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導語 拔節期是小麥生長的重要時期,但是一些新人可能會不知道什麼是小麥拔節期,以及小麥拔節期時間是什麼時候。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拔節期是幾月份及怎麼管理。

目錄

  • 1、小麥起身拔節期是幾月份 如何判斷 溫度要求
  • 2、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小麥拔節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結束
  • 3、小麥返青期如何管理 小麥拔節期管理要點
  • 4、小麥拔節期怎麼管理 小麥拔節期各類問題大彙總
  • 5、什麼是小麥拔節期,小麥拔節期時間
  • 6、小麥拔節期重點管理措施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小麥拔節期怎麼管理 小麥拔節期各類問題大彙總


當前,冬小麥正處於起身拔節期,春小麥也陸續出苗。這對小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接下來我們就好好學習小麥拔節期的管理技巧,並總結下小麥拔節期會遇到哪些問題吧。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小麥拔節期怎麼管理


1、施拔節追肥

壯苗田可在群體葉色褪淡、分櫱數下降、第一節間接近定長時,根據小麥苗情適量施用拔節肥。一般在主莖倒3葉期,植株基部第二節間顯著伸長時,每畝施尿素6~8公斤,施用量佔總施氮量20%以下。

旺苗田小麥拔節期葉色不褪淡,葉片披垂,可不施或少施拔節肥。確需施用拔節肥,應推遲到主莖倒2葉抽出時施用,用量宜少,每畝施尿素4~5公斤。如倒2葉抽出時小麥葉色仍不褪淡,就不能施用,以免提高籽粒蛋白質和溼麵筋含量,影響品質。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弱苗田小麥拔節時葉色過早落黃,可將拔節肥提前到主莖倒4葉抽出一半時或倒3葉時施用,適當增加用量,每畝施尿素7~8公斤。

2、葉面補充肥料

可增加弱筋小麥產量和改善品質。基肥中磷鉀肥過多或返青期已施過磷鉀肥的麥田,拔節期不再施用。返青期沒有施用磷鉀肥的麥田,在植株基部第一節間伸長不超過0.5釐米時適量施用。

磷肥以磷酸二銨等速效磷肥為主,同時配以好的氨基酸、腐植酸或者多種中微量元素的豐洽多保,全面補充營養,促進壯根、壯苗,提高抗逆境天氣,同時讓植株健康成長。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3、水分管理

拔節後至孕穗期,保持田間水分適宜。遇乾旱灌跑馬水,灌水量宜小。

4、凍後補救

受凍後應施用恢復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施肥量依群體大小和凍害程度而定。

群體正常的麥田,主莖幼穗凍死率90%~100%,每畝施尿素10公斤以上;

主莖幼穗凍死率70%左右,每畝施尿素8公斤以上;

主莖幼穗凍死率50%以下,每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

主莖幼穗凍死率5%以下,不需施恢復肥。

群體較大的麥田受凍後,恢復肥施用量可適當減少;

群體較小的麥田,施用量可適當加大規格。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5、防治病蟲

注意防治紋枯病、白粉病和麥蚜、紅蜘蛛等病蟲害。防治紋枯病,每畝用秀爽20毫升,加足水重點對植株基部噴灑;

防治白粉病,在倒4葉上出現病斑時,每畝用秀爽20毫升噴霧,發病嚴重的在孕穗期再防治一次。每畝用好當先80毫升噴霧防治麥蚜同時防治紅蜘蛛。

小麥拔節期各類問題大彙總

有些地方的農民反映,自家麥苗色相(葉色和株形)出現異常。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提示,色相異常原因主要是植物營養失調、病蟲害和逆境危害。

農民朋友應學會“察顏觀色”,從異常色相中辨別原因,並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田間管理。


營養失調型

氮過剩旺長苗

色相症狀:葉色濃綠,葉尖下垂,形似“驢耳朵”,通常是小麥群體過大的細長徒長苗。灌漿後“頭重腳輕”,一遇到風天、雨天或灌水時,就可能發生點片或大面積倒伏,造成嚴重減產。

主要成因:氮的過量吸收造成植株徒長,莖葉很細弱。

管理措施:1.與磷鉀肥配合施用,基肥宜選用低氮型三元複合肥;2.嚴格掌控追氮量、灌水量和施肥期、灌水期;3.注意適量、適期播種,防止小麥群體過大和麥苗過旺;4.中耕斷根散墒,抑制麥苗旺長;5.必要時適當噴施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缺氮老葉黃瘦苗

