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03!

岁月不请自来,

青春如期而至。


昨天发布高考推迟一个月进行,并不是愚人节的一个梗。

有人像贾宝玉听说贾政要延期回家一样激动,

有人像薛宝钗听说待选推迟一样伤情,

但没有人问过我们,非典+首届提前一个月高考的那一届高考生,是怎样的感受。

2003,听到请回答!

世事变幻·难忘的张国荣

请回答,2003!

2003年的4月1日,本来也是个高三生也会傻乐的愚人节。

“某某某,老师让你去趟办公室!”

再过一会,就能看到哄堂爆笑或一顿暴揍。


然而,这样的玩笑开过,就传来张国荣自杀身亡的消息。

最开始的几分钟,大家都认为是愚人节的玩笑。

消息确定,让今后的每个愚人节,悼念不断,过得不能太轻佻。

其实,张国荣的绝大多数粉丝要比我们大一些,但是,这仍然是我们茶余饭后前桌后桌的讨论的重要议题。

“我邻居家的姐姐都哭了。”

“他那么出名,为什么跳楼自杀啊?”

“会不会是他杀?”

娱乐信息还不发达的那时,我们靠这种交头接耳感叹生命无常、世事变幻。

世事的确变幻·非典不速自来

请回答,2003!

高考提前,是我们一上高中就知道的。教育部2001年就宣布了这个决定。据说是因为每年7月北方天气太过炎热,南方洪水频发,对高考复习阅卷交通都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当时很多评论:“黑色七月终于不在”。


那时,互联网还不普及,智能手机还没有诞生,普通人从报纸上得到了关于“非典”的信息。

我家里有一份《燕赵都市报》,那是报纸的黄金年代。

但广州、香港、果子狸、钟南山,感觉离我们的北方小城很远。


03年春节过后,该开学开学,该复习复习。“高考”是位于“非典”之上的关键词。


校门口的小卖部生意很火,总是播放着《盛夏的果实》《眉飞色舞》《奔跑》《绿光》,让我现在回忆起来的画面自带背景音乐。我一直都在纳闷莫文蔚唱的是“盛夏的果实”还是“剩下的果实”。

那条小巷里的煎饼、石头饼、鸡蛋灌饼、烤串还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午餐晚餐时间能比学校食堂吸引更多的饕餮客。


老师们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轮复习、第一次模拟、二轮复习、第二次模拟。那时,隔壁的衡水中学在如何拼命,我们还不太了解。

高三的老师都是高级配置。我们的语文老师英气潇洒,最喜欢他转身往黑板上写字的样子;数学老师憨憨可爱,不给我们文科班讲过多的难题,狠砸基础知识让数学不好的我获益匪浅;英语老师的纯正发音让我至今难忘,一般过去式、过去现在式之类的语法条分缕析如数家珍;历史老师语速快而清晰,满满的要一黑板笔记仍在脑海中擦不去;地理老师勤勤恳恳,亲切认真,不幸的是,如今已阴阳两隔不在人世。


我还有个不上晚自习敢跑出去看“流星花园”的英姿飒飒的同桌,语文老师发现她在课上偷偷看书,想叫她回答问题,她还总能对答如流也是神奇,但也换来一声冰冷的“坐下”和一个“白眼”。


老师们在谆谆教诲,少了一个月,咱们得尽快往前赶,要不然怕讲不完。

很多同学的心里,恐怕更多的态度是“早死早超生”。


一切正常进行,一切又暗流涌动。


据说,药店的板蓝根抢空了,体温计也贵的出奇。

当北京也进入非典重灾区的行列,小汤山是在新闻里经常听到的词,我们这座北方小城也慌了起来。

学校宣布,高一高二放假回家,高三全体师生住校,封闭式管理。

整个校园成为高三党的天(jian)堂(yu)。

独家记忆·封闭的住校生活

请回答,2003!

