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代名相对弈宦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才是幕后玩家

北宋时期,虽不如唐朝国富民强,却文人辈出,独领风骚几千年。北宋名相更是数不胜数,而这位名相曾经"连中三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独占鳌头,可谓是状元之中的战斗机,放在当今,那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人物。他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名相王曾。

北宋一代名相对弈宦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才是幕后玩家

王曾自小孤苦伶仃,是叔父将他一手带大,自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文章,是真宗皇帝钦点的殿试第一名,在向叔父报喜的时候他写到:"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积德,大人不必过喜"。即使是获得了圣上钦点,却也不骄不躁,这样的素养着实令人佩服,至此他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旅。王曾这种处事沉稳大气的方式才为他一步步走向宰相之位蓄势铺垫。

北宋一代名相对弈宦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才是幕后玩家


王曾的仕途并非平步青云,畅通无阻,也曾遭受王钦若的陷害和排挤,不过四年后由于在地方政绩突出,后来又被恢复职称参加政事。让他真正走向相位转折点发生在公元1022年,在真宗驾崩后,奉命入宫起草诏书的王曾与丁谓来了一次正面交锋,王曾主张刘太后代理国政,而丁谓主张由刘太后全权处置国家大事,王曾便正义直言:"皇帝年幼的时候太后来参与国事本身就会使国运衰退,如果再让其全面执政,恐怕国运更加难以兴旺。"

北宋一代名相对弈宦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才是幕后玩家


王曾这一席话无疑得罪了刘太后,使得太后青睐丁谓,在笼络太后之后,于是丁谓便施计,每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才让皇帝和大臣们见面,如果有不能解决的事情才让贴身太监禀报太后,由太后做主解决。但太后的贴身太监其实是丁谓的内应,经过此番操作,丁谓将朝政大权紧紧握在手中。王曾把这一切看的相当透彻,不过并不急于揭穿,而是选择沉寂,伺机而动。


丁谓见王曾不在生事,便对他总放松警惕。王曾设计,和丁谓讲到自己没有儿子,想过继自己弟弟的儿子,希望得到太后的允许,丁谓一听是小事,便带他去见太后,见到太后之后便把丁谓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此时正逢雷允恭修建真宗陵墓时出现纰漏,陵墓漏水,于是王曾借此大做文章,说这是丁谓主使,故意破坏先帝陵墓风水,丁谓这是想要捣毁先帝陵墓篡权。刘太后一听更是火上浇油,丁谓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她所能容忍的底线,丁谓由此被贬抄家。

北宋一代名相对弈宦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才是幕后玩家


在这场斗争中,王曾先是迷惑丁谓,让他对自己放松警惕,然后借机捕杀雷允恭,削弱丁谓的羽翼力量,最后取得刘太后对他的信任。丁谓一着不慎自此万劫不复。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王夫之曾经评价说:王曾此招的恶毒不在丁谓整人的技巧之下,但王曾除去了丁谓这个智慧极高的权相,对当时总归是好的。


王曾对弈丁谓时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是卧薪尝胆,而后让敌人放松警惕,最后伺机而动,让敌人一招毙命,无力还击。面对狡猾多端的宦官丁谓,王曾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智慧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丁谓狡诈,但王曾气度智谋却更胜一筹。这才有了王曾智斗丁谓的佳话,自此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