个,刘备深知其重要性。而且当时的刘备已是年过半百,关羽和张飞又相继去世,不可能等到“天下有变”那一天,只能是加快完成霸业。无论是蜀中群臣的反对,还是孙权谴书求和,刘备都置之不理,执意发兵孙吴。

千古《隆中对》创造了蜀汉辉煌,也让刘备盲目自信,兵败夷陵

夷陵之战

纵观刘备一生,他是一个非常精明,处事细心冷静的人,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很好曾经同床共寝,可并没有如《三国演义》中所说是结拜兄弟,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可能很小,伐吴是刘备对蜀国军力以及自身能力的肯定与自信。

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夷陵之战的惨败直接说明了刘备自身的问题,陆逊指出本应坐船由上而下蜀军却是陆路行进,而且攻入吴地以后就放慢了脚步安营扎寨明显是低估东吴的军力,这也给了吴国痛击蜀军的机会。

表面上看刘备盲目自信只造成了夷陵之战的溃败,其实从发动对吴战争开始就违背了《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曹魏一家独大的局面是摆在面上的,孙刘联盟始终是抗衡的最佳选择,诸葛亮的观点也是“孙吴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比如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就都没说荆州是蜀国的,都是以“借”为由占据,以此稳住孙权维系同盟。

虽然吕蒙攻打荆州,杀死关羽破坏了联盟,但那也是关羽没把孙刘联盟放眼里在前,而且在刘备发动战争前吴国也有求和之意,依旧可以继续维持双方的同盟关系。

吴、蜀两国继续交战必然会将两国关系破裂的更严重,造成更大的影响。一方面孙吴可能会因此与曹魏结好,孤立蜀国,另一方面魏国很可能会因为吴蜀大战趁虚而入取得胜利。

可刘备造成的局面都不是以上两种,而是在夷陵之战中蜀军大败,这既失去吴国这位盟友,蜀国也空耗国力毫无所获,埋下了祸根。日后诸葛亮的北伐只能被迫选择穿过层峦叠嶂的蜀中群山进军,加大了行军和补给的难度。

千古《隆中对》创造了蜀汉辉煌,也让刘备盲目自信,兵败夷陵

刘备(剧照)

《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并没有问题,思路也是依据天下局势为刘备量身打造的,刘备因此很顺利的拿下益州、汉中,可就是刘备在执行这项战略的前期过程中太过顺利,催生了自己在军事能力上的盲目自信。

如上文所说,一来在离开荆州以后的诸葛亮很少在刘备身边为战争出谋划策,刘备更加坚信已经熟知《隆中对》的思想和肯定自身的军事能力,其次攻打孙吴的难度是远远高于夺取益州以及汉中的,可是在刘备眼里孙权和刘璋无异,才导致了与关羽一样大意之下没把孙吴放在眼里,最终吃了苦头下场。

在《隆中对》战略的指导下,刘备达到了人生巅峰的同时,自信心也是到顶点。信心膨胀的刘备攻打孙吴,不仅与《隆中对》的思想相违背,还让蜀国的大半国力在夷陵之战中白白浪费,也使未来诸葛亮北伐增加了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