色相症狀:麥苗老葉發黃,植株瘦弱,在田間屬於“三類苗”。

主要成因:土壤瘠薄,水肥不足。

管理措施:1.增施有機肥培肥土壤;2.合理施用氮肥,選用高氮型複合肥作基肥;3.前期噴施2~3次0.5%的尿素溶液,或在抽穗後噴施2~3次1%~2%的尿素溶液。

缺磷老葉濃綠帶紫苗

色相症狀:缺磷麥苗的老葉葉尖發焦,有時綠中帶紫,分櫱減少。

主要成因:土壤缺磷或磷肥不足使葉片花青素累積,分櫱力下降。

管理措施:1.施基肥時適當增施磷肥和有機肥;2.前期或抽穗後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缺鉀老葉枯黃苗

色相症狀:缺鉀小麥的植株矮小,老葉發黃,有褐斑;或葉尖焦枯,但其他葉片仍為綠色。

主要成因:缺鉀使小麥生理調節功能下降,容易倒伏和發生病蟲害。

管理措施:1.適當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實行秸稈還田;2.中後期噴施2~3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缺硫新葉發黃苗

色相症狀:缺硫小麥新葉黃化,失綠均勻,症狀與缺氮相似,但不發生在老葉。

主要成因:硫影響葉綠素的形成和含硫蛋白質的生成。隨著氮磷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機肥和過磷酸鈣等含硫化肥用量的減少,在遠離城鎮的多雨或砂土地區,小麥很可能出現缺硫。

管理措施:1.增施有機肥,施用過磷酸鈣等含硫化肥;2.對已經缺硫的麥田可每畝施1~2公斤硫磺粉或5~10公斤石膏粉;3.噴施1%的硫酸銨或硫酸鉀溶液及其他含硫葉面肥。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缺錳葉片萎黃苗

色相症狀:缺錳小麥早期葉片出現灰白色浸潤斑,或新葉脈間褪綠黃化,隨後出現與葉脈平行的長短不一褐斑,稱為褐線萎黃症。

主要成因:長期不施有機肥的田塊、多雨地區的砂土和石灰性土壤,很容易缺錳;一次性施用石灰量過大、水旱輪作田在水改旱後也容易缺錳。

管理措施:1.增施有機肥;2.每畝施1~2公斤硫酸錳作基肥;3.在苗期出現缺錳症狀時,葉面噴施0.1%~0.2%硫酸錳溶液2~3次。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逆境危害型

旱害和凍害苗

色相症狀:1.遭受凍害的麥苗葉尖枯黃,嚴重時分櫱節死亡。當氣溫突然降到0℃以下時,受凍麥苗有時會出現葉片發紅症狀;2.受旱麥苗生長受阻,葉片枯黃卷曲,土壤常出現乾裂。乾旱和凍害往往同時發生,在凍害發生時,灌不上水的點片地塊,麥苗更易受害。

主要成因:乾旱和凍害破壞作物細胞結構和養分運輸功能,輕者尚可恢復正常,重者會導致植株死亡或絕收。

管理措施:1.對旱害:選用耐旱品種;結合播前整地增施有機肥;冬前合理灌溉蓄墒;耙耮造墒和播後鎮壓引墒;中耕和用地膜、乾草覆蓋保墒。2.對凍害:提高播前整地質量和灌水質量,減少點片凍害;每畝撒施75~100公斤草木灰;關注天氣預報,必要時覆草防凍。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澇害的發紅麥苗

症狀成因: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南方麥區,特別是水旱輪作的稻茬麥和雨水過多或田塊低窪處。由於土壤漬澇缺氧,會使葉片變成暗紅色,嚴重時造成爛根死苗。

管理措施:1.要播前清挖“三溝”(廂溝、腰溝、圍溝溝),降低地下水位;2.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促進幼苗早發。


鹽鹼危害的麥苗

色相症狀:當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上時,就會阻礙作物正常生長,造成植株細小和缺株斷壟,甚至大面積至死亡;有的因高濃度鹽鹼而誘導缺磷,出現紫紅色小老苗。

主要成因:鹽鹼地土壤的滲透壓過高,造成作物“生理乾旱”,甚至出現“燒苗”現象。鹽鹼化還導致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料養分的有效性降低。

管理措施:1.挖溝降低地下水位;2.選育耐鹽小麥品種;3.用淡水洗鹽,客土(好土)壓鹽;4.平整土地,合理耕翻,防止高處聚鹽;5.適期播種,堅持“春遲、秋早、夏巧”的原則,以躲開土壤積鹽時節;6.增施有機肥、磷肥,種植耐鹽綠肥;7.注意中微量元素缺乏和噴施葉面肥。

拔節期是小麥田管工作的關鍵時期,在生理上小麥進入孕穗期,開花、授粉、灌漿;掌握小麥拔節期的管理技術,解決好這個時期的各種問題,小麥才能有好的收成。

什麼是小麥拔節期 拔節期是幾月份 怎麼管理(四)

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我哦,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農技知識和農村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



下篇推薦閱讀(什麼是小麥拔節期,小麥拔節期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