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重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直径2米的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地面热联试成功。据悉,该发动机采用分段对接技术。有观察指出,中国固体动力技术发展顺利,火箭发射成本不断降低。未来,中国将建造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四院)7月3日发布消息称,北京时间7月2日11时15分,该院研制的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与伺服系统成功进行地面联合热试车,试车曲线与预示曲线完全一致。据报道,该型发动机直径2米,采用分段对接技术,是中国目前装药量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官方报道称,此次试验是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助推火箭发动机首次与尾段伺服系统进行工程化地面联合热试车,验证了发动机与相关系统的工作协调性,获得了典型位置的力、热、噪声等环境参数。此次试车成功,进一步对分段对接发动机部分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优化,提升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为后续研制积累经验,也为中国火箭总体技术方案优化提供依据。这表明,这种新型2米直径分段式火箭应该是为其计划中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快舟21、快舟31系列进行的预研项目。据公开资料,快舟21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20吨,快舟31固体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70吨。此前,中国航天四院曾表示,快舟31将是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中国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重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分段对接技术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重要技术。采用分段对接技术,可以实现在直径一定的条件下,成倍增加发动机装药量,解决运载火箭对长时间、大推力助推动力的需求。中国航天四院介绍,该院此前已先后进行了直径1m/两分段、直径2m/三分段、直径3m/两分段固体发动机的地面热试车。官方宣称,此次热试满成功,表明该型助推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已全部达到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要求,可为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动力。

中国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重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航天四院此前曾在中国央视报道中介绍,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每公斤载荷费用有望降低到1万美元,也就是目前国际市场通常发射成本的1/2至1/3。中国《科技日报》7月4日的报道介绍,由于固体助推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机动性好等优势,采用固体助推器与液体芯级发动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固体大推力、液体长时间高比冲的技术优点,实现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中国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重要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