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姓和邹县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邹姓是中华常见姓氏,不过,你可知道这个姓氏与山东的邹县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吗?而且,这个姓氏与文圣人孔夫子的家世也有着一段渊源,真可谓"颇有来头"啊!

邹姓是中华常见姓氏之一,排当代姓氏第六十位。历史名人有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现代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等。

与中国的其他许多姓氏一样,邹姓有数种来历,而其主要的来历不仅与今山东邹县有历史渊源,还绕着一段"圣人"的家世之谜哩。

邹姓和邹县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今日邹城

在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中,邹姓属于"以邑为氏"。邹氏的远祖是建立商朝的子姓,周朝灭商后,将子姓王族的一支迁徙到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周的封国——宋。据《通志》称,到春秋时代,宋国国君宋湣公的后裔中有个叫正考父的人,受封于鲁国的邹邑,后"生叔梁纥,遂为邹氏,其地今兖州邹县是也"。

宋国的贵族正考父何以会受封于鲁国的邹邑呢?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在《孔子家语》中找到似是而非的线索。该书称正考父是宋湣公侄子宋襄公的第四代孙,俟其生下儿子孔父嘉时,因"五代亲尽",便从王族中分出来成一支族,姓孔氏。到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任孔氏族长时,宋国发生内乱,孔防叔遂率领族人逃往鲁国避难,《通志》中的"叔梁纥",便是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再生一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圣"孔子!《史记•孔子世家》称"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而据裴骃、司马贞、张守节等《史记》专家们的考证,陬邑就是邹邑,是叔梁纥"所治邑",孔子是出生在邹邑,而后才随母亲迁居曲阜的。

邹姓和邹县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史记》中有关邹姓渊源有所记载

用这些材料来印证《通志》的记录,叔梁纥曾经食采邹邑的讲法,大概不是空穴来风。但是,《通志》又称"遂为邹氏",为什么孔子依然姓孔而不姓邹呢?这个疑问,在《史记》《孔子家语》等古文献中也有些线索:据说叔梁纥在邹邑有妻有妾,共生九女一子,孔子是他年过六旬后续娶少女颜氏所生。孔子出生后三年,叔梁纥便死了,由其母亲将他带到曲阜。孔子自小爱行祭祀礼仪,但孔母从不提起他父亲葬在何处。这个秘密直至孔母死后,才由邹人輓父之母道破。我们也许可以设想,叔梁纥去世后,其部分遗属和族人仍留在邹邑,以后便如《通志》所言:"遂为邹氏"矣。

邹姓的另一支来源是曹姓。曹姓即"祝融八姓"之一,后又分出邹、菖等国。邹国的国都就在今山东邹县,后来该地被鲁国蚕食,成了鲁国的邹邑,叔梁纥治邹邑就是在此以后的事。所以曹姓邹氏的资历要比子姓邹氏更深远一些。

邹姓和邹县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邹姓与孔圣人也有渊源

类似邹姓出于邹县的事例,在"以邑为氏"的姓氏来源类别中,还有不少。封邑的产生,仍与宗法制相关:"天子"把国土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把封国内的土地分封给公族、卿大夫,或者像叔梁纥这类来自别国的贵族后裔,这种多层次分封的土地叫封邑,亦称采邑,可以传给子孙,于是其后人便有以采邑名称为姓氏的。因为许多古代的邑名至今还保留在现代的行政区划名称中,所以,如果您对古今地名知识掌握较多的话,就可能循着邹姓出自邹县的思路,为许多"以邑为氏"的姓氏找到它们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