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開展典型宣教,學榜樣強帶動

靈璧縣積極挖掘貧困群眾脫貧先進典型,大力宣傳貧困群眾身邊的榜樣模範和先進事蹟,用身邊人的身邊故事教育引導身邊人,努力營造安貧可恥、致富光榮的鮮明導向,激發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幹勁決心。通過榜樣的引領,先後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引領帶動更多貧困戶精神上脫貧。

加大培育挖崛,提高典型的密切度。建立鄉鎮典型報送機制,把典型的培育和挖崛作為開展“志智雙扶”的重要環節,對發現的典型事蹟和人物,通過不同形式來宣傳,以提高典型的本土化,提高榜樣力量的感染力。靈璧縣遊集鎮的張淑慧,她先天患有侏儒症。自2015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以來,她不等不靠,利用扶貧政策養羊、種地,增加收入;她不顧親友反對,毅然決定主動脫貧。她積極上進,在省殘聯舉辦的第五屆殘疾人讀書達人演講比賽中榮獲“讀書達人”榮譽稱號。張淑慧事蹟在當地廣為傳播,成為引領貧困群眾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靈璧:開展典型宣教,學榜樣強帶動


開展廣泛宣講,提高典型的關注度。組建縣、鄉兩級“精神脫貧”典型宣講團,推動典型宣講實現鄉、村和貧困群眾全覆蓋。由部分自強自立、孝老愛親、熱心幫扶等類別的示範典型組成,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巡迴宣講。宣講團用通俗的語言、真實的情感,現身說法講述著自己的感人故事,傳遞著勤勞樸實、自強不屈的人生品質,弘揚著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感動激勵了一批批普通群眾。如婁莊鎮姚山村的王啥啥利用互聯網,也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脫貧之路。31歲的王啥啥因為兒時患有腦膜炎,治療不及時,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全身肌肉僵硬,只有腳趾頭可以活動,生活不能自理。她沒有自我封閉,堅持用腳趾學會了智能手機的操作,還利用網絡自學了漢字。隨後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生意,三年來,王啥啥的網店累計已經銷售了三萬多元,固定客戶達到了上百人。在參加了縣商務局舉辦的全縣殘疾人電商培訓班之後,王啥啥更是主動指導新加入電商的殘疾朋友,她的努力贏得了尊重,也為自己贏得了“宿州好人”的光榮稱號。

豐富宣傳形式,提高典型的吸引力。對於典型旗幟鮮明的進行表彰、宣傳。同時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提高典型宣傳的吸引力。充分發揮靈璧扶貧公眾號、靈璧微博作用,持續推送扶貧扶志典型,用好鄉村廣播室宣傳陣地作用,每週定期播放典型事蹟,讓閃耀人性光輝的事蹟家喻戶曉。通過把脫貧典型事蹟寫到書中、搬到舞臺,編成快板、戲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展現形式,在各村文化舞臺上展演。

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貧困群眾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變,提升了志氣,增強了幹勁。我要奮鬥的意識日漸成為社會主流,進一步鋪墊好鄉村振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