惊起一滩鸥鹭。

很多同学没有住校经验,不适应突如其来的集体生活;

一天三顿只能吃食堂,而食堂的饭菜质量自然不能要求太苛;

上下铺晃来晃去,是否影响睡眠质量;

不能在家熬夜学习,时间是否够用;

学习资料太多,都带到学校也不知道放在哪里;

一系列的问题如约而至,不安引起抱怨,抱怨引起不满。


因为那时太年轻,我们当时只考虑到了自己。

试想,安排宿舍、疏解情绪、保障安全、物资供应,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老师们去解决,班主任、主任、校长们24小时也都不能回家,这是把所有高三生的照顾、监护、督促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时至今日我才觉得,与那些让高考生放假回家的学校相比,这的确是一种作为和一种担当。

这一声17年后的“谢谢”但愿师长们能听到。


高考会延期吗?

也是当时我们的疑问,还有同学为此打起了赌。

不管延期不延期,都要认真复习!老师时不时地告诫我们。

同学们真的感受到了高考的紧张气氛。

课堂上都在认真听讲、笔记,

自习课上三年来的最鸦雀无声,

晚自习,很多同学围着辅导老师问个不停,

就连那个曾经在女生的苹果上写下“到此一游”的调皮男生,也开始埋头做习题。


家长们比我们还着急。

马上就要高考,却不能衣食起居照顾,担心担忧地收拾被褥衣服,告诫要自己抓紧复习,宿舍内要友爱忍让。

每天的中午晚上,成了固定的探视时间。

学校伸缩门,见证了你的懒。把脏衣服空投给妈妈,再把干净衣服拿回宿舍;

门口的保安大爷,见证了你的馋。爸爸再把鸡腿空投过来,你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我们还没有日常生活戴口罩的习惯,

但是每人一支体温计,需要在课间按时给生活委员上报体温。

教室和宿舍里也有熬醋消毒的味道。

同学们依旧嘻嘻哈哈,记忆最深的是玩“墩人”的游戏。


为了分散人员,学校在非餐时间也开放食堂,我们也可以闻着“饭香”做着“五三”——每个高三党都懂的简称。

还可以在宿舍复习,我因为忍不住听了半天周华健的磁带还内疚良久。


即使这样,因为封闭在一起,仍然有青涩的爱情萌芽在萌发,或成为美谈,或无疾而终,都是某些人的最美记忆。校园外面“谈恋爱不如跳舞”还时不时地传来告诫之声。

非典和高考·你是否参透了人生

请回答,2003!

邢台日报的同学,翻到当年报纸上的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

照片记录了一个瞬间,也成了永恒。

邢台公交公司为高三学子提供了公交车集体送考,

我们举着旗、排着队忐忑地走向考场,

也决绝地走向未知的人生。


若不是有这次疫情,还有多少人会回忆起2003年琐碎往事,

若不是有这次高考时间变动,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是2003年的我们开启了6月高考的大幕。


时间过去太久,能想到的只是片段。

但是,

当你因辅导孩子作业而咆哮的时候,不要忘了高考考完数学后,被题目难到痛哭的泪水;

当你工作不顺抱怨人生的时候,不要忘了当初走进考场时的脚步匆匆。


桀骜不驯的青春、

青涩懵懂的青春、

怅然若失的青春、

若有所思的青春,

并没有因为非典疫情而停下半步,却因为高考增加了一份重量。


今年的高考又重新回到七月,身边的朋友们调侃还得再开一次百日誓师。

高考紧张、焦虑、不安,几家欢乐几家愁。

然而如果拉长镜头,你才会发现

那时的人生不确定和多种可能和为梦想拼搏的机会,是多么难得,难得到一生只有一次。


后来的书读得再多,也不如《过秦论》《赤壁赋》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的路走得再远,才发现最关键的是高考的那一步。

后来结交的人再多,也只有在老同学面前才是真实的自我。


方兴未艾是事业,暖人心肺是友情,

酣畅淋漓是理想,言犹未尽是人生。


17年过去,旧时光越发泛了黄,但我相信,

高考陪你走过的青春,不比初恋少几分。 【本文原创·忘了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