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大學生的擇業標準到底是金錢還是前途?

中國式傳統教育正在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成長,在上世紀,似乎考上大學就等於有了出路,確定了一輩子的選擇,可隨著大學畢業生逐年遞增,各類碩士、博士研究生在社會上日漸氾濫,畢業、擇業、就業,變成了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艱辛過程。

大學生的就業出路從總體上看,大致可以分為求職應聘、考研、考公務員、自主創業等幾大類,在畢業前大多數學生其實對自己今後的工作並沒有清晰的打算,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在隨波逐流,聽說別人在考研,就削尖了腦袋往各大高校扎堆,聽說同學在考公務員,就也一次不落地報名各種國考、省考。

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大學生的擇業標準到底是金錢還是前途?

某高校排隊報考研究生人潮湧動

拿我一個妹妹為例,她在去年剛剛從全國某著名高校畢業,當年也是高考成績近700分的學霸,可自從讀了大學,彷彿瞬間失去了前進的目標,直到去年畢業前還在猶豫到底應該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大四剛開學,學院給了保研的名額,她一心只想考公務員,沒有報名,看到同學們都順利走上了保研的道路,她又眼紅,結果放棄了剛剛考上的某省選調生,犧牲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家裡複習考研,至今還在焦急等著考研成績。

其實,即便讀了研究生,到頭來還是要面臨找工作的問題,而在讀研的三年時間裡,認真考慮後路的人又微乎其微,很有可能重蹈覆轍,再次邁向考公務員的漫漫長路。

這三年,不過是為你逃避現實寬限了三年的刑期。

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大學生的擇業標準到底是金錢還是前途?

據最新消息報稱,2019年全國公務員招考人數大幅縮減,僅山西、湖南、貴州、山東、江西、湖北、福建等七省就合計少了14979人,有的省份招考人數甚至比去年少了一半,但激烈的競爭並不會讓大學生們望而卻步,公務員仍然是眾多畢業生選擇的一個大趨勢。在廣州、上海、北京這些一線城市,一個職位甚至會有成千上萬人報名,成為名副其實的“萬人坑”,即便如此,每年的“填坑者”還是會前赴後繼地往裡跳。

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大學生的擇業標準到底是金錢還是前途?

實際上,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只是在本城市的中層,在一些三線以下城市,比如我所處的這個小城市,其月薪甚至低於工資平均水平,而隨著公務員體制內改革,他們所能獲得的“灰色收入”,即一些隱含的優惠也越來也少,幾乎除了工資和績效就沒有任何附加收入了,即便如此,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這又是為什麼?

公務員之所以成為各個學校畢業生爭搶的職業,大概和我們的傳統觀念分不開。公務員,吃的是皇糧,工資是納稅人的錢,可謂是共產黨麾下的領導階層,這就是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的板印象。相對於在大企業給人打工,在政府機關工作似乎更能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尤其是我們父母一輩的虛榮心。如果你是研究生學歷,一旦考入體制內,起點就是副科級待遇,也就是副局長級別待遇,這就充分給了你引以為傲的資本。

考研、考公務員、創業,大學生的擇業標準到底是金錢還是前途?

我朋友一直在私企供職,做的是計算機行業,年薪十分可觀,但在五年裡輾轉了三家公司,雖然小有積蓄,朋友的母親卻十分不滿,只要她回家,勢必催促她找一個穩定的職業,安身立業成家。這個職業,指的就是公務員。

也就是說,在幾代人的印象裡,在企業你有再高的收入,都比不過在政府機關裡的一個虛職。

追求穩定沒有錯,追求退休後的高工資也沒有錯,但是刻板印象太過於根深蒂固,已經嚴重束縛住了大學生們今後發揮才幹的空間,時代在不斷髮展,科技在日新月異,在這個國家大力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的好時機,何不有一點冒險精神,試著改變一下我們的固有思想呢。

畢竟,真正適合你的工作,真正和你的理想追求所契合的工作,才是你應該從事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