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汩汩清流潤了百姓心

安徽日報記者 何雪峰

“以前擰開水龍頭,出水細得像條線,用水十分堵心。現在好了,龍頭一擰,清水嘩嘩直淌。親戚朋友來串門都羨慕,說你家不花一分錢,用上了純天然山泉水!”靈璧縣西關社區靈豐小區居民周書華大姐告訴記者。

靈豐小區不少居民是原木材公司退休、下崗工人,房屋多是自建房,20多年來,他們一直使用自備井取水。由於不是專業隊伍施工,井打得較淺,因此出水量較少,水壓偏低,部分居民家中處於輕度缺水狀態。今年秋季以來,靈璧縣遭遇多年未遇的持續旱情,地下水位不斷下降,部分居民家的自備井已完全不出水。12月7日,記者在周書華家小院裡看到一口自備井,據稱井深只有18米,今年秋季以來已成為無水可用的廢井。“我們這一片屬於山地,普通施工隊打井打到岩石層就進行不下去了,最多隻能打到20米深。只要地下水位下降,出水就困難。”周書華說。

今年9月以來,靈璧縣有關部門和西關社區協調車輛,每天從附近拉水送到缺水居民家中,以解燃眉之急。今年10月,西關社區找來專業打井隊,耗時半個月,在靈豐小區木材廠宿舍打了一口50多米深井,鑽頭突破了堅硬的岩石層,使井底直通山泉水。西關社區還請來專業隊伍進行洗井,確保居民家中用水質量。

“新井連通水資源豐富的區域,足夠100多戶居民使用10多年。”西關社區黨總支書記田升說。新井投入使用後,通過管網延伸到各個居民家中。周書華在自家的廚房、衛生間、小院裡共接了5個水龍頭,取水十分方便。“你瞧,由於水量足、水壓強,原先太陽能熱水器上一次水要花近1個小時,現在只需要3分鐘就能注滿水箱。”周書華說,周邊居民大多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新井使用以後,他們家裡24小時都有熱水。

蘭亭小區是靈璧縣一處老舊小區,居民以失地農民為主,他們使用自備井,由於井打得淺,有關部門檢測水質不完全達標。今年以來,由於地下水減少,小區200多戶居民的自備井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

得知這一情況,靈璧縣第一時間從城市自來水管道延伸管網,在每一排民房前設置取水點,免費向居民供應自來水。

為徹底解決居民“用水難、吃水難”問題,靈璧縣多方協調資金,為蘭亭小區居民開通自來水。目前,自來水管網已基本鋪設完畢,今年春節前,可以保證小區200多戶居民正常用上自來水。小區孤寡殘疾老人馮慶翠多年來和孫子相依為命,社區為她辦理了低保殘疾戶,並向她贈送了部分傢俱和輪椅,平時還定期上門為老人打掃衛生、晾曬衣被。得知馬上就能用上自來水,她高興地對記者說:“俺可真有福氣,又攤上好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