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你不給我買包包,就是不愛我了!”

“你不給我買花花,你就是不愛我了!”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我好難啊!

思維是固定一個人重要的東西,它能影響人的行動,語言以及自身整體道德素質

就比如上個世紀,經濟從停滯不前到緩慢復甦,上個世紀的人受苦受難太多。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是很普遍的現象。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所以,上個世紀的前輩們,對於生活有一種普遍的看法。那就是省吃儉用,換言之他們對新一代的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多賺錢。

心理匱乏了大半生,所以追求的必然是有錢,有學識。這也成了老一輩對子女擇偶的條件。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隨著改革開放,逐漸開始了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自身素質提升的開始。

隨之而來的一個詞語,也成了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素質”的存在方式。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那就是道德綁架,說到道德綁架,我想跟你聊聊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要說到素質過人,那就不妨先來講講一個小典故吧

一個臨近海邊的小灌木林中,百獸供奉獅子為大王。獅子呢,任用老虎跟狼做手下,共同打理著這個小王國。老虎力氣大能幹,狼好爽衷心,在它們的輔助小,這個小王國的日子一天天的過的非常快樂,動物們都安居樂業,獅子也非常高興。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有一天,暴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原本沉寂著的小灌木林被大水淹沒了。動物們的房子也被大水覆蓋了,還有些動物被困,也有些動物被水沖走了。動物們都受到驚嚇,四處流竄。

老虎跟狼早在獅子的安排下火速進行了救援任務。老虎負責去搜救被沖走的動物,而狼則是負責轉移那些流離失所的動物們。

雨一直在下,水位已經沒過了膝蓋。老虎在搜救的過程中,由於太慌張了,把救援車的鑰匙鎖到了車裡。於是老虎就打通了狐狸的電話,讓狐狸來幫忙開鎖。

狐狸冒著大雨,趟著大水,來給老虎把救援車的門打開了,順利拿出了鑰匙。

因為狐狸是民間的開鎖公司,又冒著危險出來幹活,就跟老虎要800塊錢服務費。

老虎心想,我是在為動物們服務,你不應該收我的錢,就算是收錢,也不能夠在危急關頭坐地起價。

老虎委屈,狐狸也很委屈。然後他們就吵了起來,最後老虎拗不過,還是把錢給了狐狸。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事情過後,狼知道了這件事,就大肆批判狐狸不對。然後很多小動物們一起幫著狼說話,狐狸在聲討下退還了老虎的800塊錢,也出面道了歉。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這件事情總算是得到了平息。

雖然事情平息了,可是一大些網友們紛紛都在發表著看法。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這個小寓言先不評價,咱們接著往下看。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種梨

有鄉人貨梨於市,頗甘芳,價騰貴。有道士破巾絮衣,丐於車前。鄉人咄之,亦不去;鄉人怒,加以叱罵。

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為?”觀者勸置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肆中傭保者,見喋聒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謝,謂眾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請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種。”於是掬梨大啖。且盡,把核於手,解肩上鑱,坎地深數寸,納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湯沃灌。好事者於臨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處。

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疏;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道人乃即樹頭摘賜觀者,頃刻向盡。已,乃以鑱伐樹,丁丁良久,乃斷;帶葉荷肩頭,從容徐步而去。

此文摘自《聊齋志異種梨》這個故事講得是一個鄉下賣梨的跟一個道士的故事。

大譯:一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梨子品相很好,但是價格昂貴。有個衣衫襤褸的道士經過,問賣梨的人討要。賣梨人不從,二人開始爭執起來。一來二去,賣梨的人開始生氣,就罵了道士一頓。

而這個道士卻說:“你這一車有數百個梨,我只是向你要一個,你也沒有大的損失,有必要發怒嗎?”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旁邊圍觀的看客也都勸賣梨人,勸他給道士一顆息事寧人。可是賣梨人終究是不肯,終於有個店小二看不下去了,就出錢買了一個梨,送給了道士。

道士謝過店小二之後,拿著梨並未離去,而是對眾人講,“我是出家人,我不吝嗇,如果我有好梨的話,一定會請客分給大家吃。”

有人說,“你既然有那麼好的梨,為什麼不吃自己的梨呢?”

