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國產片在港臺難火,在臺灣需要抽籤

今年春節檔的影片中,《流浪地球》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如今這部影片已經輕鬆拿到了41億元的票房,成為華語影片票房榜的亞軍。此前這部影片在公映的時候就吸引了很多話題,其中很多話題都是來自於港臺,不少港臺觀眾都希望能看到這部精彩的國產科幻片,但是因為政策受限,這部影片卻始終沒能登陸港臺。

《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國產片在港臺難火,在臺灣需要抽籤


雖然港臺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話題度比較高,但是實際上這部影片在香港上映時的票房卻並不理想,甚至用慘淡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2月28日,旺角百老匯影院開場前一小時,300個座位只賣掉了7張票,這與國內場場爆滿的情況形成了較鮮明的對比,那麼同樣都是中國人,為什麼同一部影片在香港和大陸遭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呢?這裡面其實大有原因。

《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國產片在港臺難火,在臺灣需要抽籤


其實港臺觀眾和大陸觀眾在審美和文化方面是有不同的,這一點其實在近些年的綜藝節目中就能感受出來。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來自臺灣的藝人每次表演都會遭遇冷場,國內觀眾對於臺灣喜劇藝人的評價就是“莫名其妙”,大陸人理解不了這種比較特別的臺灣笑點,同樣,大陸喜劇在臺灣也是不怎麼被推崇,可見在審美的角度上,兩地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國產片在港臺難火,在臺灣需要抽籤


此外,《流浪地球》在香港的票房遇冷現象還折射出了一定經濟和政策上的原因,首先是因為近些年香港物價一直在節節攀升,所以土地租金也是不斷上漲,因此電影院也是不斷的減少。

而對於大多數的香港影院來說,他們會在大陸片、港片、好萊塢作品中進行選擇,好萊塢大片的票房很穩定,整個世界都賣得很好,所以香港影院第一時間要讓好萊塢的大作先播。然後是香港演員的作品,此前的《寒戰》、《掃毒》片中聚集了大量的香港藝人,所以這些作品在香港的票房也很好。

《流浪地球》在香港遇冷,國產片在港臺難火,在臺灣需要抽籤


在臺灣,國內影片想要進駐到臺灣影院,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按照規定,臺灣每年從國內院線中抽取十部影片,而因為是抽籤決定的,所以影片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所以這也自然無法讓臺灣觀眾對國產佳作產生好印象。

同樣都是中華文明,但是文化表現出來的差異卻如此明顯,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