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擊鼓催徵 堅決攻克最後貧困堡壘

甘谷:擊鼓催徵 堅決攻克最後貧困堡壘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縣城全貌。

2018年5月,全省首個扶貧車間在甘谷創建,繼而在甘肅大地迅速推廣試行,為全省提供了一條可複製可借鑑的脫貧創新之路。

2019年4月,甘谷以零漏評、零錯退的成績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書寫了全縣脫貧攻堅歷史性的奮進之筆。

2020年3月,甘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各級領導、鄉村幹部、幫扶隊員……人人以攻堅為己任,個個以決勝為指向,掛牌作戰,大幹90天,全力以赴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王慧敏 張 穎 安建文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辣椒。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扶貧車間。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蘋果。

回首來路,甘谷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戰果累累。

展望前程,甘谷充滿信心,盡銳出戰,不勝不還。

決戰決勝之年,全縣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盯補齊全面小康“最大短板”,?力同心、眾志成城,在脫貧攻堅殲滅戰場上衝鋒陷陣,努力書寫脫貧攻堅精彩答卷。

一場規模空前的齊心會戰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當務之急是排兵佈陣,建立作戰機制。

如何排兵,怎樣佈陣?脫貧攻堅伊始,縣委、縣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分醞釀,科學提出了“一提高三提升一落實”總體思路,全面構建“1326”攻堅責任體系,同步建立高位推進、專責專抓、掛牌作戰、資金保障、激勵問責五項攻堅機制,健全完善旬月推進、定期通報、督導巡察、跟蹤問效四項推進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12名縣級領導牽頭專責組專抓行業扶貧,8名縣級領導掛帥督導巡察組常態化督查指導;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聯鄉包村、駐村工作隊幫扶貧困村、幫扶責任人聯繫貧困戶的三級幫扶責任體系,由41名市縣兩級領導包抓全縣15個鄉鎮75個貧困村,省、市、縣118個幫扶單位對口幫扶195個貧困村,4532名幫扶責任人聯繫幫扶35843戶貧困戶,實現幫扶力量全覆蓋,凝聚了全民參與、全員攻堅、盡銳出戰的強大合力,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效。五年累計脫貧16.26萬人,退出貧困村172個。截至2018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1.48%,貧困村退出比例達88.2%。2019年4月,甘谷以漏評率、錯退率為零的優異成績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站在整縣脫貧摘帽新起點上,縣委、縣政府確定2019年為“鞏固提升年”,適時提出了“堅持摘帽四不摘、補齊短板強弱項,全力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和成效”思路,集中一切兵力,下大氣力抓重點、排隱患、補短板、強弱項,脫貧質量和基礎進一步夯實。年內脫貧3688人,退出貧困村20個。目前剩餘貧困人口4585人、貧困村3個,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0.81%。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

要讓群眾過上美好生活,“摘帽”絕不是終點,恰恰是新的攻堅起點。

3月19日,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是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是一場只能取勝沒有退路的生死之戰。全縣上下務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重要指示,立下攻堅志,橫下一條心,大打一場脫貧攻堅殲滅戰總決戰。”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擴大)會上,縣委書記申君明態度堅決,語氣鏗鏘。

會戰開始以來,全縣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牢固樹立“首位”意識,堅持“四不兩直”方式督導脫貧攻堅,一線掌握情況、一線解決問題、一線推進工作。各級黨員幹部以問題排查整改為核心,以“四核四防十緊盯”專項行動為抓手,緊盯剩餘貧困人口、有致貧返貧風險人口、“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短板弱項等三大攻堅目標,全力落實攻堅、鞏固、提升、兜底、整改五大重點任務,堅持“早”字當先、“急”字當頭,從快從緊抓細抓實各項重點任務,一場規模空前的脫貧攻堅齊心會戰全面鋪開。

