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案例

今天,帶孩子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朋友的孩子,一直說我家寶寶是個傻子,我家寶寶就變得很生氣,一路上悶悶不樂的。

回到家,我問寶寶:“寶貝,你為什麼生氣呀?”

他說:“媽媽,他罵我是個傻子”。

我對寶貝說:“記得,媽媽以前帶你去看哪吒的電影嗎?電影裡的哪吒是妖怪,還是神仙呢?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寶貝說:“妖怪!”

我:“那他為什麼要救很多人呢?”

寶貝:“因為,爸爸說他是神仙啊。”

我:“對呀,那小朋友說你是傻子,但是,你不是傻子,所以,又有什麼好生氣的呢?”

聽完我的話,孩子若有所思,過了一陣子。他告訴我:“媽媽,我不是傻子,所以,我不生氣了。

於是,這件事就翻篇了。


分析: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像我家寶貝一樣,總是容易把別人的話聽進去,然後,變得很生氣呢?

卡耐基先生曾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寫道: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麼想的。

有一段時間,我很討厭別人說我是一個全職寶媽。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上繪本課。遲到了一會,就對朋友解釋:“孩子整天無所事事,所以,睡到自然醒才起來”。朋友回了我一句,他說:“你不也是整天無所事事的人嗎?”

他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我,後來,當我去反思自己,為什麼總是不喜歡別人說我是個全職媽媽,或是整天無所事事時,我才發現,其實,是因為我自身價值感缺失導致的,也就說是我自己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所以,當別人說我是全職寶媽或是無所事事的人時,我就會變得很生氣。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你需要學會疏解情緒的三種方法:

1.從反擊到反思


當一個人試圖指責你,那是因為他們自身的不滿足所導致的。就像我老公很多時候指責我說:“離了我,你什麼都不是。”

當一個人用一個手指指向你的時候,其實,他的三個手指卻指向了自己。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當一個人指責你的時候,其實,是由於自身的不滿足導致的,他說的更多是他自己

所以,我就會想,老公今天又受什麼刺激了,是精神上沒有得到讚賞方面的滿足,還是遭受了生活壓力,所以,才這樣。

2.質疑

當我老公責罵我的時候,我會去質疑他對我說的話。我會問自己:“他說的話是真實的嗎?還是,只是謊言”。當一個人責怪你的時候,其實,只是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所以,對我們來說,大多數的責罵與侮辱都是謊言。

收到他人的批評的時候,我們要去用真相來照亮這些謊言

有一天,我老公對我說:“你真沒用,整天在家,孩子也帶不好,你看,他都被你帶瘦了”。

我默默無聞,但是,在心裡,我卻把這番話翻譯了一遍,告訴自己。

“真實的你並不是他所說的那樣,他只是通過指責你,來推卸自己的責任。真實的你,勇敢、有責任心,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不必自責”。

每個媽媽都需要有個自動翻譯消極語言的功能,否則,你就會陷入他人的謊言中,直至崩潰。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3、拒絕

他人批評你或者責備你的時候,你是不是照單全收了呢?

當你走到一個垃圾堆旁邊,你會將垃圾堆裡面最髒、最破的拿起來掛到自己的衣櫥裡嗎?

你肯定不會!

那麼,你為什麼要將他人批評與責備放在自己的腦袋裡呢?

就像我對孩子說“他說你是傻子,但你並不是傻子,所以,你沒有必要生氣。”一樣,對於你不想要的東西,你完全可以選擇拒絕。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就像很多時候我面對老公的責備,大多數情況,我是直接走開,因為我不想接收他的負面情緒。

我告訴自己:他批不批評你,是他的事情,但是,不接不接受,就是我的事情。

當你勇敢地拒絕他人的責備與批評時,你會發現自己變得很輕鬆,也很勇敢。

他人的話之所以刺痛你,那是因為你也是“這樣”想的

以上,就是寶媽疏解情緒的三種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轉發或收藏,讓更多的人受益。

感謝您的觀看,我是寶媽的逆生長,歡迎關注我,持續分享育兒經驗與婚姻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