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石碼,一座因五香而為人所熟知的古鎮。位於龍海市九龍江西溪與北溪交匯的錦江南岸,錦江是它明朝宣德年間的名字,明弘治後改為“石碼”。石頭碼起來的沿江小城,與石獅、涵江並稱為福建“三大名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只去過一次石碼,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煙火氣。沒有很商業的味道,沒有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更沒有滿大街的嶄新店鋪招牌,有的只是時光沉澱下來的騎樓古厝以及老街人情味,完完全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不緊不慢,不匆不忙,這也符合漳州人熱情、低調、安逸的性格。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老街配古厝,滷麵配五香。石碼人是幸福的,五香、海蠣煎、鍋邊糊、米苔目,燙煎炸煮;滷麵、釣面、沙茶麵、拌麵線,面面俱到;麻餈、四果湯、燒肉粽,只要回家總有一種美味是你想去吃的,小石碼就是這麼任性。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解放東、解放西、解放南、解放北,桶街、漆街、米街、碗街、茶料街、打石街......,縱橫交錯的街巷裡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奇珍異寶,一條街有可能就是販賣一個行業。漫步其間,只要用心發現總能遇見小驚喜,而這無數個小單元組合起來就是一隻裝滿各種石碼故事的百寶箱。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走在充滿年代感的連排騎樓古街上,店鋪林立,人潮湧動,人聲鼎沸,所見之處全是尋常人家所需的日常用品,瓜果蔬菜、鍋碗瓢盆、家常器具,每一個場景都非常的接地氣,把每天過成日常才是小石碼該有的樣子。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然而,抬頭仰望你又能看見另一種風景,它們大多一面牆三扇窗,顏色多樣,風格迥異;其中,最精美的還要數中西合璧的水泥雕花,它們是中國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騎樓的建築精華,是石碼老街最引人注目的窗戶景觀。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眼睛冒著綠光的劍獅,據說是神話故事中的龍鳳呈祥劍,可以驅魔辟邪,鎮宅祈福。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紅磚騎樓上各式各樣的窗戶雕花

小小的土地公廟,大大的香火,閩南人的拜神程度外人是難以理解的。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石碼兩座最顯眼也最有標誌性的亭子:中山亭和宛南亭。

中山亭

,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瘦瘦高高地矗立在中山公園內,頂端的紅燈原來安裝的是方向儀,這也是石碼最有人氣人們最常聚集的場所,益思亭是它最初的名字。而讓我感到好奇的是,石碼是龍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中山公園,也有中山亭,卻沒有看到中山路。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布袋戲是石碼的民間戲,估計時常在中山公園上演。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中山公園旁的錦江影劇院,古典與現代融合。

黃色外牆,蓮花瓣屋頂的這座街心亭就是宛南亭。只要步入打石街,人們就能遠遠地看見它,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釘子戶”。其實,這是1924年石碼市政建設時,商戶自願讓路拓寬道路而得以保留,建於明朝弘治年間(1492年),古稱騎港佛祖寺,於1997年10月被列入龍海市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宛南亭邊上就是有名的關帝廟(武廟),也叫上碼帝君廟,同樣來源於明朝,上一次大規模維修是在2001年,現位於解放北路,於1992年10月被列入第三批縣級文保單位。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甘棠廟,祭祀觀音大士的場所。早期與宛南亭一樣都位於街道中心,都趕上道路拓寬,而它們的命運卻全然不同,甘棠廟不幸被拆重建,朝向也被更改,現位於解放南路(即甘棠前街)。

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2020年閩南首個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古鎮

喜歡石碼,或許就像舒婷在散文《到石碼去》中所寫的那樣,“石碼鎮白天有慷慨熱烈的陽光,存在石縫,流在海灘,到了晚上就發酵成濃濃的酒香”。等待是值得的,小石碼終於被翻牌了,於2020年4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