道士就說,“我需要用這個這個梨的種子種出來。”於是,道士當著眾人吃了梨,並將梨的種子種了下去,並向周圍人要水灌溉,有些好事之人,拿熱水澆灌梨樹。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可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種子瞬間開枝散葉,頃刻間長成了大樹,樹上坐滿了果實。道士摘了梨分給眾人吃,很快梨就分完了。

道士砍了梨樹,抗在肩上,從容不迫的離開了。

這個故事還有後半段

說的是,這個道士把梨分給眾人食用之後,就砍了梨樹,扛在肩膀上離開了。

直到道士離開了,那個賣梨的小販才突然發現,自己只顧著看熱鬧了,原來剛才道士分的梨就是小販自己的梨。而且,自己拉梨用的車子,也被砍斷了一隻車把手。

樹上長出來的梨是自己車子裡的梨。被砍斷的梨樹,其實是自己的車把手。

恍然大悟之際,小販趕緊追上去,然而卻並沒發現道士的蹤跡。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蒲松齡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麼?

人情大於天,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時來運轉,自己也會身處逆境的。

這件事的對錯,還有蒲松齡的寓意我們也不做評價,先繼續往後看。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子貢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有個高徒名叫子貢。子貢全名為端木賜,字子貢,春秋時衛國貴族。擅長經商之道,極力推崇孔子的仁政。

子貢25歲時遇到孔子,並跟隨周遊列國,子貢後來在孔子三千弟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十哲之一,身通六藝。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子貢對孔子一生幫助極大,孔子周遊列國之時,被困陳蔡,七日斷飲。子貢知道後,使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陳蔡的大臣忌諱孔子的學說會影響他們的權勢,將孔子困住,餓了他七天。子貢知道後出使楚國,楚昭王迎見孔子,才得以倖免。

孔子逝世之後,子貢未能趕上最後一面,心裡極為過意不去,後來親自為孔子選定了山東曲阜的風水墓,併為其守墓六年。

孔子稱子貢為“瑚璉之器”,古代廟堂的祭祀用具就是瑚璉,是華美質佳的器具。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後來,子貢做了魯國的士大夫。魯國三桓在孔子逝世後,對孔子的言行加以侮辱,子貢不畏強權,堅持不懈的極力為他辯解。

孔子門徒三千,七十二賢人,子貢能夠脫穎而出,不單單是自身頭腦聰明,更是子貢本身的素質是過人的!

《呂氏春秋·察微篇》中有一篇記載子貢的故事。

《子貢贖人》

原文為:“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大譯:春秋時代的魯國有一道旨意,如果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朝廷中獲得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終於!有人要問了,那道德到底是啥子嘛?

道德就是一杆秤,就是人人能夠做到,而且還不傷害自己的利益,還能有利於他人。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曹雲金有句話,“別什麼都不知道,上來就勸人大度!”

前兩個故事,總是在勸人大度,勸人把素質整體提高一個層次。中華歷來是禮儀之邦,教科書式的國民素質,你真的見過嗎 ?

不妨大膽想象一下,假如灌木林中再次發生大暴雨,鑰匙再鎖到了車子裡面,那些教科書式高尚無私的狐狸開鎖匠沒空去,那些收費的狐狸不敢去,怕被人議論。

那麼老虎的救援車是不是就只能乾巴巴的等候了?

親愛的:我可以綁架你嗎?以道德的名義,要不就以愛情的名義

賣梨的小販只是平平常常地在經營自己的小攤位,遇到乞食者就會被人勸說大度,長久以來的話。多少人會披著大度的外衣,正大光明的去招搖撞騙。

子貢用自己的錢財去贖人,卻不要朝廷的獎賞。他的做法值得別人去讚美,可是他把這種道德品質提高到了無私奉獻的地步,必定會有人大肆加以宣揚。

然後,再救回魯國同胞的人領了賞金,會被當做是貪財,被人不恥,受人嘲笑。如果不要賞金,自己的利益會蒙受損失。久而久之,迫於道德人們乾脆就不會再去救人了。

有些人總是樂於使用道德綁架去衡量一些事物,卻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就喪失人性的善良,不經意間傷害的是一個民族整體的形象。

子路的做法,施恩圖報,更多的含義是鼓勵別人多做善事。這是一種激勵制度的興起,讓更多的人能夠為了些什麼去做好事,這也算是道德的一種展示。

在道德的外衣,愛情的名義,這些東西的聲討之下,變成了一些人先吐為快,大放厥詞的武器,實屬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