一次補齊短板的精準施策

跨進新興鎮大王村村民王引記家的門檻,最吸引眼球的不是兩層小樓和打磨平整的水泥院,而是擺了整整幾個臺階的各類盆栽和牆角露出來的一個白色水龍頭。

這個水龍頭讓王引記盼望了很久。以前村裡吃水不方便,經常缺水,大多數村民吃的都是窖水,水質和衛生條件較差。新興鎮大王村黨支部書記王俊福介紹說:“村上依託縣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解決了全村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現在村裡每家每戶都通上了自來水。”

在距大王村不遠的楊家村,讓貧困戶宋明德和張芳武老兩口臉上泛起笑容,還有他們家新搬進的二層小洋樓。站在水泥院子裡,白色碎花的瓷磚和大紅色的門簾遙相呼應,格外醒目。從露天台階盤旋而上,來到有一排落地窗的二樓,只見窗明几淨、一塵不染。“趕上了國家危房改造的好政策,住進新房真是好。”宋明德說:“住房條件改善了,兒子可以安心去打工,我們老兩口務好幾畝花椒樹,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脫貧我們有信心。”

離開楊家村,沿著平坦的水泥村道一路前行,只見水泥路從主幹道不斷向村莊延伸,一條條通往各自然村的水泥路在沃野之間分支,通向各家各戶。田地裡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勞作,一邊笑談著如今的幸福生活,眉梢眼角流露出喜悅;錯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美景圖展現眼前。

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底氣”從何而來?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硬件”設施的配置上。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著眼夯實脫貧基礎,突出短板瓶頸,分類施策,精準醫治。按照“缺什麼、補什麼、一次性補齊”的原則,大力組織實施水、電、路、房、網和農村人居環境的“5+1”清零工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實施危房改造8892戶、易地搬遷2660戶13736人,實現了應改盡改、應搬盡搬。聚焦“農村飲水安全有保障”,啟動實施了引洮二期配套城鄉供水工程,建成9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51.93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通自來水農戶比例達到95%,飲水安全農戶比例達到100%。聚焦“出行通暢有保障”,建成通行政村水泥路698.8公里,硬化砂化自然村道路1171.5公里,所有行政村硬化路實現全覆蓋,自然村道路全部實現硬化或砂化,50%以上的貧困村村內巷道實現硬化。聚焦“醫療有保障”,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體系,全面推進“一人一策”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聚焦“入學有保障”,落實各類資助資金3.22億元,惠及學生50多萬人次,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學生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聚焦“最低生活有保障”,貧困人口全部參加了基本醫保和養老保險,安排扶貧專崗2402個,選聘生態護林員1100人。聚焦“電網有保障”,先後給所有行政村全部接通了有線寬帶網絡、無線網絡和廣播電視,貧困自然村實現動力電全覆蓋;聚焦村容村貌整治,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87個、整潔村260個,農村人居環境徹底改善。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甘谷:击鼓催征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甘谷花椒。

一幅遍地開花的產業圖景

群眾要穩定脫貧過上美好生活,發展產業是關鍵。

脫貧攻堅戰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產業培育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和長久之計,堅持整流域推進與精準到戶到人相結合,下大氣力推進整流域開發+農發公司+扶貧車間+四大支柱產業的“1114”產業扶貧體系,全縣果品、蔬菜、養殖業規模分別達到58萬畝、28.5萬畝、463萬頭(只),總產值達到60億元。

全面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到戶產業扶貧措施,紮實開展“六大產業精準扶貧”行動,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成立了甘谷縣普眾農業產業發展公司,成立了普眾農業產業發展公司。為6769戶貧困戶落實扶持資金3964萬元,為6800多戶貧困戶入股配股1.2億元,貧困群眾有了穩定產業收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416家、龍頭企業62家、家庭農場156家。

