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老蔣作為國民總統,除了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以外,他拉攏部下也是很有一套的,所以他的很多部下都對他忠心耿耿,誓死都要追隨著他。比如黃百韜、張靈甫、黃維等等,都是老蔣的死忠粉,即便明知道他有不少缺點,明知國軍必敗,依然堅守戰場,直到戰敗身死為止。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而一些被我軍俘虜的國軍也都死不認錯,不肯接受我軍的改造。由此可見,老蔣在訓練部下方面,確實是有過人之處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也是老蔣的死忠粉之一,他在臨死前依然堅持海葬,充分展現出了死硬的本性。

這個國軍將領就是胡璉。他出生於1907年,是陝西華州人。胡璉自幼便天資聰穎,胸懷大志,不願意碌碌無為地過日子,因此他讀書非常認真,成績也很好。胡璉先是考進了國民二軍,後來又考入黃埔軍校,成為該校第四期的學生,和林彪、張靈甫等人是同學。他在軍校時成績很好,一畢業就被編入國軍部下,並很快升任連長。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胡璉加入國軍的第一戰就是北伐戰爭,之後又連續參加了幾場戰爭,由於他作戰勇猛,膽識過人,因而得到了陳誠的賞識,被拉攏入陳誠的麾下,成為了土木系的一名骨幹。自此以後,胡璉便開始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到了抗日戰爭時期,胡璉已經成為了一名師長,並受命參與了多次戰役,其中讓胡璉真正揚名天下的就是石牌保衛戰。

石牌是長江的邊防要塞,如果一旦失守,四川將會十分危險,而國軍總部就在重慶,所以上級嚴令胡璉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死守。雖然當時的胡璉部隊兵力不如日軍,他卻毫不畏懼,反而巧妙利用當地險峻的地形,嚴防死守,將日軍的飛機重炮全部擋下。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在戰役的最後時刻,胡璉更是親自率領部隊和日軍兵戎相見,在那幾個小時裡,沒有任何槍炮聲,只有刺刀刺進人體的噗噗聲。胡璉就是以這種白刃戰的方式,最終殲滅了上千日軍,成功守住了石牌。他也因此一戰成名,並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此後,胡璉又相繼參加了多次戰役,殲滅鬼子無數,成為了抗戰中表現最好的軍人之一。在抗戰結束以後,胡璉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解放戰爭時,胡璉所在的11師已經成為了國軍主力軍之一,專門負責救援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哪裡有難就被派往哪個戰場,而胡璉起初也不負眾望,為國軍贏得不少勝仗。但到了後期,由於我軍日益擴大,而國軍內部卻問題重重,國內形勢發生了逆轉。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隨著我軍連報勝捷,國軍全面進攻的策略被我軍打破,國軍部隊也被我軍消滅了很多。所以在孟良崮戰役過後,我軍便開始將目標瞄準了胡璉和他的11師。不過胡璉非常聰明,警惕性也很高,我軍很難抓到他。直到1947年的7月,在山東南麻戰役中,我軍終於將胡璉及其部隊給包圍住了。

隨後,我軍便開始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想脅迫胡璉投降,但他卻寧死不降,一直在負隅頑抗著。眼看著我軍就要抓住胡璉的時候,突然天降暴雨,這場暴雨持續了七天七夜,讓我軍的攻擊受阻,而胡璉卻因這場暴雨覓得生機,最終被國軍給救走了。之後,我軍雖然曾多次和胡璉抗擊,但每次都被他幸運逃走。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後來,國民黨重新組建了12兵團,胡璉擔任司令官,並奉命駐守金門。在1949年的10月,我軍發起了金門戰役,但由於事先沒有注意到渡海作戰存在的很多不足,結果最終只有9千多名解放軍成功登陸金門。可是當時胡璉率領的部隊足足有萬餘人,結果可想而知,我軍在這場戰役中失敗了。

他是蔣介石最忠實“粉絲”,每次戰役都能逃走,臨終留下四字遺言

不過這場戰役只是我軍在解放戰爭的一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全局。但對於胡璉來說,卻是他人生中一場大戰役,也是他後來吹噓自己功勳的資本。此後,由於國軍戰敗,被迫退居臺灣,胡璉也跟去了臺灣。多年以後,我軍捲土重來,再次發起金門戰役,而這一次,我軍事先有所準備,最終獲得了大勝利。

反觀胡璉雖然在這場戰役中逃過一劫,卻從此離開了軍隊,直到1977年逝世於臺北。在他臨死之前曾要求海葬,希望可以“魂護臺澎”。由此可見,他的性格有多死硬,即便死了,也不願脫離國民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