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平原為什麼那麼平,怎麼形成的?

江山誰來守0


大約在2億多年前的中生代,環太平洋發生了一次對我國東部地區影響非常深刻的造山運動——燕山運動,在此期間,長江中下游一帶,不斷地有火山噴發及岩漿侵入活動,浙江、福建沿海等地不斷有酸性火山岩形成,構成了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基底。華北平原在華北地臺之邊緣隆起了許多山脈和

沉降的盆地,如太行山增高、壯大,山西一系列凹陷盆地等,山東半島岩漿岩侵入活動劇烈,形成了花崗岩構成的丘陵地貌。東北地區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地區岩漿活動頻繁,形成了一系列山脈。

經過中生代以後,我國三大平原的地貌格局逐步形成,在地殼活動平靜時期,不斷地接受流水的沉積,通過外力作用逐漸減弱了地形的起伏,三大平原的雛形漸漸顯露出來。

中生代過後,新生代又發生了一次大規模造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碰撞,青藏高原迅速隆起,受此影響西部地區形成了我國東西走向的山系,如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等褶皺山脈。中國地勢西高東低的地形階梯開始形成,陸地輪廓基本上和現在相似。

賀蘭山——龍門山一線以西地區,在強烈的擠壓作用形成許多高大山脈或斷陷沉降的盆地。與西部地區以擠壓作用為主導的構造運動和地貌演化不同,賀蘭山——龍門山一線以東地區在新生代以拉伸作用為主,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一線為界,此線以東地區總體來說以斷裂沉降為主,最終形成了東部三大平原雛形。

上圖中GPS觀測獲得的相對於穩定歐亞參考框架下的,中國大陸現今地殼運動速度場,藍色箭頭是各GPS觀測站的速度矢量,從中可以看出,東部地區藍色箭頭越來越少,受力越來越弱,以拉伸力為主,反映在地貌上以沉降為主。

外力作用以河流沉積為主,如果說中生代與新生代塑造了大地貌格局,接下來經過成千上百萬年風力作用、冰川作用,流水侵蝕作用、河流搬運作用等不斷地改變地表形態,把高山削低,還會把低谷填平。其中河流的沖積、沉積作用把上游的泥沙搬運到下游地區沉積下來,河流的擺動不斷地拓寬谷地,逐漸被淤平,平原地形越來越顯現出來。華北平原地區,黃河河道的變遷,促進了華北平原的形成並不斷地向邊緣海推進,形成河口三角洲。東北平原的遼河、松花江、黑龍江等河流也是如此,河流是對地表起伏進行雕刻塑造的主要動力。

北美洲的平原與我國東部三大平原成因類似,所不同的外力作用有所差別,加拿大北部平原主要是以冰川塑造為主,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密西西比河沖積淤積形成,南美洲、非洲也是如此。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地貌是內力和外力作用對地殼長期作用和演化的結果。內力作用控制著地球表面的基本輪廓,形成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大的地貌類型,而外力則對地表起伏進行雕刻塑造,使高山削低、凹地填平。其中河流是塑造地表的主要動力,在高緯度地區冰川作用更為顯著,如北歐、加拿大等地。


地理縱橫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平原,比如亞馬孫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北美洲中央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西歐平原、波德平原、圖蘭平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等。平原地形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分別是由地殼運動而形成的“構造平原”,由河流泥沙沖積而形成的“沖積平原”,以及由外力不斷侵蝕而形成的“侵蝕平原”。

在眾多平原中,由河流攜帶的泥沙沖積而形成的“沖積平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地球表面的外力作用主要包括流水、風力、冰川、海浪等類型,其中河流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流水作用,河流從上游到下游入海口,由於流速的不同,從而會表現出不同外力作用傾向,通常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區,由於地形較為陡峭,河道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多表現為侵蝕性,而到了河流的中下游地區,由於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流水多表現為沉積性。也就是說,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由於河流流速減慢,河流中攜帶的泥沙就會沉積下來,形成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形。

以我國的華北平原為例,華北平原位於太行山以東,北至燕山,南抵大別山,東部直達黃海和渤海沿岸,總面積約為3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沖積平原,華北平原可以說是一個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華北平原在地質上屬於一系列的斷陷盆地,而河流攜帶的泥沙不斷的沉積,包括黃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最終形成了寬廣的華北平原。其中,黃河是泥沙輸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每年都攜帶了數量極為驚人的泥沙量,沉積在華北平原,經過幾千上萬年的演化,最終形成了寬廣的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


地理沙龍


其實原始地球形成之初,整個地表應該都是平的,除了隕石撞擊產生的坑洞以外,整個地表沒有山體存在,只有水、鐵、鎳等地球原始分子,後來地表物質都是在地球成長的億萬年時間裡逐漸覆蓋形成。平原是地球形成後最簡單的地質構造組成,在經歷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期,只有平原可以看做是地球板塊簡單運動的產物。地球板塊運動過程中,平原板塊只有簡單的沉降、升起、組合,沒有發生過板塊碰撞擠壓,所以在平原之上很少能看到山脈隆起,哪怕很小的一座山都很難見到,比如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
原始地球只存在平整陸地和海洋,當前我們所看到的地質構造,除了平原的地質構造比較簡單以外,像丘陵、山峰、火山、峽谷等構造都是地球連續板塊運動的結果。以我國的青藏高原為例,往前追溯幾千萬年是海洋的一份子,後來大陸板塊漂移又撞擊結合,最終印度板塊直插青藏高原之下,將高原隆起,這才改變了青藏高原地區原有面貌,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以此形成。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所以用絕對的數據去觀測地球平原,其實也不完全是平的,平原也具有一定的弧度,但因為地球太過巨大,所以這種弧度肉眼不可見,在地球內部幾何學中也將這種弧度忽略不計。當然,地球上的平原有很多,像我國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美國大平原這種大型平原是地球板塊大面積隆起,日本的小型平原多是高山水流衝擊平原。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1.地殼運動形成,2.河流沖積形成,


津津湯包


大自然鬼斧神功,順勢而為,不以人們意識想像力涉及,而自然而然也。


雲計祘


河流沖積而成


古月丨丨丨ZZZ


因為很平,不是形成的。


偉岸儒雅


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是怎麼形成的?華北平原,又名黃淮海平原,所以華北平原的形成主要是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形成,多數地方沉積層厚度達七八百米之厚。數千年以來黃河不斷改道、擺動範圍北至天津、南到江淮地區,幾乎佔據整個華北平原。黃河改道過程中,與其他海河、淮河等河流共同營造了華北平原。目前的華北平原還在繼續擴大,從1855年至今,黃河使得華北平原增加了3000平方公里的陸地。


囍妹727


古時候戰爭多,馬走過的多,就有了,馬踏平原


幾時影視6


自然形成的,隨著地殼運動慢慢形成的,人力財力改造形成的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