按照“山區人均一畝園、川區戶均兩畝菜、人均收入過萬元”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蔬菜、果椒、養殖等紮根性主導產業,建成了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打造了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示範基地、南北淺山區兩個百里林果示範帶、“種養加”結合生態養殖循環發展產業鏈。一項項富民產業的不斷壯大,讓老百姓的錢包迅速鼓起來。針對致富缺技術的問題,精準對接貧困群眾培訓需求,組織實施致富帶頭人、實用技術等各類培訓,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人有一技之長的目標全部實現。

4月2日午後,春日的細雨滴滴答答落在安遠鎮鞏川村設施櫻桃大棚上,敞亮的大棚裡泛起水霧,一株株櫻桃樹“享受”著棚內溫潤的空氣。村民陳彥宏忙著查看櫻桃生長情況。

“這裡的櫻桃已經開始變紅了。”陳彥宏手指的樹葉後面,藏著幾大顆櫻桃,有的已經開始發紅。對他來說,眼前的這些樹上結出的不僅是櫻桃,更重要的是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為了發展壯大村級櫻桃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安遠鎮鞏川村“兩委”依託本村佳農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支部領辦合作社+產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從遼寧大連引種優質櫻桃成年大樹,建成佔地42畝的溫控大棚櫻桃種植基地,發展露天櫻桃園600多畝。

“櫻桃樹本來就適合生長在沙土地裡,加上現代化的科技管理,我們去年引進的樹已經全部掛果。”甘谷縣佳農果蔬合作社負責人曲義平說。在甘谷,像鞏川村一樣發展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勝枚舉。

如今,村村都有主導產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1572平方公里的古冀大地上,產業之花處處綻放。

一項精準對接的就業扶貧

2月10日,甘谷縣六峰鎮騰達實業公司的扶貧車間復工後,轉產口罩等防疫物資。此前,這家扶貧車間主要生產各類服裝。扶貧車間負責人張維林說,扶貧車間轉產生產口罩,不僅可以為防控一線保障物資供應,也讓更多貧困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就業扶貧如何破冰,才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快馬加鞭緩解農民工就業這個燃眉之急?

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調研排摸,打出了一套穩崗就業“組合拳”,提出了有組織對外輸轉就業一批、縣內企業和建設項目帶動就業一批、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吸納就業一批、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一批等“四個一批”辦法,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案”“一對一、人盯人”工作思路,突出勞務有組織輸轉“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採取包車直達、點對點、一站式、下車門進廠門等方式,大力組織實施扶貧車間、公益崗位等工程,集中優勢資源,持續擴大組織輸轉的規模和質量,全力促進全縣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貧困勞動力輸轉就業創收。

甘谷騰達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探索推行“訂單式招生、學徒制培訓、組織化輸轉、一條龍服務”的勞務培訓輸轉模式,依託騰達“勞務400雲平臺”,實現了用工信息、技能需求、培訓內容的網上精準對接,有效解決了培訓與用工需求脫節問題。今年以來,縣上先後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0萬元給予務工群眾交通補貼,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培訓貧困勞動力,最大程度保障農民工返崗復工,累計完成組織化輸轉農村青壯年勞動力9.4萬人。

六峰鎮六峰村村民蔣小珍,今年38歲,這幾年因為照顧兩個孩子不能出門打工,全家生活僅靠丈夫務工收入來維持。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外出務工成了大問題。六峰村扶貧車間創辦後,她報名參加培訓學習縫紉技能。剛開始技術不熟練,出活慢,一個月能領工資1500多元。後來隨著技術的嫻熟,她一個月能掙2500多元。

蔣小珍說:“現在邊照顧孩子邊上班,收入穩定了,生活也有盼頭了,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好多了。和以前在家照顧孩子相比,更重要的是自己有了收入後家庭的氣氛更和諧了,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了。”

扶貧車間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至關重要。縣委、縣政府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戶參與”的思路,探索推行“企業+車間+貧困戶”模式,鼓勵支持勞動密集型企業把生產車間和培訓課堂設立在村一級,積極打造貧困群眾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既讓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照顧家庭兩不誤,又讓企業降低了用工成本。累計建成運營“扶貧車間”72家,目前已全部復工復產,帶動群眾就業2500多人。

