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东方红》乐曲传遍世界,中国人从此打开了通向太空的大门。50年来,在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东方红一号”已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名字,它更多地凝聚着一个民族厚重的精神,承载起了一个国家的荣誉。

50年间,我国航天从业人员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特色航天事业道路,开创了航天事业的新局面,中国航天成为世界航天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我国的航天工程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6年,钱学森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就此起步。

1958年,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60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1960年,我国仿制苏联“P-2”导弹的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第一步。1964年,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从研仿走向自主研制。1965年,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管理导弹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基本建设。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1975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29日,卫星回收舱安全降落并回收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0年,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首次发射成功。1981年,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成功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2017年,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2018年,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新旅程。2019年,在黄海海域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这是长三号甲系列的第100次飞行。这100次全部从西昌发射。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如今,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已初步建立起各类应用卫星系统,如导航卫星系统、通讯卫星系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等;基本完成了载人航天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计划,实现了航天员的升空与返回,目前正着手进行空间站的建设工作;探月工程稳步实施中,我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已于2013年12月14日软着陆并圆满完成任务,2018年12月8日发射的人类首个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抵达火星。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当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在载人航天领域,我国已经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正在朝着第三步大步迈进。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快车道上高速前行,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并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验证,既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完成,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并计划在2022年建成空间站。

在运载火箭领域,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高,居世界领先地位。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星6C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随后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自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300次飞行,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的绝对主力运载火箭,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从1970年首飞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有17型基础级火箭和5型上面级投入使用,成功将506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发射频率、成功率、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知名、在国际高科技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多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力支撑保障了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加快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约为96%。

与前50次发射相比,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且趋于稳定。在第3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颗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居世界领先地位。2018年,长征火箭以全年37次发射的全胜战绩,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登陆,未来还将继续实施登陆器返回、载人登月等探月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渐上升,其他深空探测计划将陆续立项并实施,将重点开展小行星采样返回探测、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项目。深空探测对空间飞行器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从总体设计思想到元器件质量均要能保障空间飞行器高可靠在轨运行,对行业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自此,商业航天政策门槛逐渐被打破,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逐渐发展。

随着国内商业航天活动的日益活跃,以及北斗导航、高分专项、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的深入推进,国内航天发射活动将保持高度活跃。

2018年我国完成了39次航天发射任务,相比2017年的18次实现了翻倍增长,发射次数首次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全年我国共实施了34次航天发射,再次成为全球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在2020年初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全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发射次数将突破40次,考虑到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射任务,我国2020年全年火箭发射次数将超过50次,较2019年有大幅的增长。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对于开放型大国,航空航天行业的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一方面,航空航天行业龙头具有明显的技术壁垒以及规模优势。型号列装通常在十年以上,在列装周期里客户不会轻易改变供货商。该行业的护城河较其他行业更宽、更深,强者恒强的逻辑只会不断强化。

另一方面,客户通常不会允许一家企业垄断市场,而是会培育至少两家企业形成垄断竞争格局,从而获得更优的装备采购价格、保持足够的技术革新动力与活力。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国内十三五期间航天领域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卫星通信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契机。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十三五是国内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过渡的关键时期,主要从科学规划和利用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统筹推进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着力,同时集中突破低轨卫星通信、空间互联网等前沿关键技术,推动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天地空间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为国内民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规划指出固定通信卫星和移动通信卫星并重发展,强化地面系统建设,并提出了“十四五”卫星通信产业目标等。

中国航天:大国崛起势不可挡,世界航天核心力量

开放型大国拥有更大的经济总量、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更广阔的国内列装市场,有实力、有动力持续投入大量人力与资本用于新技术、新装备研发,装备性能与技术储备持续领先于世界。

而在贸易市场上,大国开放经济体可以充分发挥在资本、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分工中获得丰厚收益。技术精良的新型装备有机会敲开更多国家市场,扩大成长空间。对于开放型大国,航空航天产业拥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在中美贸易关系中,航空航天产品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海关201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进口领域,中国从美国进口航空航天产品167.9亿美元。在出口领域,中国出口美国航空航天产品11.8亿美元。

航天事业是一项高标准、高投入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一国的航天实力与潜力与其经济水平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航天投入不断加大,人才体系逐渐完善,我国的航天实力将进一步提升。不断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