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扶貧產業撐起貧困計生戶致富一片天

“我現在一天加工100件服裝,一個月保底收入4000多元,以後更熟練了收入還會增加。”在安徽省靈璧縣大廟鄉貝樂服飾車間裡,42歲的貧困計生戶馬鳳娟高興地說。馬鳳娟是大廟鄉雙女戶,從參加培訓到熟練操作,只花了2個多月時間。“在家門口找到滿意的工作,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馬鳳娟所在的車間,是大廟鄉計生協引進在外創業的本土能人回鄉創辦的貝樂服飾有限公司,去年2月底建成投產,是一個服裝加工、生產、銷售、培訓於一體的就業車間。該車間為計生戶提供15天免費培訓,包教到會,育齡婦女每天還補貼50元伙食費。目前,已經培訓並吸納100名育齡婦女到車間工作,工人每月最低工資在3000元左右,最高可達5000元。

  像馬鳳娟這樣在家門口找到一份收入不錯且穩定工作的貧困計生戶越來越多。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大廟鄉計生協注重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不離鄉土脫貧致富。

  在大廟鄉馬莊村扶貧產業蔬菜大棚裡,45歲的貧困戶溫克蘭正穿梭在一排排黃瓜間採摘黃瓜。“我一天能摘3000多斤,這批黃瓜頭茬,最好的是二茬、三茬。”說起黃瓜,溫克蘭頭頭是道,“一個大棚一年能產一萬斤黃瓜,現在一斤能賣3塊錢。”目前馬莊村建成了100座蔬菜大棚,分別由28戶貧困戶管理。該鄉黨委書記胡峰說,這些大棚由精準扶貧資金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提供良種、統一對接銷售,每個貧困戶年均增收5萬元。

  同樣地,該鄉大廟村通過充分挖掘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等要素,請專家對村莊進行全面設計規劃,精心打造了白龍園1000米生態景觀、小白龍探母人文景點、村史展示等,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度假村。休閒旅遊的發展,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去年12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戶均年收入5萬元,今年增加到60戶。該鄉鄉長張誠說,大廟村5000多人人,最多時有1800多人在外打工,現在全都回來繁育苗木、養殖中蜂或開農家樂,在家門口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昔日東南飛,今日鳳還巢,成為大廟鄉農村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