2018年以來,甘谷縣按照衛生保潔、道路養護、巡河護水、生態護林、養老服務、護理送醫、就業社保、治安及設施管護“八大員”崗位設置,在全縣405個行政村設置了2402個崗位。今年,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在全縣405個行政村、3個未脫貧村、2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開發崗位940個。其中包括408個臨時性防疫消殺員崗位,405個愛心理發員崗位,127個保潔、護林、護路等“八大員”崗位。408個臨時性崗位已完成人員選聘,全部安置到崗,532個崗位正在進行選聘。截至目前,全縣累計設置崗位3342個,每個行政村平均崗位數達到8.25個。

趙換弟是八里灣鎮趙家灣村村民,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家裡有3個在校學生。她一邊在家種地務農,一邊照顧孩子,維持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丈夫肩上,日子過得較為拮据,剛剛超過脫貧標準。

村委發佈公益崗位“八大員”招聘公告後,她趕緊去了解招聘政策,向村委遞交了申請書。通過村委審核、“兩委”班子會議審議、公示、崗前培訓等環節,她順利被選聘為環衛保潔員,工資每年1.2萬元。說起這事,趙換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如今,甘谷每年完成培訓3萬餘人次,年均組織輸轉勞務11萬人次,創勞務收入20億元以上。

一次全面深入的透視體檢

“兩不愁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聚焦點”,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

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健說,要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重點領域,聚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及各類監督檢查、暗訪督查等發現的問題,從嚴從實狠抓整改。

面對交賬之年、收官之戰,縣委、縣政府始終保持思想不放鬆、精力不轉移、工作不鬆勁,緊盯短板弱項,專門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責任、整改措施,建立整改臺賬,積極推進脫貧攻堅掛牌作戰、“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5+1”鞏固提升專項行動、消除視覺貧困專項活動,對標對錶,逐項逐條整改,堅決做到脫貧攻堅問題高質量清零。

掛牌作戰集中攻克剩餘貧困堡壘。9名縣委常委、分管縣級領導掛牌作戰3個剩餘貧困村和7個貧困發生率大於2%的已退出貧困村,鄉鎮科級幹部掛牌作戰4585名未脫貧人口,駐村幹部、幫扶責任人、村幹部掛牌作戰816戶4602名脫貧監測人口和1924戶8890名邊緣人口,定期研究調度,靠前指揮作戰,整合資金3207萬元實施3大類11個重點項目,全面補齊差距短板。

竭力推進“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聚焦“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紮實開展“兩個遍訪”行動,逐村逐戶逐項“過篩子”,徹底排查整改突出問題。240戶新增危房全面開工建設,32.5公里飲水管網改造全面啟動,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政策全面落實。

紮實開展“5+1”鞏固提升專項行動。圍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村組道路、東西部扶貧協作、兜底保障6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各項既定任務落實,統籌8409萬元用於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搬遷貧困戶全部入住,剩餘241戶拆舊復墾完成127戶,完成率52.7%;320公里村組道路已完成硬化198公里,完成率62%;將90戶特殊困難戶納入或調整為一二類低保,剩餘貧困人口中535戶2124人實現了政策性兜底。

專項整治視覺貧困。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村容村貌提升、農村垃圾和汙水治理為重點,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整合各類資源,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加快行政村公廁建設和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一體化推進“八差”問題治理、殘垣斷壁和老舊“危”“空”房拆除、黑臭水體治理,累計拆除殘垣斷壁10.68公里、老舊危空房2018座,清理垃圾4217噸,整治黑臭水體160處,完成改廁2129戶,農村人居環境實現了質的飛躍。

響鼓重錘催奮進,決戰決勝看今朝。帶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承載著64萬古冀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甘谷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向堅決殲滅最後的貧困堡壘衝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